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認識她嗎:逡巡「 qūn xún」

逡巡「 qūn xún」

釋義:

1、(因顧慮)徘徊不進,拖延,滯留。

2、(因恭順)節制,退避,卻行。

3、從容不迫。

4、剎那,頃刻。

費解指數:四星。啥是 “月暈”?

賈誼最看不上六國將帥縮頭縮腦的樣子,怒批他們“逡巡而不敢進”(《過秦論上》);張溥深信人間總有正氣在,感慨“大閹亦逡巡畏義”(《五人墓碑記》)。在背後躲著的都是“廟堂猛人”。

陸採空自為不長進的才子們著急,“前日著春英去通情,要他相會,爭奈書生膽怯,逡巡畏縮,不敢進來”,閃亮登場的往往是“春閨佳人”。

千萬別以為“從容”的人就不能有“片刻”的“退避”、“徘徊”,這要看是誰!

你真的認識她嗎:逡巡「 qūn xún」

明·陸採《懷香記·春閨寄簡》:憑欄軒曉望遲遲,滿苑逞嬌呈美。

例句集粹: 逡巡兮圃藪,率彼兮畛陌。

1、漢·王逸《九思·憫上》:逡巡兮圃藪,率彼兮畛陌。(徘徊)

2、《公羊傳·宣公六年》:趙盾逡巡北面再拜稽首,趨而出。(恭順慢行)

3、唐·張祜《偶作》詩:徧識青霄路上人,相逢祗是語逡巡。(頃刻)

4、宋·蘇轍《潁濱遺老傳下》:陛下端拱以享承平,大臣逡巡以安富貴。(從容)

5、明·楊慎《丹鉛總錄·吳泉》:月暈,謂之逡巡。(月暈? 誰暈了?)

你真的認識她嗎:逡巡「 qūn xún」

明·楊慎《石馬泉亭詩頁》行書,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

擴展閱讀: “滾滾長江東逝水”

楊慎可是明代頭一等的才子,文﹑詞﹑賦﹑散曲﹑雜劇﹑彈詞,就沒有他不敢寫的;他還研究過煉丹,很肯定地說“逡巡”就是“月暈“,可好像沒聽有第二個人說過。

毛氏父子找出楊慎寫的《臨江仙》,一點也沒有“逡巡”,這等絕妙好詞,直接給算到了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名下,於是有“滾滾長江東逝水”。

可據說是楊慎專為“三國兩晉”寫的《西江月》沒幾個人知道了,這“剎那間”就是五百年,好在瓊瑤記得很清楚,楊慎還寫過《幾度夕陽紅》。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後商周。

英雄五伯鬧春秋,秦漢興亡過手。

青史幾行名姓,北邙無數荒丘。

前人田地後人收,說甚龍爭虎鬥。

(____摘自 楊慎《西江月·道德三皇五帝》

 

你真的認識她嗎:逡巡「 qūn xún」

你真的認識她嗎?別成了網紅還讓人笑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