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匯發展—乘時乘勢,肉食航母呼之欲出

華泰證券發佈投資研究報告,評級: 買入。

雙匯發展(000895)

核心觀點:屠宰業務迎來行業機遇,肉食航母呼之欲出

自2015年起的環保風暴在客觀上促進了小生豬養殖戶的退出,同時,小屠宰產能在環保和食品安全政策的壓力下去化加速。18開始的非洲豬瘟疫情加速了行業整合,生豬養殖與屠宰集中化程度均大幅提升。疫情對行業既是危機,也是機遇,雙匯有望抓住行業上升機遇,疊加自身優異成長性,開創中國肉食航母。我們預計,公司19-21年歸母淨利為54.64/60.38/70.84億元,對應EPS為1.65/1.82/2.13元,給予20年21-23倍PE估值,對應目標價為38.22-41.86元,首次覆蓋,給予“買入”評級。

生豬後周期來臨,屠宰板塊面臨市場機遇

非洲豬瘟造成行業產能去化幅度較大,中國生豬養殖進入“超級豬週期”,豬價的攀升抬高了養殖利潤,受此影響,養殖戶補欄信心得到加強,自19年10月份開始,我國能繁母豬存欄止跌回升,至20年1月份已連續4個月回升。母豬補欄及產能逐步釋放,未來我國生豬供需矛盾有望得到部分緩解,屠宰及肉製品邊際利潤率有望抬升,生豬後周期,屠宰肉製品板塊有望迎來機遇期。

平抑成本能力突出,全產業鏈佈局協同發展

屠宰行業產品同質化程度很高,具有典型的規模效應和成本領先效應,成本控制為屠宰企業的重中之重,具有成本優勢和大規模生產能力的企業會搶先奪得行業先機。雙匯作為中國最大的生豬屠宰加工巨頭,2018年屠宰生豬超過1600萬頭,頭均毛利潤(頭均價格-頭均成本)行業領先,公司在19年Q1生豬價格低時增加庫存,並通過羅特克斯關聯交易進口廉價豬肉進一步平抑成本。此外,公司全產業鏈佈局,已經形成了飼料、養殖、屠宰分割、肉製品加工、化工包裝、物流配送、商業連鎖的完整生豬產業鏈,未來有望進一步完善產業鏈,形成更加穩健高效的產業協同效應。

疫情是消費者習慣轉變的催化劑,品牌效應愈發凸顯

在非洲豬瘟疫情和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疊加下,生豬行業更加規範,消費者1)更多選擇冷鮮肉而非傳統熱鮮肉;2)更加註重品牌。品牌冷鮮肉和肉製品消費量有望提升。品牌冷鮮肉相比非品牌肉更安全,風味和品質都更突出,雙匯具有國內領先的冷分割生產線和13省市深入到地級市級別的日配物流網絡,可以保證冷鮮肉的品質。在商超、生鮮便利店和新零售模式下,只有質量過硬的品牌肉和肉製品才能搭乘新模式的順風車,公司作為行業龍頭,品牌效應有望更加凸顯。

盈利邊際向好,市場規模提升,首次覆蓋給予“買入”評級

後周期屠宰肉製品行業規模與集中度提升,公司邊際盈利向好,有望實現“量價齊增”。我們預計,公司EPS為1.65/1.82/2.13元,參考可比公司20年19倍左右PE,考慮到公司龍頭地位穩固,給予20年21-23倍PE估值,對應目標價為38.22-41.86元,首次覆蓋,給予“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產業整合不及預期,食品安全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