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經濟體金融市場對比,哪個國家更穩定

9.金融市場

9.1金融業佔GDP的比重

金融業佔GDP的比重反映了一國金融業與整體經濟的相對規模,該指標過低往往意味著金融業的發達程度較低,不能滿足實體經濟的需求,而過高則往往意味著金融泡沫較大,脫離實體經濟。此外,銀行為主導的金融結構通常偏低(如歐洲大陸及日本),而資本市場為主的國家相對較高(如英美系國家)。受金融監管趨嚴、去槓桿等政策影響,2018年中國金融業佔GDP的比重為7.68%,較2017年下降0.3個百分點,不過在主要國家中仍僅次於南非,與美國並列第二位。

新興經濟體金融市場對比,哪個國家更穩定

9.2私人部門銀行信貸餘額佔GDP的比重

私人部門銀行信貸餘額佔GDP的比重可以反映一個國家的間接融資規模,同時也反映了私人部門的債務規模。2008年金融危機後,在低利率的環境下,全球政府債務、企業債務和居民債務均不斷攀升。2018年中國私人部門銀行信貸餘額佔GDP的比重為161%,處全球主要國家首位,主要源於銀行為主導的融資結構及近年來的居民槓桿率快速上升。新興市場國家比重相對較低。

新興經濟體金融市場對比,哪個國家更穩定

9.3股票市場交易額佔GDP的比重

股票市場交易額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買賣雙方的交易情況,更體現了投資者對股票市場的信心。影響股票成交金額的因素有很多,如宏觀經濟、金融政策等等。股票市場的波動在很大程度上能反映出經濟運行的綜合狀況,股票市場也因此被稱作是反映經濟運行的"晴雨表"。2018年中國股票市場交易額佔GDP的比重為96.05%,較2017年大幅回落45.36個百分點,主要源於股票價格下跌以及市場活躍度的下降。

新興經濟體金融市場對比,哪個國家更穩定

9.4保費收入佔GDP的比重

2018年,全球保險市場的保費收入總額為5.193萬億美元,首次突破5萬億美元大關,相當於全球GDP的6.09%。因中國市場的疲軟表現,美國和日本成為全球保費增長的主要引擎。

2018年,中國保費收入總額達到5750億美元,保險市場規模先後超過德國、法國、英國、日本,全球排名第二位,但保費收入佔GDP的比重(又稱保險穿透率)僅為4.22%,較2017年下降了0.35個百分點,顯著低於主要發達國家

新興經濟體金融市場對比,哪個國家更穩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