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早上好!”日前,金華市紅湖路小學老師陳增豔打開釘釘“視頻會議”模式;電腦屏幕另一頭,一年級學生麻城伊甜甜地向她問了一聲好,隨後在她指導下打開書本晨讀,預習當天的課程,做好課前準備,一切都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受到疫情影響,麻城伊和哥哥兩人一直居家學習。父母復工後,家裡沒有大人陪伴,兄妹倆的學習時間、生活安排沒有規律。得知學校推出“在線託管”服務後,家長馬上報名參加。“孩子有老師管,我們就放心了。”麻媽媽感激地說。
隨著各地陸續復工復產,一些雙職工家庭面臨“線上教學沒人監管、孩子作業沒人輔導、成天在家玩”的煩惱。為此,借鑑小學放學後“校內託管”服務的成功經驗,金華市教育局組織發動黨員教師組建線上託管公益服務隊,為有需要的學生提供全天候的作業輔導、生活指導、心理健康及疫情防護教育等線上公益託管服務。
以紅湖路小學為例,該校從3月2日開始開展“線上託管”服務,第一批報名的7位學生,由34名黨員教師提供服務。按年級分組,以“三個一”模式(即一生一師一天),通過釘釘“視頻會議”工具,從上午8:30到下午16:00實時在線,督促孩子有規律地學習,有序地生活。每日負責的老師會對孩子上課情況、作業情況和休息娛樂等情況進行記錄,下午5點將評價表反饋給家長,讓家長及時瞭解孩子一天的表現,使他們真正地放心和安心。
“今天我們一起用超輕黏土DIY一張海報,送給奮戰在一線的醫務人員……”“今天我們一起做個科學小實驗,如何趕跑細菌……”為了豐富學生宅家樂學生活,紅湖路小學還根據教師特長,安排了手工課、繪本分享課、科學小實驗、心理小遊戲等特色化課程。
賓虹小學經過調查,發現學校雙職工復工家庭有800多戶。為此,學校以班級為單位,聯合班主任、科任教師、家委會,成立緊密型學習互助小組,針對學生線上學習與作業提交、網絡安全防範、居家心理健康、生活技能指導等實行點對點互助,多元角色助力解決實際困難,更好保障學生的居家學習與生活。
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瞭解到,各個學校結合自身特色和校園文化,創新託管模式。
白龍橋小學推出“週五有約”活動,倡議每位孩子和爸媽一同制定《親子約定在線學習一週計劃表》,幫助學生更好地規劃時間、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北苑小學從課前的預習佈置,到課時的全程陪伴,再到課後的答疑解難,全流程“線上”陪伴學生,確保學生學習“不掉隊”。 還有不少學校針對不同年齡段學生,推出音樂節奏小遊戲、居家運動指南以及手工製作等各類特色化作業,讓學生自主選擇,實現“宅家樂學”,讓家長安心復工。
金華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線上託管”模式深受家長歡迎。截至目前,全市共有230餘所小學、700餘名教師為5100餘名雙職工家庭學生提供“線上託管”服務。
閱讀更多 浙江新聞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