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裡面為什麼還有個倫敦城?

​PrimeUK® - 英國最大的教育產品與方案提供商

倫敦裡面為什麼還有個倫敦城?

倫敦金融城

The City of London

如果平時有常看新聞報道和金融類相關文章的留學小夥伴, 肯定經常看到一個詞: City of London. 不知道有多少人跟小編一樣最開始覺得這指的就是大倫敦啊, 沒毛病嘛. 但其實啊, 還真有點毛病, 雖然看起來都是倫敦城, 但此倫敦城非彼倫敦城. 別暈啊, 詳細情況小編馬上道來~

不直譯的話呢, 其實City of London應該翻譯為倫敦金融城. 你說我這也看不出金融來啊. 其實啊, 金融是從這個地方的性質上來的.

倫敦城是英國主要的商業和金融中心. 在整個19世紀, 倫敦城一直是世界主要的商業中心, 並且現在仍然是許多大企業的所在地. 倫敦在2008年發佈的全球商業中心指數中排名第一. 2018年, 倫敦金融城的GDP貢獻是整個金融行業的48%. 在這塊不到1平方英里的土地上, 有許多跨國企業, 律師事務所以及銀行的總部. 因為佔地只有1平方英里, 所以它還有個名字: "Square Mile". 到2019年, 據統計該區域內的企業有23890家. 大家都知道華爾街, 姑且就把這地方理解為英國的"華爾街"吧, 畢竟它是英國乃至世界財富最集中的地方之一. 但它的歷史深度可不是華爾街能比得上的了.

現在呢, 倫敦金融城只是倫敦大都市的一小部分. 大約在19世紀末開始, 倫敦才有了現在的大倫敦的意思哦. 在行政上, 倫敦金融城構成現如今構成大倫敦的33個地方政府區之一. 它也是一個獨立的禮儀郡, 被大倫敦包圍, 是英國最小的郡.

好啦好啦, 小編也不是要給大家講什麼艱難困苦的金融知識啦. 下面小編就它的歷史, 相當有特色的領導人選取體系和標誌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吧.

倫敦金融城歷史

倫敦裡面為什麼還有個倫敦城?

還記得上面小編說倫敦金融城的歷史可不是華爾街能比得上這話吧?

這事兒啊, 還得追溯到公元1世紀. 大約公元43年, 被稱為"Londinium"的羅馬軍團在倫敦金融城的現址上建立起了一個定居點. 起先他們建造了London Wall以防禦外敵, 大概也就是今天倫敦城的範圍啦. 然後他們在泰晤士河邊建了一座橋, 就在現如今的倫敦橋旁邊. 從而將這裡變成了道路樞紐和主要的一個港口, 成為了當時的一個主要商業中心.

倫敦裡面為什麼還有個倫敦城?

瞭解歷史的同學們應該知道, 公元4世紀羅馬帝國分家, 公元5世紀就是中世紀. 所以因羅馬帝國的衰敗, 羅馬軍團在5世紀左右從該地撤離. 撤離之後該地的就基本沒人居住啦, 而它帶有的商業中心屬性在當時就轉移到了現如今的考文特花園附近.

後續有個小插曲就是在7世紀初的時候, 聖奧古斯丁授予Mellitus為東撒克遜的盎克魯-撒克遜帝國的第一位主教. 這個國家的國王, 也就是當時肯特的國王, 新建了一座教堂作為該主教的傳教地, 雖然不可考證, 但據信就在現如今的聖保羅大教堂哦. 當然, 後續聖保羅大教堂被燒燬後又重建就是另外一回事啦.

直到9世紀, 為了抵禦維京海盜的侵犯, 阿爾弗雷德大帝(Alfred the Great)便開始重新修復當時羅馬帝國遺留下的倫敦牆. 他是盎格魯-撒克遜英格蘭時期威塞克斯王國國王, 也是英國曆史上第一個以"盎格魯-撒克遜人的國王"自稱且名副其實之人.

這個事件在歷史上不僅意味著倫敦金融城前身在以後時代的持續矗立, 更是早期英格蘭統一的象徵.

後續即使歷史上征戰頻多, 也未影響倫敦金融城的持續發展.

到16世紀後期, 倫敦逐漸成為銀行業, 國際貿易和商業的主要中心. 皇家交易所由托馬斯·格雷沙姆爵士於1565年建立, 是倫敦商人的商業中心, 並於1571年獲得皇家的贊助. 儘管不再用作其原始用途, 但它位於Cornhill和Threadneedle Street的拐角處仍然是倫敦金融中心的地理中心. 英格蘭銀行於1734年遷至現址, 位於Threadneedle街的皇家交易所對面. Lombard Street緊靠Cornhill南部, 是勞埃德咖啡館自1691年以來的所在地, 該咖啡館已成為世界領先的保險市場. 倫敦的保險業繼續以該地區為基地, 尤其是在石灰街.

18-19世紀更是倫敦快速發展的一個時代. 也正是在這個時候, 現有倫敦金融城的邊界逐漸擴展, 朝著四向快速擴張. 反倒倫敦金融城成了這個大都會里的一小塊地方.

獨特的金融城

倫敦裡面為什麼還有個倫敦城?

獨特的歷史也就造成了倫敦金融城獨特的情況.

金融城擁有獨特的政治地位, 自盎格魯-撒克遜時代以來就一直類似於一個公司城市, 從未間斷, 並與王室有著獨特的關係. 從歷史角度上看, 它的政府體制在歷史上並不罕見. 但罕見的在於並未通過1835年《市政改革法》進行改革, 後來也幾乎沒有改變. 這就造成了現今我們見到的獨特的金融城.

獨特的地方在於現在的倫敦和倫敦金融城還保留著獨立的兩套管理體系. 所以倫敦金融城的地方當局, 即倫敦金融城政府, 在英國是獨一無二的, 並且對地方議會負有一些特殊的職責, 例如作為警察局. 同時具有不尋常的責任和所有權. 金融城由以市長大公為首的倫敦城政府管理, 這個職位可是和倫敦市長是兩個不同的職位哦(並且比倫敦市長古老得多).

市長大公(The Lord Mayor of London)作為倫敦金融城政府的領導, 在該城範圍內, 享有除主權以外的所有個人優先權, 並保留各種傳統的權力和特權.

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連續選舉產生的民主領導之一, 與直接當選的倫敦市長完全分開. 後者管理政治辦公室, 負責控制預算, 該預算覆蓋大倫敦更大的地區.

倫敦金融城政府直到2006年才改為了現在的名字. 並且為了避免與倫敦市長搞混淆, 引進了市長大公的頭銜. 不同於倫敦市長的4年一選, 該職位可是每年都進行一次選舉. 市長大公會在Michaelmas的眾議院的禮堂被選出, 並在11月第二個星期六之前的週五的儀式上宣佈就職. 還有表演被安排在市長大公上任後的第二天舉行. 市長大公在遊行之前先行到皇家法院, 在高等法院大法官面前宣誓效忠君主.

倫敦裡面為什麼還有個倫敦城?

每年的市長大公表演可是金融城裡最熱鬧的活動哦. 我們來看看吧.

Lord Mayor's Show

在宣誓就職後的第二天, 市長大公將率領隊伍從倫敦市前往威斯敏斯特市的皇家法院, 並在此宣誓效忠王室. 那傢伙, 可不是簡簡單單出行哦. 當選的市長大公會從倫敦金融城政府所在坐上金融城的古董級馬車(1757年建造, 以當時的1065英鎊)浩浩蕩蕩的到達Royal Courts of Justice, 發表演講. 現今這場盛會已發展成為倫敦舉辦時間最長, 最受歡迎的年度活動之一, 被稱為"市長大秀". 參加者包括金融城各公司, 軍樂隊和軍人, 慈善機構和學校的成員. 出行行列浩浩蕩蕩, 一排排人馬保駕護航, 絕對有趣. 而且到了晚上, 還會有焰火表演.

我們來看看18年的高光時刻吧.

金融城標誌


倫敦裡面為什麼還有個倫敦城?

有留意的話, 在進入金融城時會經常看到這個圖案, 這就是金融城的標誌, the City of London的盾徽. 標誌中間的盾牌上是英格蘭的守護聖徒標誌性的聖喬治十字(Cross of St George), 這個十字也曾作為十字軍的標誌並出現在英格蘭的國旗上. 盾牌的左上角有把朝上的劍, 這代表著對基督教發展有著重要影響的Saint Paul(Saint Paul以斬首處死, 通常將他刻畫為殉道者的形象). 在盾徽兩側龍的翅膀上以及花環上面露出的龍翅膀上也有聖喬治十字(龍在西方被認為是邪惡的, 12世紀有聖喬治屠龍的傳說). 標誌底下是拉丁文"Domine dirige nos", 意思是"Lord, direct (guide) us".

倫敦裡面為什麼還有個倫敦城?

進入"the City of London"還會看到許多龍的雕像, 這些雕像劃分出金融城的區域, 分別在Temple Bar, Victoria Embankment, London Bridge(南邊). High Holborn, Aldgate High Street, Bishopsgate, Moorgate, Goswell Road (Aldersgate Street北邊). Farringdon Street以及Blackfriars Bridge的南端.

當然啦, 這麼厲害的地方也少不了學校啦. 位於倫敦金融城範圍內的有倫敦城學校倫敦城女子學校. 除此之外, 倫敦金融城還提供資金給倫敦城福瑞曼學校, 後者位於薩里郡的自然保留區 Ashtead Park, 是相當難進的公學哦, 2019年在公學排名中位列40名.

這3個學校被稱為倫敦金融城黃金三角學校, 與九大公學齊名, 可見倫敦金融城有多厲害了.

倫敦城福瑞曼學校小編前面也有寫文章介紹哦, 有興趣且想給孩子選擇特別有實力的家長看這個學校準沒錯了. 各位家長就看看前面的文章吧.

倫敦裡面為什麼還有個倫敦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