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沒能入圍奧斯卡的黑人電影

每年大眾輿論都希望看到奧斯卡平權,讓更多有色裔演員入圍。那麼捫心自問,作為觀眾,我們又看了幾部黑人電影呢?所以,讓我們在奧斯卡前,把今年的黑人電影都刷一遍。


上一次在電影院看電影,結束後觀眾主動鼓掌,還是2018年初的《逃出絕命鎮》。甚至《黑豹》結束後,現場觀眾都沒有這樣的激動過,這也是真人傳記和現實題材的力量。


對於觀眾來說,電影不用拍得多麼出色,而是這樣的故事更值得被講述。


【北美1月17日上映】

主演:邁克爾·B·喬丹

那些沒能入圍奧斯卡的黑人電影


電影根據美國律師:布萊恩·史蒂文森所著暢銷書改編《正義的慈悲:美國司法中的苦難與救贖》。


那些沒能入圍奧斯卡的黑人電影


講述他如何在有缺陷的法律體系中,為底層和弱勢群體,也就是當時被歧視和忽視的死刑犯群體辯護的故事,當然其中大部分都是黑人。


週四的首週末晚場,電影廳只有1/3的上座率。放眼看過去,觀眾裡不乏黑人家庭一起來看。電影放映期間也能聽到後排觀眾的唏噓和落淚,能感受到她們最後富有力量的鼓掌。


這也是我再一次,在大銀幕看到電影結束橋段裡,黑人們聚在教堂裡,唱著上帝的讚美之歌,把一切痛苦和無奈都吞沒在這份忍耐裡時,感到如此的悲喜交加。


那些沒能入圍奧斯卡的黑人電影


導演:德斯汀·克里頓,也參與了劇情改編。影片聚焦邁克爾·B·喬丹飾演的律師,史蒂文森辦的第一個案子:黑人 Walter McMillian 因一項他並沒有犯的罪行而被判死刑,儘管他有充分的不在場證明。但在最終被無罪釋放之前,他在死囚牢房呆了六年。


那些沒能入圍奧斯卡的黑人電影


在電影開篇的前半程,導演的場景和人物交代,都是相對有想法的,每個鏡頭也都有經過精心的設計。最經典有效的好萊塢敘事,加上流暢的鏡頭語言,讓觀眾很快沉浸在故事裡,然後不斷下沉,到達角色的黑暗時刻。尤其是影片拍攝死刑執行的時候,用觀看者的角度嚇到觀眾,也是非常聰明瞭。


這部《正義的慈悲》絕對是好萊塢工業水準及格線上的作品。首週末2800個觀眾的7.0分和Metascore的媒體綜合68分,也都證明了這一點。

除了兩位男人演員,都奉上了精彩的演技之外,難得看到了布麗·拉爾森。她終於又回到了《房間》裡面普通女人的樣子,確實比《驚奇隊長》裡面可人多了。


那些沒能入圍奧斯卡的黑人電影


說實話布麗·拉爾森素顏,頭髮蓬著,穿著居家T恤在門外抽菸的形象,真的更真實。難得在這部電影裡,她作為白人女配角,很好的輔助了黑人男主的角色和戲份。她和導演也是老相識了,之前還合作過一部《少年收容所》,也是她《房間》之前最重要的作品。


這裡說一下男主角:邁克爾·B·喬丹,電影中幾場情緒表達的戲,他都非常剋制自己的反應和表情,看來是非常懂得大銀幕的表演了,不過也能看出技巧不多,還差那麼些火候。能看出他非常投入和認真的在演,但是還是角色缺少那麼一點點來自靈魂的魅力。


那些沒能入圍奧斯卡的黑人電影


在創作上和劇作上,電影也沒能走得更遠。相比《逃出絕命鎮》和《我們》的黑人導演:喬丹·皮爾,一直在試圖另闢蹊徑、腦洞大開的講故事。《月光男孩》導演巴里·詹金斯的風格化敘事。《正義的慈悲》這種用主旋律電影的方式,去講述主旋律故事,確實有些保守了。


那些沒能入圍奧斯卡的黑人電影

故事通過年輕律師的視角,縱切了Alabama的小鎮上,白人和黑人社區的分化。幾個律師開車駛過街區的鏡頭,黑人和白人居民區的差異,頗有些平地驚雷的感受的。除此之外的人物群像描寫,確實有些套路了。


那些沒能入圍奧斯卡的黑人電影


其中白人男獄警的角色,突然就良知發現,開始這種通融和關懷,也是非常的奇怪和突兀。不知道編劇是不是一定要為了不一杆子打死所有白人,然後加了這個角色的反轉。結果就是,試圖講述現實主義的故事,但是卻加入了很多不現實的虛構情節之後,就會形成這樣的尷尬。


影片最感人的還是結束後的紀錄片橋段,舉例美國80年代的死刑誤判率高達1/9,而且絕大部分被誤判的是黑人。黑人電影和故事,還處在講述的太少,與需要被好好講述的階段。相比之下,我們也更需要這樣的故事講述者。


那些沒能入圍奧斯卡的黑人電影


這幾年風頭正盛的黑人男導演,以擅長恐怖驚悚的喬丹·皮爾,和王家衛迷弟巴里·詹金斯為首。也非常期待,更多不一樣的風格作品和導演可以越來越多,也希望更多黑人女導演可以被提及。


斯派克·李已經被定為2020年戛納的評委主席!我們也希望未來可以有更多的黑人電影創作者登上舞臺,創造屬於自己的文化奇觀。


那些沒能入圍奧斯卡的黑人電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