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市場監管局:減免這項收費!“四種服務方式”對接“四大行業”助力打好復工復產“突擊戰”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山市市場監管局不折不扣貫徹落實黨中央和省、市關於疫情防控各項部署,在狠抓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採取推動、扶持、幫助、引導等“四種服務方式”,精準對接藥品、醫療器械、消殺用品、餐飲等“四大行業”,全力助推企業抓搶時機,打好復工復產“突擊戰”,加快恢復正常生產經營秩序。

同時,對復工復產企業計量器具減收50%的檢定校準收費、產品質量檢驗檢測項目收費,對湖北省企業免除各類檢定校準和檢驗檢測費,先後為174家企業提供480批次產品質量檢驗、1.9萬臺/件計量器具檢定校準服務,其中提供現場服務110餘次,累計為企業減免技術服務費用約32.6萬元。

(一)全力推動藥品生產流通企業復工復產確保抗疫需要。

春節前,成立專班對全市藥品生產流通企業的生產、經營、產能、儲備等情況進行大排查、大摸底。根據調查掌握的情況,一方面與企業一道分析研判疫情發展形勢,推動疫情防控相關藥品重點生產企業快速復工復產增加藥品產量,一方面動員藥品批發企業利用良好廠商關係深挖抗疫藥品貨源,同時發動全市連鎖藥店發佈春節期間“不歇業”“保供穩價”“不囤積居奇”“不哄抬物價”等聲明,全力確保中山抗疫藥品充足、供應穩定。

目前,中山市去年底正常生產的35家藥品生產企業均已全部復產;32家藥品批發企業均已復產,9家藥品連鎖企業均已復工、超過2750家零售藥店開門營業,佔比超過95%。

(二)積極扶持醫療器械生產企業發展壯大完善產業鏈。

中山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前,全市醫用口罩、防護服等防控物資底子就比較薄,生產能力近乎零,有醫用口罩生產批文的一家企業,唯一的一條生產線也因春節放假處於停工狀態。一級響應期間,市市場監管局及時發佈應急醫療器械生產備案、委託生產備案、產品備案三份指引,開通“綠色通道”,全力扶持口罩、防護服、測溫儀等生產企業加快上馬。同時,主動爭取當地黨委政府和上級支持,積極協助企業解決生產設備、原料、設備安裝、產品檢測等問題,促進企業提升產能。期間,全市共有40家企業通過應急備案程序辦理產品備案憑證58份、生產備案憑證40份。

截至目前,中山全部90家醫療器械生產企業全部達產,疫情重點防控物資的供給已經從“一無所有”到“初步自給”,從“單一供給”到“品種覆蓋”,既實現“量的增長”,又實現“質的改變”,醫療器械產業鏈條不斷完善。

(三)主動幫助消殺用品生產企業復工復產提升產能。

春節前,粵港澳大灣區範圍內唯一生產藥用酒精的企業——中山華士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因《安全生產許可證》到期,一直處於停產狀態。為打破疫情防控期間酒精等消殺防控物資供應緊張的局面,市市場監管局積極加強與相關部門溝通,在通過緊急評估程序成功幫助企業取得臨時《安全生產許可證》的基礎上,還派出技術人員對企業的生產設備、計量器具、產品等進行檢測,幫助企業成功復產酒精。

3月5日,企業正式復工復產,從此結束了中山乃至大灣區城市群疫情防控消毒產品緊缺的局面。在此基礎上,市市場監管局還按照復工備案制度的有關要求,積極發動有消毒產品許可證的化妝品企業積極投入生產消毒產品,為3家企業在疫情期間新增消毒產品生產許可項目,並幫助企業協調解決緊缺生產原料。

截至目前,全市11家年產值超1億元(2018年統計數)、主要生產消毒產品或有出口訂單任務的化妝品企業100%復工復產,生產經營情況已恢復到疫情發生前。

(四)及時引導餐飲服務業復工復業加快提振消費信心。

根據疫情防控各個階段的特點,按照疫情防控等級分級情況,及時發佈餐飲行業疫情防控工作指引,採取動態管理措施,安全穩妥有序推動餐飲服務行業恢復經營。期間,全市已於2月27日開始餐飲行業預約式包廂服務,3月9日開放限制性堂食。同時,為切實做好餐飲行業疫情防控工作,市市場監管局還主動幫助市飲食商會、個私協餐飲分會協調解決口罩6.5萬個、測溫槍200支。

目前,全市餐飲堂食復工率已達7成,餐飲外賣比例超過80%。

(供稿:中山市市場監管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