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屬感》:當你完全屬於自己,就擁有了真正的歸屬感

很多人應該都曾經有過一段努力地尋找歸屬感的日子,大多數人的那段時間是上學的時候。上學那會特別害怕被同學孤立,為了能夠跟她們玩在一起,即使她們玩的那些遊戲自己也許並不感興趣,但是也依然假裝玩的津津有味;即使並不想上廁所,當別人邀請的時候,還是會跟她結伴去廁所,那時候以為有了朋友、夥伴,就找到了歸屬感,就融入了集體。

多年以後,直到看到這本《歸屬感》,才知道原來我們一直以來尋求的,並不是真正的歸屬感,那種耗盡精力,把自己的不一樣藏起來,努力想要融進人群中的我們,早已經丟失了真正的自己。

01 努力撕掉“我跟別人不一樣”的標籤

書中提到了這樣的一個故事,我們每個人都幾乎可以從故事的主人公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看到那個曾經努力地想要撕掉“我和別人不一樣”標籤的自己,只為了獲得更多的認同,歸屬於更多的群體。

《歸屬感》:當你完全屬於自己,就擁有了真正的歸屬感

在她五六歲的時候,有一個漂亮的阿姨送了她一個五顏六色漂亮的兒童自行車,在20世紀90年代初,一個三線小城市,大多都是那種又大又笨重的老牌成人自行車,清一色的灰。這輛漂亮的小自行車,成了萬灰叢中一點紅,顯得格外的耀眼。

每次她推著自行車出門的時候,都會引來很多人的注目,路上不斷地會有人停下來跟她說話,更是有很多小朋友跟自己的家人吵鬧,哭喊著要同樣的車子。本來這是一件很自豪的事情,但是這卻給她帶來了羞恥感,推著出了兩次門之後,就鎖了起來,再也沒有帶出去過,然而是經常騎著媽媽的那輛灰色的老古董出門。

在之後很長的一段時間裡,她都沒有辦法跟家人解釋,為什麼當初不要那輛漂亮的車子,也沒有辦法解釋那輛車子帶給她的那種羞恥感。

但是有過類似經歷的人可能會非常理解她,我們曾經買東西都喜歡買跟別人一樣的,不一樣的東西就不要。儘管有的東西非常好,但是因為與眾不同讓我們變得跟同學不一樣了,我們即使很喜歡,也會把它擱置起來,只是為了讓自己不跟別人不一樣。

《歸屬感》:當你完全屬於自己,就擁有了真正的歸屬感

主人公也是在多年以後才意識到,她當時用力抗拒的那種羞恥感,其實就是一種“我是特別的,我跟別人不一樣”的感覺,那是一個孤獨的位置,讓她感覺到自己不屬於任何一個群體。

我們曾經耗費了很多精力,想盡各種辦法試圖融入某個群體,比如讓自己變得更加優秀以獲得他人的認可;或者掩飾自己的喜好,去迎合某種身份。

有一位心理學家曾經說過:“人們大都害怕‘被拋棄’,為了避免這種糟糕的感受,他們會做任何事情。”

這種“被拋棄”的感覺其實就是所謂的缺乏歸屬感,每當到一個新環境的時候,我們就會有這種感覺,然後我們為了融入這個新群體,會通過犧牲和妥協去適應,以獲得短暫的安全感。

但是時間一長,那種“被拋棄”的感覺又會捲土重來,心中就像有一個填不滿的黑洞,讓你惴惴不安,對自己感到不滿。

《歸屬感》:當你完全屬於自己,就擁有了真正的歸屬感

於是,你就更加努力地花費更多的時間精力,去讓自己迎合更多的標準,以獲得更多的認同,歸屬於更多的群體。你就像在籠子裡跑轉輪的小白鼠,一刻也不能停,永遠生活在擔憂和緊迫感中。

02 你屬於所有地方,而不是某個地方

瑪雅·安吉羅曾經說過:“只有當你領悟到自己不屬於任何地方時,你才是真正自由的——你屬於所有的地方,而不是某個地方。到達這個境界的代價很高,但收穫巨大。”

當我們三十歲還沒結婚時,就會非常強烈的體會到一種感覺,回到家被父母嫌棄逼婚,在家裡我們找不到歸屬感;在朋友中,她們大多都已經結婚生子,有了屬於自己的家庭,孑然一身的我們在朋友中也找不到屬於自己的位置;在社會上,這個群體也被當做異類一樣,人們會用異樣的眼光看你,讓你覺得無處可逃。

這時候我們的歸屬感幾乎為零,我們也為了努力地想像大家一樣,去接受相親,去嘗試可自己並不是很喜歡的人進行交往。

《歸屬感》:當你完全屬於自己,就擁有了真正的歸屬感

可是後來我們發現,這種強行融入得到的歸屬感只會讓我們呢更加孤獨,於是我們又恢復了獨自一個人,雖然偶爾會孤獨,但是大多數時候的我們依然活得很滿足,很快樂,這時候我們大概才真正的明白什麼是歸屬感。

歸屬感不是為了迎合別人而委屈自己,不是為了讓他人滿意而磨平自己的稜角,藏起自己的個性,努力把自己活成別人喜歡的樣子。

真正的歸屬感應該是勇敢地做自己。即使這樣會失去一部分所謂的朋友,即使這樣會成為異類,但是至少我們忠於自己。

布琳·布朗博士把忠於自我這件事形容為“勇闖曠野之境”。她說:“真正的歸屬感不是被動的,不是加入某個群體獲得的那種歸屬感,也不是委屈自己、掩飾真實的自己去適應某一個群體——雖然這樣做的確能帶來一些安全感。

真正的歸屬感要求我們可以是脆弱的、感到不舒適的,還能讓我們在與人相處時不用犧牲自我、虛與委蛇。我們需要真正的歸屬感,但明知困難重重,還毅然前行。這需要巨大的勇氣。”

《歸屬感》:當你完全屬於自己,就擁有了真正的歸屬感

她說:“真正的歸屬感不是你跟外界討價還價得來的,它是你內心深處具有的。”

當我們明白了這一點,對於之前那些曾經發生的事,再看起來就會是另一種景象。之前我們可能覺得自己孤零零其貌不揚,絕望地站在這個世界的外圍,跟一切都格格不入,找不到屬於自己的位置。

但是當我們明白了真正的歸屬感之後,就會看到孤單的對立面,也許你朋友不多,但是你工作出色,也許你30歲了還沒有結婚,但是你卻已經有房有車,衣食無憂。

雖然道理很多人都懂,但是我們大多數時候仍然無法擺脫“想成為某群體的一分子”的想法,以及想要“同伴”的渴望。其實,同伴不在於多少,而在於真正地懂你,比起一群並不理解你的人,也許一兩個真正懂你的人要值得的多。

03 你只屬於自己

我們希望成為某個群體的一分子,而且我們需要這種歸屬感是真實的——不帶條件、不弄虛作假也不用時不時被拿來協商的。我們需要的是真正的歸屬感,但它到底是什麼呢?

《歸屬感》:當你完全屬於自己,就擁有了真正的歸屬感

《不完美的禮物》這本書裡這樣定義歸屬感:歸屬感是人類與生俱來的需求。我們渴望成為比自己更強大的群體的一分子,這種渴望是一種本能。

我們通常會通過融入環境和爭取他人的認可來獲得歸屬感。但融入和認可只是表象,它們不僅不能替代歸屬感,而且會成為獲得歸屬感的阻礙。只有在我們向世界展露真實的、不完美的自我時,真正的歸屬感才會出現。自我接納比歸屬感更加重要。

這個定義經受了時間和新數據的檢驗,但仍不完善。真正的歸屬感還有很多含義。“做自己”意味著有時候我們必須鼓起勇氣,獨立前行,縱使孑然一身也無所畏懼。當我們完全屬於自己、相信自己的時候,我們就擁有了真正的歸屬感。

“屬於自己”意味著勇敢做自己,勇於面對未知的、無法預見的不確定性、脆弱以及批評。我們所處的世界正變得越來越像政治和意識形態的戰場,能做到勇敢做自己尤為困難。

我們似乎已經忘了,就算我們是孑然一身,我們和他人之間仍是密切相連的,把我們連接在一起的是比會員、政治、意識形態更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愛和人文精神。也就是說,無論我們在思想和信念上有多大差異,我們都屬於同一個精神體系。

《歸屬感》:當你完全屬於自己,就擁有了真正的歸屬感

找尋自己的路上,最無法缺少的就是勇氣。在《歸屬感》中布朗博士也為我們提供了“勇敢七大法則”。

①界限

當你有了清晰的界限,你才知道怎樣去和別人相處,也知道如何跟自己相處,不要害怕讓別人失望,堅持做自己

②可靠

《論語》中有言,言必行,行必果。當我們能夠了真實的瞭解自己的能力的時候,就能夠把握給別人承諾的度。切記,不可過分承諾。

③擔當

要有擔當,不可以為了面子而做一個隨意承諾的人,承諾了就要做到,不管做了什麼,一定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錯沒關係,只要及時認錯就還可以彌補,承認自己的錯誤並不丟人,推卸責任才最丟人。

④隱私

每個人都有不願與他人分享的小秘密,不要好奇地去打探別人的隱私,也不要隨意傳播別人的秘密,當一個人把自己的秘密交給你,那就是信任,不要辜負了這份信任。

⑤真誠

堅守自己的價值觀,不要像浮萍一樣隨波飄蕩。做自己認為正確的事情,不要人云亦云。

⑥幫助

不要吝嗇自己的能力,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幫助,哪怕是給路人一張他們需要的小小的紙巾,也算是一種幫助。

⑦寬容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如果你不喜歡別人用這種方式待你,首先你就不要用那種方式待人。

布琳·布朗的《歸屬感》,讓我們知道了什麼是真正的歸屬感,但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想要真的獲得自由,還需要行動起來,參考布朗博士給我們提供的七大法則,勇敢踏入找尋自己的曠野之境,做那個即便孤獨一人,也能獲得眾樂樂享受的人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