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乾貨分享:“貴圈”真亂,如何打造優質朋友圈

(這是一篇適合收藏的文章)


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IP”,一個獨立的品牌。

IP聽起來很抽象,其實不難理解。舉個例子,你看到《美國隊長》第一個想到的是什麼?當然是美國隊長。當你聽到阿里巴巴第一個想到的是什麼?馬雲。通俗地講就是一個事物的“標籤”,一種被賦予了情感、價值、思想的標誌,拿朋友圈來說,是你展現的形象和大家對你形象的認知。

我知道有些人在朋友圈裡賣東西不只是為了賺錢,這種買賣你情我願,在幫朋友淘到優質寶貝的基礎上,能有一些經濟上的回報,這是雙贏的事情。

別人買這個東西為什麼第一個想到的是你?因為你具備了“買電視找某某”的價值,別人信任你。或許是因為你的顏值,或許是因為你的專業水準,抑或是因為你的人品,又或是因為你的產品。

大家細心想一想,你對自己微信的定位什麼?有的人把微信作為聊天工具,有的人把微信作為對講機。更多的人是把微信作為廣告神器——刷屏複製過來的產品廣告。但有沒有發現,越發這種廣告越沒人氣,但一旦發生活場景就馬上有人點贊。

這說明廣告與社交軟件的功能是違背的。

有人就會很疑惑,那不發產品廣告,怎麼向大家推介我們的產品?

我們需要明白微信的核心用處是什麼?不是直接成交賣貨,而是打造微信好友對我們的個人印象。

朋友圈是閉合的,不會有生人闖入,你不是站在自家門吆喝騙一個算一個,朋友圈是連續的,你長期的發佈行為,會成為你整個人形象的代言人,即使你偶爾發賣萌的自拍,赤腳在馬爾代夫海邊奔跑,你賣的啥,咋賣的,都會從本質上讓人定義你的形象。

說直接點,朋友圈賣產品實際上就是在賣形象,賣人設。

因此,朋友圈呈現的內容至關重要。就算你的流量再多,翻開你的朋友,假如沒有內容,他人對你沒有任何深刻的印象,不會留意你。假如一看都是廣告,立馬給你貼一個微商的標籤。

他人對你的第一印象,是刻畫價值和打造信賴的基礎。而刻畫價值和樹立信賴,是成交的必要條件。

為什麼不適合在朋友圈直接刷廣告賣貨?

由於真正消費的熟人並不多,大部分的熟人買東西會覺得你在賺他們的錢,所以很多人買東西已經有意識無意識的避開熟人了。而陌生人和你之間沒有信賴感,不敢買。

這可能就是近來流行的微商惹的禍。有些人單純把朋友圈作為營銷資源,不停地刷屏,時間長了,那些需要更高層面交流的朋友也就漸行漸遠。

朋友圈賣貨,信任是所有交易的基礎,如何獲取信任,利他性可能是最為重要的一條,即讓自己成為具備擁有別人所需價值的人。


01.朋友圈的定位:你是誰

我們需要區別分享和賣東西的不同。

常見的朋友圈銷售,總是習慣把幾張赤裸裸的產品照片和一些基本描述呈現出來,有心人還會附上自己的使用體會、價格和購買方式。

這種方法的優點是產品信息清晰,大家一看就知道你在賣什麼,有需求的人能很快找到重點,很快就能完成交易。

缺點是太廣告,朋友圈是朋友間互相交流,嫉妒對方生活的地方,你想大家正其樂融融的圍席而坐,講笑話,分享見聞,互相問候,忽然你站起來說:“飄柔洗髮水非常棒,我用過以後頭屑都沒了,你們來我這買能便宜的,有意者私聊。”頭屑多的王小姐也許會湊過來問問你,而對面的張禿子可能就不高興了,他默默把你拉黑,下次你賣生髮水的時候他就看不到了。

那究竟怎麼賣才能既讓王小姐知道你賣洗髮水,而張禿子又不拉黑你呢?你可以大聲招呼王小姐:“小麗,我找到東西對付頭屑了。”

朋友圈與廣告媒介有個相同之處,你發佈的任何東西都會強迫你所有的朋友看到,所以當你賣的東西具有小眾特徵時,最好通過針對性的分享來消邇它的廣告特性,大家都討厭看廣告,但不會有人厭惡善意的分享。

有時候你更需要從圈裡朋友的角度,從特定人群的需求層面去分享一些他們真正需要的東西,而不是站在自己的立場上廣而告之想發什麼發什麼。沒有針對性的髮圈,發多了,肯定躲不過別人貼給你的微商標籤,即便你不是。

大部分人對自己在朋友圈的人設定位是沒有清晰的認識和規劃的。而作為朋友圈發產品,優質的定位應該是你是一個好的分享者,其次才是一個銷售者。

朋友圈是個封閉的圈子,好感,信任都能實際上促進你的銷售,但許多時候,髮圈時怎麼不打擾到別人,同時讓人樂於接受,才是一項核心的藝術。

所以每個人都應該思考、定位自己的人設,好好策劃自己的髮圈形式和內容,找到自己和人設最為契合的點,去俘獲一眾人員對你的好感,然後私下溝通時必定省去很多溝通交流的成本。

同時,不要使用“別用感情去阻擾一個人的夢想和上進”、“你屏蔽我是沒有把我當朋友,是朋友買我的XX”等賭氣式的文案,這類文案,只會讓大家覺得你格局小,不夠大度,會潛在拉低你在其他人心中的印象分。

純乾貨分享:“貴圈”真亂,如何打造優質朋友圈

02.功能:你在幹什麼

我的初衷不是為了掙錢,而是分享,因為這東西是真的好。我想把它分享給更多的人。

一個乾淨而又有個性的朋友圈,最重要的是,在朋友圈裡你是一個“給予者”、“分享者”而非“索取者”。

大家做一些推廣,發佈一些內容的時候,要多站在這個立場上思考。

以前微信上賣東西有個怪圈,賣大家都賣的東西,利潤很薄,費力不討好,利潤高的東西,又很難控制產品質量和來源。近年來,各種各樣微商各種牌子的產品已經把大家的耐心和信任消磨和削減了一遍。

所以我們營銷推廣的過程實際上也就是重新建構大家對線上產品和你的信任及信心的過程。

正好,我們的產品品質肯定硬的沒話說,所以,我們自己首先要自信,在日常文案內容中同時適當增進對整個產品體系及品控的推介,讓圈友不光對你推介的某一種產品感興趣,而是對你的產品體系,你背後的諸多品牌感興趣,增強信任,繼而認可你這個人,只要你推介的東西,他們都會認為很靠譜。

李佳琪不就是這樣嗎?靠賣口紅大火,火了之後賣鍋,賣其他東西,賣啥啥火,關鍵的還在於大家認可了他這個人。

所有的銷售,最終歸結到本質,無不是在銷售自己。

可能越來越多的人覺得現在朋友圈裡發聲,發自己狀態的人越來越少,但你需要明白的是,他不發不代表他不看,你們所交集的圈子裡,發聲的人越少,你受關注的可能性就越高。

你一定會喜歡一個有溫度有想法同時還樂於分享東西的人,而不是如機器一樣每天發送複製粘貼各種產品海報的人。所以讓努力讓自己的形象豐富、立體、有吸引力起來,只有你本身具備了吸引力,你才能進一步打開某一階段的瓶頸。

經營朋友圈需要耐心和毅力,就算你一直在按自己設計的方式髮圈沒人關注,就算你私下溝通時被別人拒絕,那也沒關係的啊。

老話都說了買賣不成仁義在,這次不行,那就下次嘍,千萬不要這次沒成交,就主觀在心底拉低別人的分值。

同時,你要相信,在你做一件挑戰和突破自己的事情的時候,做到第50天的時候可能還有人會說,傻叉;但你堅持到365天的時候,別人會覺得,擦,還可以嘛,挺專一;當你堅持到730天的時候就會有很多人對你豎起大拇指,覺得你的精神和毅力可嘉。

所以,最笨的辦法,沒關係啊,拼不過業績,那我們來拼體力嘛。

純乾貨分享:“貴圈”真亂,如何打造優質朋友圈

03.效果:你該怎麼幹

經營朋友圈是需要肚量和情懷的。

如實說,有些銷售者的朋友圈真的沒法看,今天發這個,明天發那個,所有的內容雜亂無章,不成體系,就算讓她自己看,我想她也看不下去。自己看著都沒有任何消費慾望的東西,還指望著別人來買,別人傻嗎?

我們應該追求的是,讓自己的朋友圈推廣內容看上去不那麼生硬,有吸引力。追求的是當朋友從你那收到這些商品時,她想著的是,這麼好的產品是你給她帶來的,萬一她一時興起再分享到朋友圈,也許還能從外延給你帶來些生意。

當你決定利用微信朋友圈去做銷售時,就要做好放棄私人空間的準備,把它看作是你現實中的實體店面,你想想假如你來開店,你會做哪些準備,需不需要店招、檔口、品牌文化、產品特色的介紹。你應該將你的朋友圈當做一個自己開設的店面來經營。

群友重視會重視我們的哪些內容?

這是最直觀的,所以我們展現這幾個環節時,就要做到最科學合理。

因此,個人微信營銷的方向關注重點就是:微信號的設置;好友分組;朋友圈經營;個人大眾號。

微信名設置的較優方法就是:姓名+個人的價值形象(或許職業)

鑑於很多人都是做兼職,寫真名會有顧慮,那網名亦可,但不要輕易的去改姓名,改多了他人有可能就忘掉你是誰了。

(二)頭像設置:

頭像最佳的方法:真人頭像。

不要用景色,明星,小孩等這些作為頭像。

真人頭像應該到影樓拍攝的高逼格形象照,或許找人設計的個人卡通造型,女人可以用美麗的自拍。

頭像一定是大氣漂亮,不要不明晰,不要舊相片,不要拘束。

鑑於不方便寫真名那條,也沒關係,你可以採取“網名+真人照片”的形式。

如果你在某一群裡,最好的方法:姓名+地域+職業。

(三)朋友圈主頁設計:

就是翻開微信個人相冊的那一張主圖。很多人都忽視了這是一塊很好的展示板,最好設計一下,不要胡亂放一張景色照,這張主頁圖也不要放和頭像重複的照片。

個性簽名,不要放廣告和電話,而是放一些個人的價值觀、座右銘等比較好一些。

這些細節做好,是微信打造個人形象的根底工作。

(四)好友分組:

首先網名要把好友進行備註、標籤。

然後對好友進行分組標籤,這樣不同的主題內容就可以推送給不同的人,效果要比普發好的多。因為我們本身就是在銷售針對性很強的產品,精準發送,更能收穫精準用戶。

可以把同學,朋友,家人,客戶,潛在客戶,同事等進行分組。

分組以後,你一天發許多內容也沒事,可能你一天發送了十條,但有針對性的觸達到某一分類的只有三四條,但你發送的效果增強了,既保持了內容的統一性,又確保了別人不會被你打擾,繼而心生厭煩。

(五)朋友圈發佈技巧:

我們分為以下方面:發佈的時段和頻率;打造個人專家形象;提高個人層次的內容;互動的重要性;廣告內容化。

純乾貨分享:“貴圈”真亂,如何打造優質朋友圈

1.朋友圈發佈的最佳時段:

7:00-8:00;11:00-12:00;17:00-18:00;20:00-22:00。

由於早晨許多人在車上,或者上班的路上,會刷朋友圈,中午大家要吃飯了,也會刷一下,黃昏下班了,也會刷朋友圈,晚上21:00前後是刷朋友圈的高峰期。

所以在這些時段內發佈,被好友看到的概率更高。

至於一天幾發,因人而異。

2.打造個人專家形象:

認識一個朋友,喜歡蜜蠟,從大學開始就開始涉獵這一塊,然後全國各地跑,實地淘淘自己想要的東西,然後在微信朋友圈賣。

加了很多喜歡蜜蠟的朋友,也分享一些如何挑選保養蜜蠟的知識,一直堅持有好幾年了。

這種銷售的方式應該是大家喜歡的方式。

因為在銷售的過程中,他也不經意中把自己的“專家形象”給樹立了起來。

大家都知道,姨媽巾大神,我想他之所以那麼成功,那麼能銷售,有一個重要原因,除了他自身持之以恆不斷堅持之外,他塑造的形象,就是在這一單品上他的東西就是最好的,他就是最專業的。

3.提高個人層次的內容:

微信中你的形象立體和豐富起來,那肯定少不了輸出一些價值觀的內容。

就像《人民日報》的夜讀欄目,每期都會推送一些文章,這些軟性的文章,實際上反映的是一個媒介或者個人的格調。所以放到朋友圈,你自身的格調能吸引到人,但怎麼提升自己的格調?

有個比較容易的辦法,就是你轉載與大家關注關心的一些文章,加上自己的原創談論。或者純粹,自己間或性的寫一些自己的感悟感受,正向的。

或者配合品牌及相關產品發出,在他們的潛移默化中,他們逐漸把你當做某一領域的專家。

4.互動技巧:

每個人發朋友圈,都想收到他人的談論,當你談論多了,他和你的距離感就拉近了。

一個談論抵的100次點贊。你永遠要記得這句話。所以不要別人髮圈或者求助時無動於衷,但自己髮圈後又盼著別人來關注。

人與人需要交流互動,有些人漸行漸遠,只是因為互動交流少了,生疏了。

5.廣告方式:

最傻的方式是千篇一律的廣告。

可以適時採取一些海報型;講故事,用故事更可以招引人朝下看,最後是你的廣告;短視頻等等。

從內容入手,走差異化路線。微商那種交易截圖,用戶好評截圖的模式用多了的確會產生反向效果。

歸根結底還是產品說話,努力從差異化入手,豐富你的文案和內容,讓自己的朋友圈與眾不同又接地氣。

大家都不喜歡被商業化,喜歡被生活化,情感化。

時間有限,關於用戶反饋、維護等內容就不做介紹了。每個人可能有每個人的方式方法,但有些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祝你的朋友圈獲贊無數,成交不斷。

回見。


作者:老貓上樹,新聞學碩士,國航前職員,激揚文字,以夢為馬,我不祝你一帆風順,我祝你乘風破浪。歡迎關注同名公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