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一份來自任丘老師的牽掛(四)

我們還年輕


任丘市第四中學

張超法

春蠶寄語 | 疫情期間一份來自任丘老師的牽掛(四)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我們有了一個“加長版”的假期。伴隨假期的延長,越來越多的學校開展了網絡教學,家長和學校共同為了孩子的學習而努力著……

對於常年線下教學的我而言,教學常態被打破了,線上授課是一個新的挑戰,不論是教學技巧還是課堂氛圍的把控,都與線下千差萬別。剛開始用“釘釘”線上直播可謂是一頭霧水,手裡只有一本教材、一部手機、一臺電腦,學習數學,沒有一定的練習量肯定不行,心慌、焦慮如影隨形。如何才能高效地進行網絡教學呢?我苦苦思索。經過線下與家長溝通交流,多次嘗試,最終決定合理利用“一起中學”平臺進行測驗,針對數學的特點,自第二週開始,採取網絡直播與每日測驗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教學。

教學實踐中逐漸發現,網絡教學模式也有它的弊端。不能夠直觀的感受學生對於知識的接受程度,一些自律性差的學生,很難提高其學習效率。針對這種情況,我及時調整上課策略:首先,儘可能照顧多數同學,採取新課與知識點複習雙管其下的模式,提升學生對課堂學習的興趣;其次,提前充分備課,上課期間儘量多與學生互動,佈置練習題後,提問多名學生,讓學生回覆數字,以此瞭解學生學習動態,讓每一位學生有事可做;與此同時,還加強了監管制度,對經常缺課缺考的同學進行電話家訪,及時與家長聯繫,和學生積極溝通解決相應的問題。成績浮動較大學生,給予適當安慰和鼓勵。教學效果有了明顯改善。

以往熟悉的學習生活被打破了,這次網絡授課對於教師和學生來說,都是一次考驗,雙重身份的我,既是老師也是家長,對家長這個身份有了更深層次地瞭解,在這一個多月的教學互動過程中,與學生和家長的交流聯繫更加頻繁,促進了感情交流,同時也讓家校關係更加親密,每天晚上批改完試卷,在凳子上站起身,感覺眼睛發暈,但累並快樂著的,看到學生學有所得,得到了家長們的認可與肯定,這一刻我覺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今後,我一定繼續完善教學方式,讓線上教學與線下練習相輔相成。面對疫情,我作為一名教師,做好教育教學工作、保證孩子的學校效果,就是對抗疫最大的貢獻。

等待辛苦,卻從不辜負,春暖花開的日子一定會到來,期待與孩子們在校園裡重逢,我相信,通過我們的不懈努力,終將克服困難,迎接美好的明天。


春蠶寄語 | 疫情期間一份來自任丘老師的牽掛(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