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2.8億學生因疫情停學,這種學習能力,決定孩子的一生

本文為小步在家早教原創,歡迎個人關注、轉發、分享

1

好不容易國內快要控制了新冠肺炎的疫情,這幾天病毒又開始在全球大肆虐,韓國、日本、意大利、美國等國家相繼淪陷,截至目前,境外累計確診破5萬人次,世衛組織宣佈新冠肺炎已具有大流行特徵:

全球2.8億學生因疫情停學,這種學習能力,決定孩子的一生

在這種情況下,全國各地也開始出現境外輸入性病例,讓防控形勢更加嚴峻:

全球2.8億學生因疫情停學,這種學習能力,決定孩子的一生

全球2.8億學生因疫情停學,這種學習能力,決定孩子的一生

因為疫情,孩子們迎來了一個史上最長的寒假,宅家上網課、寫作業、完成學習任務……以前在學校有老師看著,有同學一起的學習氛圍,大多數孩子能跟上學習進度;對比在家中,處處是零食、遊戲、動畫片的誘惑,於是有的孩子完全進入不了學習狀態,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甚至家長怎麼催都無濟於事。

也有一部分孩子,努力克服網課的障礙,跟隨老師的節奏按部就班地學習。毫不誇張的說,這樣的孩子將會在以後的學習生涯中走得更加順暢,因為他們具備良好的自律能力。

全球2.8億學生因疫情停學,這種學習能力,決定孩子的一生

2.優秀的背後,都是極致的自律

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曾說:“有一種品質可以使一個人在碌碌無為的平庸之輩中脫穎而出,這個品質不是天資,不是教育,也不是智商,而是自律。”


人民日報曾經曝光過一個清華學霸的計劃表:凌晨1點睡覺,清晨6點起床,6點40開始學習,一天的學習計劃安排得滿滿當當,字跡工整、思路清晰,日復一日地堅持。很多人以為能夠進入名校的學子大多是因為大腦聰明,其實,他們靠的是強大的自律能力,能夠約束自我,抵禦誘惑,心無旁騖地投入到學習和成長之中。


全球2.8億學生因疫情停學,這種學習能力,決定孩子的一生


BBC有部紀錄片《人生七年》,記錄了14個不同階級的孩子從7歲到56歲的人生變化,記者們發現,那些精英階層的孩子,比起生活在貧民窟的孩子更加擁有自律能力,比如,生活在貧民窟的孩子愛打架,不知道大學的概念是什麼,而精英的孩子早早有了規劃,有的7歲就跟隨父母閱讀報刊。


全球2.8億學生因疫情停學,這種學習能力,決定孩子的一生


而窮人要想跨越階層,成為精英,也必須具備努力、自律等品質。


而這次疫情的長假就是一個分水嶺,那些不自律的孩子,在開學後,很難收心進入學習狀態,甚至跟不上學習進度,被耽誤了。所以,聰明的父母,從現在開始都會幫助孩子養成自律能力。


3.怎樣幫助孩子養成自律能力?幾歲開始培養?

兒童心理學研究表明,3到6歲是孩子規則意識和行為習慣形成的關鍵期,所以,我們在孩子3歲起就可以著手培養孩子的自律了,讓孩子為以後的學習生涯做好準備。可以嘗試這樣做:

給孩子決定權和操控權

很多孩子無法做到自律,需要父母一遍遍地督促提醒,甚至吼罵才肯去學習,是因為孩子從小就依賴父母的管教,從未真正自己做主。

孩子的內心深處,都渴望能夠自己做決定,掌控自我的生活,前提是家長要足夠相信孩子。培養孩子自律的第一步,是放手讓孩子去做,比如對於較小的孩子,讓孩子自己根據自己的節奏去吃飯、玩遊戲、看動畫片,提前告知你相信他可以控制好時間,忍住幾次不去摻和,觀察孩子的情況,這樣逐步把自主權留給孩子。

建立家庭生物鐘,制定計劃表


有些家庭,沒有養成固定的作息習慣,隨心所欲地生活,這樣對孩子自律習慣的培養是有害的。

首先,一定要固定好睡覺、起床、3餐的時間,最好不要在這個基礎上隨意變動。潛移默化地讓孩子按點吃飯、睡覺。

然後,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規則,比如刷牙不能超過5分鐘,看動畫片不能超過30分鐘等等,從小要教會孩子認鐘錶,養成孩子正確的時間觀念。

最後,可以教會孩子制定一天的計劃,比如上網課要上多少節,學習了哪部分的內容,上完之後要花多少時間完成作業和複習,剩下的時間可以用來玩和做自己的事情等。有了明確的計劃,孩子才有目標去完成,不至於陷入東抓一把西抓一把的僵局。

全球2.8億學生因疫情停學,這種學習能力,決定孩子的一生

父母做好榜樣

要想養出自律的孩子,首先自己父母自己就要以身作則。然而,現實中,很多父母卻無法做到這一點:

是不是一邊要求孩子學習,一邊自己玩手機、打遊戲?

是不是在空閒的時候無所事事,靠網購刷抖音消磨時間?

是不是在孩子學習的時候,還打牌組局無視孩子的心情?

如果孩子有這樣的父母,就很難養成自律的習慣。養出自律的孩子,不僅要對孩子狠心立規矩,也要對自我要求嚴格。

全球2.8億學生因疫情停學,這種學習能力,決定孩子的一生

最近,看了比爾·蓋茨的紀錄片,給人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他有著神一般的自律能力:

●長年累月堅持讀書;這讓他培養出了1小時可以閱讀150頁並能記住其中90%的能力。比爾的秘書說,他每週都要更新一次書單,每次出差的時候都要提著這一大堆書。

●堅持深度思考;從90年代開始,比爾·蓋茨給自己搞了一個“思考周”的生活方式,在一個星期裡,他會自己一個人遠離都市喧囂,獨自思考各種問題和解決問題。

他的自律習慣也深深影響了自己的孩子,他讓孩子的孩子遠離電子產品,愛上閱讀;堅持自我的興趣,並不斷努力;參與勞動,好好管理自我……

比爾·蓋茨的幾個孩子都非常優秀,不同於那些買奢侈品、享樂的富二代,而是有著自我追求,並不斷努力的年輕精英。

自律則出眾,不自律則出局。千萬不要讓自己和孩子在疫情期間懶懶散散了,趕快一起養成自律的習慣,獲取更加自由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