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來聊聊漢中的三個天然溶洞

在漢中能提名叫響的溶洞有三個:寧強大安鎮的大魚洞,南鄭小南海的觀音洞,鎮巴漁渡溶洞。今天,我們也來聊聊這三個溶洞。

寧強大安鎮的大魚洞

也來聊聊漢中的三個天然溶洞

大魚洞鐘乳石

大魚洞,在漢中市寧強縣大安鎮境內。

大魚洞的名稱由來,有人說是為了紀念大禹治水而起的名,久而久之諧音為“大魚”,有人說此洞是一條大魚化龍而得名,還有人說,這個溶洞在民國18年和上世紀60年代曾經流出過活魚,當地人就把這個洞叫“大魚洞”。不管哪種說法,總之,給大魚洞增添了許多神秘色彩。它與臨近的禹王廟、以及大禹治水的傳說、漢江源頭、羌文化一線連接,身上多少烙下了一些文化屬性,在漢中的三個溶洞中顯得與眾不同,很有文化,有些故事。

也來聊聊漢中的三個天然溶洞

寧強大安鎮大魚洞二龍戲珠

大魚洞還有個特點就是開發不足,整體粗獷豪放,以真面目示人,是一個極具原生態的溶洞。它奇妙之處在於它的洞中之洞,直達地下河,水流潺潺,又有陽光從石孔中照射下來,霞光飛霧,景象㶷幻,恍如仙境,更有一處天然石盆名曰“二龍戲珠”,洞中鐘乳石如龍屈曲盤旋,根根倔強,十分震撼。大魚洞前洞有石琴,竟可敲出東方紅的曲子,石海螺可以吹出雄渾悠遠的聲音,讓人驚喜。

南鄭小南海鎮的觀音洞

也來聊聊漢中的三個天然溶洞

南鄭小南海觀音洞

觀音洞位於漢中市南鄭區小南海牟家壩小南海鎮,這個溶洞也是集地下河與溶洞地質奇觀於一身的,洞齡大約有一億九千萬年了,以前這裡是一片海洋,經過地殼運動而形成的,被譽為地下“溶岩地質博物館”,它的地質景觀、規模和地下河流量,在漢中都是極少見的。據當地人說從此洞走出去可以到四川,是否真實,不得而知,但他們言之鑿鑿,由不得人質疑,也說明了此洞幽長。

觀音洞地處兩山之間的小南海谷底,與半山腰上的大佛洞、山腳下的九龍洞、魚子洞上下相連,規模很大,周圍有明代的廟宇,香火旺盛,使得小南海觀音洞在漢中很有名。

也來聊聊漢中的三個天然溶洞

南鄭小南海

觀音洞內有暗河,寬處如湖,最窄處也可容小船駛過,水中有魚蝦遊動。入洞後,可乘坐電瓶船沿暗河而上,沿岸五彩燈閃爍,光怪陸離,洞內有石筍奇乳、龍王玉殿、定海神針、金蓮石瀑、古石琴音、天梯棧道等溶岩奇景,最有名有是定海神針,通體金黃的柱體石乳好似巨大的金針插向洞底,小南海也因此得名。

鎮巴漁渡溶洞

也來聊聊漢中的三個天然溶洞

鎮巴漁渡溶洞外景

這個溶洞位於鎮巴縣漁渡鎮花果村,正在被深度開發,屬於漁渡溶洞風景區的主景區,據說是投資了7000萬元,景區將集洞內外自然風光與周邊苗寨風情為一體,打造成一個綜合性的旅遊風景區,總面積達6萬平方米,這是與其它兩個溶洞所不同的。預計漁渡溶洞景區將於2020年5月對外開放。據介紹,鎮巴溶洞屬於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以鐘乳石為主,像石人、石牛、石幔等等,形態各異,自成一景,很是讓人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