做“減法”,得“加法”!鹽城亭湖環科城提升發展“含金量”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訊 通訊員徐敏 袁登國 記者袁雪飛報道

3月16日,記者來到鹽城市亭湖區和陽智能電梯部件有限公司,只見車間內一排排機器正在整齊運轉,數百名工人們戴著口罩正緊張有序地作業,廠區內外,大型運輸車輛進出不停,呈現出一片繁忙的景象。“儘管受疫情影響,但該公司1-2月份仍實現開票銷售6279萬元,年銷售額有望突破20億元。”亭湖區環科城掛鉤該企業的負責人趙大海介紹道。

而在一年前,這裡完全是另一番景象。這裡原本是另一家環保公司的廠區,由於誤判市場前景,成了一家“殭屍”企業。亭湖區環科城果斷採取措施,多次與該公司溝通商討,通過轉貸、併購、重組的方式,在招商信息中好中選優,確定引進國內電梯部件前三強企業——蘇州和陽智能製造股份有限公司入駐該廠區。

這是環科城精心做“減法”贏得“加法”,提升發展“含金量”的一個縮影。該園區通過做好“減法”,淘汰落後產業和產能,“精耕”土地存量要發展增量,使得園區儲備更多潛能,收穫了更大的發展空間。

海普潤高分子膜材料項目的落戶就是亭湖區環科城做好“減法”的另一生動案例。去年11月初,總投資5億元的海普潤高分子膜材料項目簽約落戶鹽城,環科城將清退出來的原某公司115畝土地,通過招拍掛的方式出讓給該項目。“這樣既省去了廠房建設環節,又節約了項目建設週期。”亭湖區環科城相關負責人說。作為今年列省3月份開工項目,2月26日,海普潤高分子膜材料項目按照“見工地、見設備、見產品”的要求順利開工,目前研發樓、主體廠房正在裝修。

一道漂亮的“減法”,不僅贏得了行業的讚譽,還換來了園區產業發展的新動能。截至目前,亭湖區環科城針對“殭屍”企業、閒置土地和低效廠房,共完成“三項清理”項目18個,盤活土地800多畝、廠房20多萬平方米,提升了資源配置效率,去年共計完成規上工業開票136億元,同比增長24%。“把高端的引進來、把低效的送出去、把落後的淘汰掉,加快提升園區經濟發展質態。”亭湖區環科城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我們將重點圍繞設備投入、畝產效益、環境評價等關鍵指標,逐步健全低效企業的淘汰和退出機制,吸引各類優質項目集聚落地。”

做“减法”,得“加法”!盐城亭湖环科城提升发展“含金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