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暖心政策助高校畢業生推開就業之門

“我找到工作了!”這幾天,貴州大學電工學院2020屆畢業生張家超非常開心。

3月6日,他通過貴大就業工作信息平臺參加了“貴州大學2020年春季網絡招聘會”,找到心儀的單位並投遞了簡歷,經過幾輪電話面試、視頻面試後,最終得到了錄用。“單位同意我開學後再郵寄三方協議、成績單等相關資料,目前暫時通過學校就業工作信息平臺簽訂網絡協議。”

然而,就在一個月前,張家超還在為就業憂心忡忡。

新冠肺炎疫情襲來,學校推遲開學,現場招聘活動取消,畢業生總量提高……這個就業季,和張家超一樣的廣大高校畢業生就業面臨不小困難。

高校畢業生是國家的人才資源,做好畢業生就業創業事關廣大畢業生及其家庭切身利益,更事關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大局穩定。

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多措並舉做好高校畢業生等群體就業工作確保就業大局穩定”的要求,我省以更加精準的政策措施、更加有力的工作舉措,著力消除疫情影響,圍繞我省十大千億級工業產業、12個農業特色優勢產業和脫貧攻堅主戰場,加強指導和服務,增加就業崗位,鼓勵高校畢業生參與農村產業革命和麵向基層一線就業創業,進一步促進高校畢業生更充分和更高質量就業。

創新形式,讓就業服務更有力度

在疫情防控期間,各類雙選會、宣講會、招聘會等現場招聘活動一律暫停。如何為高校畢業生提供就業服務?

“隔空不隔心”。全省各地各校紛紛創新方式方法,充分利用國家、省市就業網開展就業服務,並完善高校畢業生就業信息共享發佈機制,共享崗位信息、共同開展“空中”就業服務。

貴州大學通過組織網絡招聘會,開展線上就業指導課程、線上就業指導講座、線上職業測評、線上就業指導及諮詢,網絡簽約、線上就業手續辦理等工作,為畢業生提供一條龍網絡智能化就業服務;

貴州師範學院建立“貴州師院就業工作群”“貴州師範學院2020屆畢業生群”等平臺,招生就業指導處老師隨時在線進行解答,並且提供政策解讀等服務;

貴州師範大學建立“就業服務直通車”平臺,及時向學生推送各種校園招聘信息,提供就業網課、政策諮詢等就業指導;

……

今年2月以來,全省各高校積極開展各類線上招聘活動,利用互聯網招聘、視頻招聘、遠程面試、崗位匹配精準推送等線上求職招聘對接服務,積極使用視頻宣講、視頻面試等網絡視頻人才對接新形式,為供需雙方搭建橋樑,為促進就業提供保障。

多措並舉,讓就業渠道更加寬廣

“3月6日,我們組織了第一場網絡招聘會,共為學生提供招聘崗位32000多個,收到學生投遞簡歷3522份。”

貴州大學招生就業處分管就業工作副處長王忠於告訴記者,學校還組織學生積極參加貴州、廣東等省市人社部門組織的網絡招聘會,“3月19日我們還將舉辦有上百家用人單位參加的第二場網絡招聘會,並計劃參加江蘇省人才市場的網絡招聘。”

疫情發生以來,我省各高校主動作為,充分利用教職工及校友等多方資源,廣泛收集就業信息,多渠道開發就業崗位,積極組織畢業生和用人單位參與網上雙選活動,構建起了各具特色的畢業生就業政策體系。

3月17日,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印發《促進2020年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十條措施》,提出圍繞我省十大千億級工業產業、12個農業特色優勢產業、脫貧攻堅主戰場,加強指導和服務,增加就業崗位——

招募“教師特設崗位計劃”10000人,“貴州省萬名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基層項目”10000人;

開發設置非營利性公共管理和社會公益性服務崗位20000個;

全省各級各類機關事業單位增加5000個用編計劃,定向招錄招聘2020年應屆高校畢業生;

全省扶持5000名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

增加畢業生再教育機會,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增加到9000人,專升本招生計劃增加到10000人;

……

一項項有針對性的就業政策相繼出臺,更好地滿足了高校畢業生的就業需求,讓廣大高校畢業生振奮不已。

優化服務,讓就業之路更加順暢

畢業生檔案轉移事項可網上辦理,用人單位招聘事項可網上辦理,畢業生報到證改派手續可郵寄辦理……

2月初,貴州省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辦公室適時推出的這一系列畢業生業務辦理便利措施,得到了畢業生的一致好評。

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提升服務水平是關鍵。疫情防控期間,全省各高校紛紛簡化和優化就業手續,用人單位、高校可通過信函、傳真、網絡、郵寄等方式,即可與畢業生簽署就業協議和辦理就業手續,為畢業生提供了高效、優質、快捷的就業服務。

這些貼心舉措的實施,讓高校畢業生的就業之路更加順暢。

我省堅持以學生就業為主導,聚焦就業困難學生群體,精準發力、暖心幫扶,通過服務畢業生就業創業,主動落實國家就業優先戰略,有效提升了學生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我感到非常幸運,在老師們的幫助下順利找到了工作。”說起自己的求職經歷,貴州大學材料與冶金學院2020屆畢業生王興紹開心不已。

來自農村的王興紹家庭經濟條件較差,從大四時就開始努力尋找工作,但面試幾次都沒有成功。“當時壓力特別大,好在老師們非常關心我,給我仔細分析冶金行業的就業前景,特別是班主任先老師,經常與我聊天,給我講解面試技巧和職業發展,讓我越來越有底氣和信心。”

最終,在老師們的幫助下,王興紹順利與湖南一家鋼鐵公司簽約。

針對家庭困難畢業生和殘疾畢業生、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畢業生等群體,我省各高校開展了“一對一”就業指導幫扶,有針對性地開展就業崗位推送,實行動態管理,精準幫扶。

貴州師範學院幫助和指導2112名2020屆畢業生申請求職創業補貼211.2萬元,佔畢業生總數61.88%。該校還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父母身處抗疫一線、身體殘疾、湖北籍等四類“特殊畢業生”,實行分類幫扶和“一人一策”的動態就業服務,讓困難學生逐步賀上就業夢。

同時,各所高校還充分利用優質在線課程教學資源,依託各級各類在線課程平臺、網絡學習空間等,積極開展就業創業課程線上授課,不斷提升學生的就業能力。

一項項政策措施的落地,有力推動廣大高校畢業生更充分和更高質量就業。(來源: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王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