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春分遇上了花朝節,三百年前的顧貞觀在今日大發感慨

今日春分,是春季的第四個節氣,春天的節氣很多,主打題的就是萬物生長。春分是個比較重要的節氣,古代以農曆來算日子,所以今天是農曆二十七,春分剛好處在春季的三月之間,平分了春季,元稹就有詩曰“中分春一半,今日半春徂。”

春分過後,就代表著明媚的日子來到了,古時候春分也叫做“日中”、“仲春之月”,這個時候的天氣是溫暖的,陽光明媚,正是大把的美好時光。

當春分遇上了花朝節,三百年前的顧貞觀在今日大發感慨

三百多年前的一個春分日,剛好和花朝節重合上了。花朝節是百花的生日,又叫“花神節”,一般在每年的二月十五,這是漢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的《陶朱公書》裡的女夷,傳說她就是專司百花的女神。

顧貞觀在同一天內趕上了春分和花朝節,兩個美好的節日匯合在一起,讓人更加覺得這一天意義非凡,要是換到現在,這一天大概就是所謂的錦鯉日了,反正不敢怎樣,先轉發祈禱好運再說。顧貞觀也這樣覺得,於是他寫了一首《柳梢青·花朝春分》:

乍展芭蕉。欲眠楊柳,微謝櫻桃。誰把春光,平分一半,最惜今朝。

花前倍覺無聊。任冷落、珠鈿翠翹。趁取春光,還留一半,莫負今朝。

當春分遇上了花朝節,三百年前的顧貞觀在今日大發感慨

開頭即寫春景,舒展的芭蕉葉,初生的柳葉,剛要飄落的櫻桃花。下闕的“無聊”,大概是無可奈何之意,春分到了,春天便只剩下一半了,就像感情一樣,好像已經到了冷淡的邊緣,似有似無。

顧貞觀以女子的眼光來看春,卻又在後半部分轉換成自己的視角,勸說要珍惜時光,詞中很明顯地出現了“春光”、“今朝”,繼而是“最惜”、“莫負”,看來顧貞觀是真的挺看重這二合一的節日,覺得春光不可辜負,要好好珍惜。

當春分遇上了花朝節,三百年前的顧貞觀在今日大發感慨

《逸周書·時訓解》中介紹到節氣的七十二候,每個節氣都會用相應的現象來對應,春分有三候,即初候玄鳥至,燕來也;二候,雷乃發聲;三候,始電。

玄鳥就是燕子,《楚辭·離騷》中說“玄鳥,燕也。”春分日後,大地回暖,燕子就開始往回飛了,所謂“燕來還識舊巢泥”,春天的時候,燕子經常會攜家帶口地來到人類的屋簷下銜泥築巢,古人認為這是一種吉祥的象徵,特別歡迎燕子能來家裡築巢。

二候的雷乃發聲就是指雷聲了,春雨如酥,春雷震震,這些都是萬物勃興的好徵兆。三候始電,即指電閃雷鳴,陽氣微則光不見,陽盛欲達而抑於陰。其光乃發,故云始電。

當春分遇上了花朝節,三百年前的顧貞觀在今日大發感慨

“酒熟還成飲,花香忽過牆。”這個季節,最是賞花的好時節,一候應海棠。海棠花姿瀟灑,又嫵媚動人,陸游說“雖豔無俗姿,太皇真富貴。”唐明皇將楊貴妃比作是海棠花,也因此海棠還有“花貴妃”之稱。

當春分遇上了花朝節,三百年前的顧貞觀在今日大發感慨

二候應梨花,梨花白的素淨,別有一番冰姿玉骨的韻味,晏殊在《無題》裡寫了一句特驚豔的詩: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塑造了一個極為幽靜又柔和的意境,清新流麗。

當春分遇上了花朝節,三百年前的顧貞觀在今日大發感慨

三候應木蘭,木蘭和玉蘭很像,又可以叫紫玉蘭、辛夷、木筆,王維寫了首《辛夷塢》: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寫辛夷花苞在枝條頂端綻放出鮮紅的顏色。木蘭花花瓣飽滿,就像飽含著一肚的春意,時機一到,就紛紛綻放,滿樹繁花赴春情而來。

當春分遇上了花朝節,三百年前的顧貞觀在今日大發感慨

春天是個充滿希望的季節,疫情不誤春生,冰雪早已消融,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相信前方定是一路繁花相送的陽光大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