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黑心比“病毒”更可怕

截止2020年3月18日中午12時,全球累計確診人數超19萬,意大利、伊朗、韓國等多個國家感染人數持續上升;

國內累計確診人數81151例(現存確診8183例),累計死亡3242例,防疫形勢依舊嚴峻,不容絲毫鬆懈。

疫情之下,黑心比“病毒”更可怕

在全球人民齊心抗疫期間,一些犯罪分子卻利用人們對新冠病毒流行的擔憂, 進行一些非法活動……

疫情之下,黑心比“病毒”更可怕

網絡安全公司Proofpoint Inc.表示,從1月末開始,以“新冠病毒”為主題的惡意電子郵件數量大幅增加。

這些郵件乍一看就像是來自公共機構和商業合作對象,內容多為訂購口罩及相關用品的訂單,不法分子通過這些郵件,誘騙人們將錢財匯到郵件提供的賬戶中。

俄羅斯網絡安全公司Kaspersky Lab則檢測到了403名用戶被2673個與“新冠病毒”相關的文件攻擊,然而該公司還沒能搞清楚這些惡意軟件是如何進行攻擊的。

日本一些地區的居民也同樣深受困擾,他們收到了一些類似於回覆或是當地部門就新冠病毒對公眾警告的郵件,這使得他們會打開看看,可打開之後發現裡面是電腦病毒。

疫情期間,詐騙是中國檢察機關辦案數量最多的一類犯罪。

中國最高檢曾公佈數據:截至3月11日,檢察機關依法批准逮捕涉嫌詐騙犯罪869件917人,起訴516件545人,涉疫情犯罪近4成為詐騙……

近幾個月,倒賣慈善物資、某慈善機構信任危機、口罩賣家虛假髮貨、疫情醫療物資質量問題、捐贈物資、資金下落不明、詐捐、騙捐等話題頻上頭條,公益反欺詐工作迫在眉睫。

疫情之下,黑心比“病毒”更可怕

科技向善,新時代科技助反欺詐

在第九屆中國慈善年會上,中國慈善聯合會副會長、華民慈善基金會理事長盧德之坦言,新時代公益慈善有四大趨勢,其中科技化是不可迴避的趨勢。

利用高新技術,實現反詐科技化指日可待:

【區塊鏈】

眾所周知,區塊鏈技術具有去中心化、公開透明、信息可追溯等優勢。

就此次疫情而言,利用區塊鏈,可實現捐贈溯源、避免“暗箱操作”、實現救助流程公開透明化等。

例如,在每隻口罩上嵌入二維碼,實現質檢信息上鍊存儲、捐贈者信息上鍊存儲、捐贈者購買口罩,購買信息存儲上鍊,令每隻口罩的消耗、使用、處理等信息公開可視化。

疫情之下,黑心比“病毒”更可怕

【人工智能】

科技不斷進步,帶給了人工智能超越人腦思維、自主學習優化提升、數據識別等優勢。

疫情時期,除了不合格貨物,疫情謠言造成的傷害也很大。

針對此類問題,“疫情闢謠助手”機器人投入使用。

利用AI識別技術解析問題文本,搜索相匹配的謠言和闢謠信息,對疫情期間網絡環境的整治,以及疫情結束後網絡環境的維護都起到積極的作用。

疫情之下,黑心比“病毒”更可怕

助力反欺詐工作,區塊鏈、人工智能給了我們一劑“科技良方”。

我們不但要萬眾一心,打贏“新冠肺炎”這場戰疫;更要提高警惕、擦亮雙眼,保護好個人及家庭財產安全。

德諾智造溫馨提示:疫情當前擦亮眼,防疫不忘防詐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