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VS“疫”,高手在這裡!


“藝”VS“疫”,高手在這裡!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

作為張家港一股特殊的抗疫力量,

文藝 vs 抗疫,

另一種“藝”樣精彩!

“藝”VS“疫”,高手在這裡!

張家港文藝戰士們如何出招?

瞭解一下↓↓


文藝人員“不停崗”

藝術創作“不間斷”


“藝”VS“疫”,高手在這裡!

▲《這是力量》

“藝”VS“疫”,高手在這裡!

▲《網紅奶奶來助陣》

疫情防控期間,眾多文藝創作者主動通過用自己的方式為抗疫助力。省十佳少先隊員陸奕帆作詞的歌曲《這是力量》、國家一級演員董紅的錫劇《明媚的春天到身邊》、“牡丹獎”獲得者季靜娟的評彈《全民抗疫築長城》、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陳三石的紙本水墨《刻不容緩》、網紅奶奶孫麗娟的三句半《網紅奶奶來助陣》……每個人都竭盡全力,傾情奉獻。

“藝”VS“疫”,高手在這裡!

與此同時,各文化單位、各區鎮文體服務中心圍繞抗疫主題,做到全員發動、不停崗創作,先後創作出眾多藝術歌曲、錫劇、快板、評彈組唱、詩朗誦、漫畫、詩歌等各類文藝作品,用藝術傳播防疫知識、頌揚一線抗疫人員。

“藝”VS“疫”,高手在這裡!

▲《疫情防控怎麼做》

“藝”VS“疫”,高手在這裡!

▲《最美逆行者》


排練錄製“不鬆懈”

按需點單“不斷檔”


近日,張家港的文藝人也按下了“復工鍵”,緊鑼密鼓地排演著新作品。

“藝”VS“疫”,高手在這裡!

▲音樂快板《“三治”經》

3月13日下午,在塘橋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群眾文化劇場,市文化館的演員們正在錄製惠民送演節目——音樂快板《“三治”經》。錄製現場,面對空無一人的觀眾席,舞臺上的演員們熱情飽滿,專業度絲毫不減,以抗疫為主題的小品《團圓年》、歌曲《海知道》、表演唱《新時代“三超一爭”之歌》等精彩紛呈的節目依次上演。

“藝”VS“疫”,高手在這裡!

▲《新時代“三超一爭”之歌》

“藝”VS“疫”,高手在這裡!

▲小品《團圓年》

自2019年起,市文化館開啟節目“點單”模式,觀眾可通過“菜單”選擇想看的節目,導演可根據觀眾的反饋情況對節目進行修改。


目前,這些節目錄制完成後,將於本月下旬在相關線上平臺集中展示,供全市基層群眾“點單”,實現供需精準對接。

“藝”VS“疫”,高手在這裡!

▲2019年“村村演”走進小區

待疫情結束後,演員們就可以進村、社區、企業、學校等開展“村村演”“週週演”文藝演出活動,把新創排的優秀文藝作品帶到百姓家門口。


文化服務“不打烊”

藝術培訓“不停歇”


自2月5日起,市圖書館、文化館、美術館、博物館等文化單位創新推出的網絡文化服務平臺先後上線,用圖文並茂的形式實現了在線閱讀,全景式展現了精品文化作品和本地文物精品。

“藝”VS“疫”,高手在這裡!

“藝”VS“疫”,高手在這裡!

▲市文化館推出“文雅慕課”

其中,“一城繁花”推出“尋跡鄉愁”非遺旅遊路線;“文雅慕課”涵括繪畫、音樂、舞蹈等多個課程資源;“線上展覽”推出多場前沿藝術精品展;“‘宅’看古今”定期推出近百件精品文物在線展覽……活動開展以來,網上學習、觀展的人數超過20萬人次。

“藝”VS“疫”,高手在這裡!

▲李素豔在上兒童畫基礎創作課

疫情防控期間,市文化館的工作人員和老師們還針對支援湖北的醫護人員子女推出在線藝術培訓,包括美術、器樂、聲樂等多個科目。


市文化館創作部副主任李素豔對接支援湖北醫護人員子女,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制定了每週兩次的授課計劃,通過線上交流、視頻對話,孩子在李素豔的耐心指導下,用手中的畫筆描繪出一幅“春之圖”。

“藝”VS“疫”,高手在這裡!

“藝”VS“疫”,高手在這裡!

同時,市文化館對接基層需求,針對學生和基層文藝愛好者,推出了線上藝術類輔導培訓。


文化“在線”,

創作“同心”,

服務“溫情”,

“藝”VS“疫”,高手在這裡!


本文系張家港城事發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