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外地人第一次去长沙的菜市场:长沙人,这是把卖菜当成事业来做

任何地方最不可或缺的就是菜市场了吧。《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也曾说过:

"一座城市,最吸引我的,从来不是历史名胜或者商业中心,而是菜市场。"

当外地人第一次去长沙的菜市场:长沙人,这是把卖菜当成事业来做

我第一次去长沙人的菜市场就发现了:长沙人,这是把卖菜当做事业来做啊。

我到长沙,搬过2次地方,第一次住在开福区车站北路,那里的菜市场和我在老家见过的菜市场是一样的,小小的一个店铺,可能都不能称之为菜市场。第二次是我现在住的地方,天心区裕南街道,菜市场的一条主街道有六条分叉街道,我想这才是真正的菜市场,生活的便利程度大大提升。

当外地人第一次去长沙的菜市场:长沙人,这是把卖菜当成事业来做

忍不住会把长沙的菜市场和我家乡的菜市场相比较。我们那的菜市场是爷爷奶奶的天下,没事干种的菜,家里吃不完拿去卖的,当地人主要的买菜场地依旧是超市。而长沙人的菜市场是摊贩赖以生存的手段。长沙菜市场的精细程度,已经到了让人"敬佩"的程度。

当外地人第一次去长沙的菜市场:长沙人,这是把卖菜当成事业来做

当外地人第一次去长沙的菜市场:长沙人,这是把卖菜当成事业来做

当外地人第一次去长沙的菜市场:长沙人,这是把卖菜当成事业来做

当外地人第一次去长沙的菜市场:长沙人,这是把卖菜当成事业来做

长沙的超市是绝对干不过菜市场,超市会有刚烤好的辣椒吗?会有切好的土豆丝?豆腐摊上会有三十余种的豆腐吗?曾经买过一块肉豆腐,据说是用猪肉做的,当时看到好奇就买了回去,结果我买了人生中最贵的一块豆腐。

当外地人第一次去长沙的菜市场:长沙人,这是把卖菜当成事业来做

更别提菜市场里的摊主还会把龙虾线给你拔掉,帮你把鱼处理好(切块什么的不在话下)。目前我逛到的超市,真的没有菜市场这么精细。超市里只有洗得干干净净的蔬菜,豆腐只有日常吃的几种。

长沙人不喜欢去超市买菜,喜欢去菜市场买菜,菜市场的菜价并不便宜,甚至和超市同价,相比于超市,菜市场的购买功能更加齐全,我想这也是每个长沙菜市场可以生生不息的理由。

当外地人第一次去长沙的菜市场:长沙人,这是把卖菜当成事业来做

长沙的菜市场还有一个特点,营业时间尤为长,从早上6点到晚上8点半,你都可以看到长沙菜市场独有的红灯笼。早上的菜市场是娭毑嗲嗲的天下,而晚上的菜市场的常客便是刚下班的社畜,譬如本社畜。有的时候下班晚了,看着还亮灯的菜市场,觉得心里暖暖的。

当外地人第一次去长沙的菜市场:长沙人,这是把卖菜当成事业来做

除了可以提供买菜的功能,长沙菜市场也是"隐藏的美食巷"。

湘式卤味、麻辣烫、烤鸡、米粉、油条、糖油粑粑、香干子、萝卜干.....菜市场不缺美味,就看你有没有发现美的眼睛。曾经一段时间爱上了菜市场的捆鸡,下了班就去买,吃腻了以后,又迷上了卤牛肚...虽然现在线上买菜更为方便,但是菜市场总是有100种理由可以吸引我去。

当外地人第一次去长沙的菜市场:长沙人,这是把卖菜当成事业来做

说到最后:喜欢菜市场的真实感

每个地方的菜市场都不一样,但每个地方的菜市场却是当地市井气息最浓的地方。

来得久了,你会发现每个摊贩各有各的脾气,他们不像是城市格子里习惯戴面具的人,他们的生活随意到不需要太过于假装自己。我想,这样挺好的,喜欢菜市场的真实感,和里面生龙活虎有脾气的人。

当外地人第一次去长沙的菜市场:长沙人,这是把卖菜当成事业来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