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黃梅大河鎮一中:讓貧困生永不掉“線”共贏未來

特約記者 李雅麗《中國紀錄》新媒體記者 於境源 徐繼良 發自湖北黃梅

3月19日中午12點多,湖北黃岡市黃梅縣大河鎮一中李雅麗、楊梅兩位老師才走出學生嚴文博家中,周圍飄出一陣陣飯菜的香味,她們才意識到已是中午。雖然香味喚醒了飢餓的胃,卻擋不住她們的好心情。在她們的上門指導下,一位掉隊的貧困學生總算是能加入網絡學習的隊伍了,揪了多日的心終於能放一放了。

湖北黃梅大河鎮一中:讓貧困生永不掉“線”共贏未來

湖北黃岡黃梅縣大河鎮是一個革命老區鄉鎮,大河鎮一中是一所招生範圍涉及到多個山區自然村的九年一貫制學校,建檔立卡貧困生人數在全縣排在前列。因疫情的阻隔不能開學,只能開展網絡教學的當前,部分貧困學生因家中用的還是老年手機,更沒有網絡和電腦等設備,無法和其他孩子一樣進行網絡學習。

這些學生讓老師一直看在眼裡,急在心裡。黃梅縣教育局關注到這種現狀的存在,向各個學校統計了這部分學生的信息。

在疫情時期鄉鎮交通剛剛恢復之際,黃梅縣教育局爭取了縣委、政府、縣扶貧辦、縣電信局的大力支持,得知此事後,如何讓這些貧困生疫情時期學習永不掉“線”,時刻牽動著各級領導的心,優先解決眼前的事實,率先在大河鎮試點,向這部分學生捐贈了智能手機網絡學習終端。

3月18日,黃梅縣縣委常委、副縣長許正清,副縣長曹慧,縣教育局局長陳睿,縣扶貧辦主任李永強,中國電信黃梅分公司總經理舒洪俊、大河鎮黨委書記田華為等有關部門領導出席了捐贈儀式,來自大河鎮各所學校的32名貧困學生每人受捐一部智能手機、一張流量電話卡。

湖北黃梅大河鎮一中:讓貧困生永不掉“線”共贏未來

一位家長接受記者採訪時高興地說:“以前看著別人家的孩子能學習、看視頻,現在有黨的關心,我家的孩子終於也能上網課了!”

解決了移動終端的問題,大河鎮一中黨支部書記、校長李志雄考慮到這些學生和家長几乎都是首次使用智能手機,有了手機,怎麼激活,怎麼下載,怎麼使用和上網課,對他們來說,還是一無所知。

於是,學校借這次教材發放之際,教師帶著新發的教材上門指導,確保孩子能夠使用好這部象徵著關愛的手機,能夠順利上網課,解決他們網絡學習“最後一百米”的難題。

這些曾經因貧困而“遊離”在網絡之外的學生,加入了班級微信群,學會了怎麼打開視頻聽課,與老師、同學互動,怎麼上傳作業。

在學生趙雪梅家中,爺爺看著孫女跟著手機大聲地讀著、回答著問題,笑得合不攏嘴。最後,硬是堅持把老師送到村口開了車才返回。

湖北黃梅大河鎮一中:讓貧困生永不掉“線”共贏未來

疫情雖然阻隔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卻阻隔不了政府、社會對貧困學生的關注;疫情雖然阻隔了校園和學生之間的距離,卻阻隔不了老師和學生的心,讓每一位孩子,平等享受網絡教學資源,是當下我們共同的心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