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戰疫”世家,懷有醫者仁心

前線危機,主動請纓

“老公我要去湖北了。”這是陳姿宇通知王龍飛要去援助湖北是說的第一句話。

王龍飛對記者說,當時他腦子一片空白,然而妻子陳姿宇卻顯得比較淡定。

他說:“她又年輕又是黨員,這種事肯定往前衝,她自己有心理準備,就開始勸我說沒事沒事,總得有人頂上去,我也支持她。”

出自“戰疫”世家,懷有醫者仁心|援鄂醫生陳姿宇專訪

陳姿宇說:“在知道即將出徵的那一刻,內心滿滿的使命感彷彿要噴薄而出,大概因為健康所繫,性命相托,對我來說不僅僅是醫學生的宣誓,更是我對自己的一個承諾。”

2020年1月28日,陳姿宇前往湖北黃岡支援抗疫。在去往機場的路上,陳姿宇和同事一邊討論著疫情和相關病毒的傳播和防護,一邊插科打諢,試圖用這種方式來沖淡內心深處的忐忑和緊張。

雖然有些無措,有些面對未知的迷茫,但她說她知道,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這是一場戰役,她覺得有並肩作戰的戰友陪伴,好像一切都變得明朗起來。


困難重重,使命不改

真的到了現場,陳姿宇才更懂得了此次工作的困難程度。

第一戰區是一個學生公寓樓改造而成的臨時醫院,不僅診療資源稀缺,設備更是不完善,沒有明確分區,沒有工作標準和流程,更別提防護和三區兩通道。

等她與同事全部交接完,已經是下午五點半,而她們接到的任務,是從八點開始收治疑似病人。

緊鑼密鼓的,她們藉助有限的資源,現場劃分區域,檢查防護服的資質和張貼穿脫流程,強行開闢了另一個通道充當清潔通道,實在來不及貼標示的直接寫在門上和地上,此時時間已經到了晚上的六點半。

而這時候,第一批病人已經到達,出乎意料的提前,更是增加了她們第一批戰士的工作難度,在如此艱苦的條件下,她們還是出色的完成了工作。

出自“戰疫”世家,懷有醫者仁心|援鄂醫生陳姿宇專訪

由於病人的提前到來,陳姿宇和她的同事們在沒有防護的條件下,須及時撤離。

考慮到條件艱苦,不具備及時清洗身上可能存在病毒的條件,她們連夜趕製了生活區域、汙染物、潛在汙染區和清潔區的劃分。

而到了凌晨1點10分,第一批戰友完成工作後,反應實際操作中遇到了新的難題,膠鞋和護目鏡的消毒和重複使用,噴淋裝備尚未到位,防護服穿脫區域過於狹窄等。

結合實戰和現實情況,她與同事連夜討論研究解決方法和策略,一夜無眠。

困難遠不止這一處。

由於確診病人的增加,大別山區域醫療的就診壓力過大,需要她們臨時再轉戰第二戰區,也就是接管大別山區域醫療的七樓,東西兩個病區,共100多張床位。

新的環境尚未適應,而第二戰區的戰役業已打響。

吸取了上次的教訓,她們馬不停蹄的,趕往第二戰區,以最快的速度規劃,趕製,貼標示查物資,等到一切終於塵埃落定,已經是下午四點。

陳姿宇和她的每天大概工作時間是十一二個小時。每天都要穿著隔離服,戴著雙層口罩。

陳姿宇說;“隔離服的目的就是為了阻隔氣溶膠和外界的因素,密封性必須特別好,所以在裡面基本上是喘氣的話是特別憋悶的一個狀態。更別提你要進行一些護理和醫療的操作。”

出自“戰疫”世家,懷有醫者仁心|援鄂醫生陳姿宇專訪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疫情可以隔離,而愛,永遠不會被隔斷。


“戰疫”世家,奉獻精神

不僅陳姿宇在戰“疫”一線,她的家庭也是典型的醫療世家。

她的丈夫王龍飛和公公王建軍是德州市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員,她的婆婆張莉蓉在德州市人民醫院工作,和陳姿宇是同事,她的母親吳秀瑛是濱州市博興縣中醫院的一名護士,

陳姿宇的丈夫王龍飛,同時也是德州市疾控中心新冠肺炎疫情指揮部的一員。

疫情來臨時,兩人正在陳姿宇家鄉濱州博興縣過年,接到命令後,他們第一時間回到了工作崗位。送走妻子後,王龍飛第一時間回到工作崗位。

他的工作是密切接觸者的信息彙總以及各種報表。疫情爆發之初,很多事情都是從零開始。

王龍飛說:“一開始大家連著幾天都在加班,就是通宵加班,看著電腦那個眼已經睜不開了。”而隨著疫情防控工作的有序推進,如今他們的工作重心也在發生著變化。

王龍飛解釋道:“一開始防湖北輸入型病例,到這個後來中間一個階段是防止這個社區聚集性病例爆發,或者是減少這種二代病例的產生,現在的重點工作是做好境外輸入人員的隔離工作或者是相當於追查。

談起陳姿宇與王龍飛的一線戰疫故事,作為家長來說,雙方父母都表達了對孩子的擔心。

陳姿宇的母親吳秀瑛是濱州市博興縣中醫院護士,她說:“你作為一名黨員,祖國需要你的時候,你應該是跑在前面的,我說真的很好這個事情。”

陳姿宇的婆婆張莉蓉說:“通過這次疫情支援,我覺得對兩個孩子以後的生活也是一個經歷,他們也能更快的成長的和成熟。”

其實像陳姿宇這樣的家庭還有很多,越是在夜色裡,越能體現他們的光亮;越是在大疫面前,越能體現他們的勇毅。理解醫者不易,敬重醫者仁心,讓我們共同努力,打贏這場防控疫情阻擊戰。


通訊員:楚豔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