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孤獨像質數,相同不相容


我們的孤獨像質數,相同不相容

當我們說質數的孤獨的時候,我們首先想到的是質數這個整體所共有的特性,既它與合數的不兼容性。

不像合數除了本身和1以外還有其他因數,質數只有1和本身。不像有些人善於社交,有些人孤獨得像個質數。他們生活在自己的領域,與其他非我的人事有著鴻溝。

這些質數人,我們姑且這樣稱他,極小部分是天生的,像自閉症患者,絕大部分是後天經歷了一些特殊的事情。受過打擊,傷害,痛苦之類,於是決定或是不經意間與合數們漸行漸遠,成為了孤僻的質數。

我們的孤獨像質數,相同不相容

愛麗絲從小被父親嚴格要求,在一次滑雪活動中,由於意外掉隊,被埋在了大雪中。有幸獲救,她卻成了一個瘸子。

被嘲笑被排斥,幼小的心靈受到了巨大的打擊,愛麗絲開始怨恨父親,也開始變得敏感脆弱。她似乎沒有朋友,但是她渴望友情。

於是即便知道黑蓮花不懷好意,任然選擇和她親近。第一次,黑蓮花給了她一塊糖,一塊沾滿各種粘液和灰塵的糖。黑蓮花和她的隊友逼愛麗絲吃下,否則對她實施校園暴力。愛麗絲吃了,也從此失去了食慾。

第二次,愛麗絲表面上被黑蓮花團體“認可”了。她們讓她挑選一個順眼的男孩耍朋友,愛麗絲注意到了馬蒂亞。但是比起其他,她更在意自己終於有朋友了,她悄悄地為了黑蓮花紋身。我們年輕時,為友情做過的蠢事似乎不必後來為愛情做的少。

愛麗絲是如此地渴望被合數們接受,如此地害怕孤單。哪怕受過她們的傷害,卻依然幻想融入其中。

但這終究是她的幻想,黑蓮花可以偶爾憐憫她,但是不允許她脫離自己的控制。她嫉妒愛麗絲可以得到自己曾經想要卻被嘲諷的東西,於是決定再與愛麗絲絕交。

愛麗絲又將變回質數,只是這一次她想抓住馬蒂亞,她以為他可以是她的1,是她的救贖。

我們的孤獨像質數,相同不相容

而我們的馬蒂亞,他是另一個孤獨的質數。

他在同學眼中,是一個怪異可怕的學霸。所有的課都接近滿分,但是卻沒有人味兒。解剖課上他甚至可以面無表情的用刀劃拉自己,是的,他無數次這樣自殘過,從他失去雙胞胎妹妹之後。

我們的孤獨像質數,相同不相容

馬蒂亞有一個智障妹妹,從他懂事開始他就為此感到羞愧。因為她,他連一次同學聚會都沒有參加過,他們不敢邀請他和妹妹。馬蒂亞感到委屈,他這一生都要與妹妹綁在一起嗎?他也想要正常的同學關係啊。

難得有一次受邀,馬蒂亞決定將妹妹留在公園裡,他一個人去參加宴會。一開始他希望妹妹就這樣走散也好,後來內心備受煎熬,他提前離場。再回到公園卻不見了妹妹。

母親深受打擊,曾經對智力低下的妹妹投入了更多的愛,現在要接受生不見人,死不見屍的結局太過絕望。更何況,這對雙生子長的一樣。每當見到馬蒂亞就會想起失去的妹妹,無數次二次傷害下,她逼近瘋狂。她是恨馬蒂亞的,連他優異的成績,在她看來也是“不正常”的。

馬蒂亞不在乎,他已經“自閉”了。自責做了錯誤的選擇,他的心在平靜下來後成了一潭死水,彷彿靈魂也被妹妹帶走了。他後來喜歡知識,也不過因它們是死了的、冰冷的,和他一樣。

無比冷靜的態度,加上絕頂的天賦,馬蒂亞在學習尤其是數學方面造詣頗深,數學也將他引向了人類理性世界中最遙遠迷人的角落。

我們的孤獨像質數,相同不相容


黎曼曲面

馬蒂亞沉迷學術,不關心除此之外的一切,他將自己排除在他人的世界之外,也沒有人能走進他的領域。

直到遇見愛麗絲,發現他們一樣孤獨,出於某種未知的同情,他對她開放了一部分自己的世界。而同情,和憐惜一樣,不平等的對待註定不能只是普通朋友。

我們的孤獨像質數,相同不相容

馬蒂亞和愛麗絲相互滲透,彷彿真的可以成為彼此的1.

但是質數終究是質數,一對孿生質數即使靠的再近,也與彼此無關。這是質數作為個體,與另一個質數之間的孤獨。

“在自然數的無窮序列中,它們處於自己的位置上,和其他所有數字一樣,被前後兩個數字擠著,但它們彼此間的距離卻比其他數字更遠一步。它們是多疑而又孤獨的數字。”

這段話彷彿就是愛麗絲和馬蒂亞的宿命。

我們的孤獨像質數,相同不相容

愛麗絲的世界天馬行空,尚有激情和衝動,也有敏感和瘡疤;而馬蒂亞的世界客觀冷靜,內斂剋制。即使他們對彼此瞭解很多,也愛上了對方(我們暫且不論是愛情還是彼此憐惜,說也說不清),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就能走到一起。

馬蒂亞和愛麗絲隔了地理和心裡的雙重距離。

就像曾經愛麗絲對馬蒂亞說的一樣“不說話,你什麼都不說,永遠是這樣。”馬蒂亞不說,愛麗絲亂說。

她誤以為他為了前程將遠走他鄉,告訴他自己有了男朋友,他信以為真,擱淺了原來準備留下的機會,帶著新傷離開。

多年後,馬蒂亞單身,他依然忘不了愛麗絲。愛麗絲已婚,卻也時常想起馬蒂亞,靠回憶度日。她不愛丈夫,當初結婚只是因為對方的愛足以讓他們之間有一種安全感。當這種安全感破碎,婚姻形同虛設。

馬蒂亞和愛麗絲再見了,卻發現好像有哪裡不一樣了。也許是時間,也許是理智,總之有什麼改變了他們。面對人生的第三次重要選擇,已經明白幾秒鐘的選擇要靠餘下的時間償還的馬蒂亞的決定是聽從內心。

“我看見你,卻試圖不去看你,你來到我眼前,我卻閉上眼睛。”

是的,再次見面,他發現自己的愛情似乎只是執念。馬蒂亞和愛麗絲這一次真的再見了,破而後立,更加清楚決絕。還真應了那句話“躲躲藏藏是愛情,大大方方是友情”。

“他聯想到一種已經耗盡的潛力,還想到磁場中一條條看不見的磁力線,原來它們還通過空氣維繫在一起,而如今已蕩然無存。”

我們的孤獨像質數,相同不相容

引力來自時空的扭曲

後來啊,馬蒂亞在新的地方開始了新生活,愛麗絲回想到被積雪掩埋的樣子,覺得彷彿一切只是一場夢,現在和那時一樣,同樣沒有人來,但她已經不再有任何期待了。她稍稍一使勁就自己站了起來。

不知道在哪裡聽過我們每個人的孤獨質地相同卻不相融,深以為然。千山暮雪,萬里層雲,看似最近的時候,也可能是隔著天地之間。

懷著深愛的時候,也還是兩個遙遠質數,理解卻隔著不可跨越的深淵。更何況此後還有萬水千山,奼紫嫣紅和綿長歲月牽絆,物是人非,欲語還休。

質數的孤獨,最是浪漫,最是性感。因為是真理,所以透徹的明白,所以被認可,所以無解。

看書的時候很平淡,但看完後總覺得意難平,念難忘,大概曾經也是某個孤獨的質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