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省個體工商戶復工復產率達87.78%

掌上春城訊 雲南省市場監管局充分發揮“全鏈條監管、全過程服務”的職能優勢,全力支持企業復工復產。記者從雲南省市場監管局瞭解到,目前全省個體工商戶復工復產率達到87.78%。

省市場監管局、省藥品監管局下發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支持企業復工復產的若干措施》,形成24條務實措施支持企業復工復產。並在服務個體工商戶、優化審批服務、優化知識產權、加強安全生產、支持醫用防控物資和藥品生產企業等五個方面14個配套文件。同時開展“進企業下基層、解難題送服務”,進企業、進個體工商戶、進市場,實行面對面指導,點對點服務。

開闢綠色通道,優化行政審批事項。截至3月18日,全省網上辦理企業設立登記申請 6461 戶,個體工商戶設立登記辦件量21519件。共為103戶復工復產企業進行了變更、備案登記註冊。實施告知承諾的食品相關產品生產許可證發證8件,實施優化審批的化肥等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發證8件,實施告知承諾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3家,採取郵政辦理、告知承諾等方式辦理檢驗檢測資質認定49件。通過“應急審批”、“先生產後審批”方式,對中輕依蘭(集團)有限公司改造生產線生產消毒液增加經營範圍實行“容缺辦理”,企業當場就拿到了增項後的營業執照。向雲南植物藥業有限公司頒發了我省首張醫用防護服《醫療器械註冊證》。磷酸氯喹列入國家衛健委最新診療方案後,立即開闢綠色通道,幫促昆藥集團以最快速度恢復生產,復產後可達120萬片產能,解決疫情防控急需。對申請辦理知識產權事項材料合格的,審查時間減為不超過1個工作日,可以現場辦結的均現場辦結。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推薦專利申請優先審查65件;受理專利電子申請524件;辦理專利權質押登記6件,涉及專利119件;發出專利申請受理及審查通知書6821份;發出專利證書159份。

減輕企業負擔,提供技術保障服務。特種設備安全監察和檢驗檢測機構加強聯動,合力開展隱患排查,督促企業落實主體責任,開展特種設備投運前全面檢查,做到“不安全、不生產”,嚴防復工復產特種設備事故發生。疫情發生以來,共為200餘家企業提供特種設備安全保障服務,涉及特種設備3000餘臺(套)。組織省計量測試技術研究院等檢驗檢測機構為車站、機場、醫院等重要場所安裝的測溫儀等設備提供免費檢測校準服務。對3891臺(件)溫度計量器具進行檢定和校準,服務醫療衛生單位297家,檢定或校準醫用計量器具3287臺(件),對機場、車站、高速公路出入口等570個交通樞紐和疫情防控單位進行服務,開展計量技術服務4275項。組織省醫療器械檢驗研究院等單位對口罩等防護物資開展24小時應急檢驗,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檢驗檢測,及時提供醫療機構使用,共受理應急檢驗873批,涉及口罩、防護服等物資總量為1520.81萬個。通過雲南省標準化信息傳遞服務平臺向社會公開疫情防控用品標準,開通商品條碼業務網上辦理“綠色通道”,進一步壓縮審核、批准時限,為企業復工復產提供助力。充分發揮和依託全國市場監管部門動產抵押登記業務系統,主動服務企業、個體工商戶、農業生產經營者等市場主體融資,助力資金短缺的市場主體投入生產。全省市場監管部門共辦理各類市場主體動產抵押登記49份,抵押登記金額5.007億元。

同時,對受疫情影響的企業實施包容審慎監管,放寬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企業申請移出條件,全省共移出經營異常名錄企業612戶。積極開展嚴重違法失信企業的信用修復工作,共有18戶經申請批准修復失信記錄。加強防疫用品價格監管,召集省內口罩生產企業、醫藥銷售企業召開提醒告誡會,對與疫情防控相關的藥品及口罩、消毒液等防護用品的價格波動情況開展檢查,共立案查處價格違法案件160件。全省12315投訴舉報系統加強值班值守工作,充實一線處置力量,快速處理群眾投訴舉報,共處理投訴舉報13482件,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共計810.67餘萬元。

截至目前,全省個體工商戶復工復產率為87.78%,其中,交通運輸業88.24%、工業手工業87.5%、服務業87.84%、餐飲業87.72%、建築業87.72%、零售業87.83%、住宿業87.5%、其他行業87.82%。全省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在各類市場主體推廣運用“雲南抗疫情”掃碼登記小程序372937戶。全省現有的6405家食品生產獲證企業,復工復產率達73%。受疫情影響較小的迪慶、怒江、保山等地區食品生產企業已基本實現復工復產,全省獲證食品銷售經營者全部正常營業。

昆明日報全媒體記者:郭曼

編審:楊豔

終審:李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