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考研專業之最“公平”的專業@“法學專業”

法學是考研中的熱門專業。廣義的法學專業包括法學(學術型)碩士和法律專業學位碩士(俗稱“法律碩士”),這讓很多考生弄不明白。為此簡單介紹法學學科的內涵,並分析一下法學(學術型)碩士與法律專業學位碩士的區別。

(6)考研專業之最“公平”的專業@“法學專業”

法律天平

1、法學學科內涵及學科範圍

(1)學科內涵

  法學是研究法、法的現象以及與法相關問題的專門學問,是關於法律問題的知識和理論體系,是社會科學的一門重要學科。

  法學的研究對象首先是法。這裡的“法”通常包括不同內涵。從法的形式角度說,包括憲法、法律、法規以及其他各種形式的成文法和不成文法;從法的體系角度說,包括憲法、行政法、民商法、經濟法、社會法、刑法、訴訟法、國際法等法律部門;從時間角度說,包括古代法、近代法、現代法和當代法;從空間角度說,包括本國法、外國法、國際法;從一般分類角度說,包括根本法和普通法、一般法和特別法、實體法和程序法、國內法和國際法;從運行的角度說,包括動態法和靜態法 、具體法和抽象法、書面上的法和生活中的法、理想法(如自然法)和現實法(如實際生效的法)等。

  法學還要研究各種“法的現象”,即基於法產生的各種現象,法和法的現象不是孤立的,它的存在和發展同經濟、政治、文化等社會現象有著內在的聯繫。

(6)考研專業之最“公平”的專業@“法學專業”

法律與銀行

2、學科範圍

  (一)法學理論。該專業是以正義價值為主題、研究適用於各部門法的理論框架、一般原理和原則、基本概念等的基礎性學科,為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進行理論上的探索和總結。

  (二)法律史。該專業是研究與介紹人類歷史上存在的法律制度和法律文化,從而總結歷史經驗,傳承法律文明的學科,為現代社會的發展提供歷史借鑑。

  (三)憲法學與行政法學。該專業是以憲法、行政法及其現象、發展規律為主要研究對象的學科,可以為國家權力的有序運行、公民權利的有效保障提供理論指導。

  (四)刑法學。該專業是研究犯罪和刑罰的基本理論、基本制度,以及各種具體犯罪的規定的學科,為國家的刑事法治建設服務。

  

(五)民商法學(含勞動法學、社會保障法學)。該專業是研究民法總則、合同法、物權法、人格權法、侵權責任法、婚姻法、繼承法、勞動法、社會保障法、公司法、保險法、票據法、海商法、破產法、證券法等民商法理論和各種民商法法律制度的學科,為我國民商事立法、司法和律師事務提供理論指導。

  (六)訴訟法學。該專業是研究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證據法、強制執行法、仲裁法、公證法、司法制度等內容,以程序正義為最高價值目標的學科。

  (七)經濟法學。該專業是研究經濟法的理念和價值、經濟法律關係和經濟法責任體系等基礎理論以及反壟斷法、財政金融法、稅法等具體制度的學科。

  (八)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該專業是以環境、資源和生態方面的法律、法律現象及其相關問題為研究對象,研究從法律上調整人與自然的關係和有關的人與人的關係的新興、邊緣學科。包括汙染防治法、自然保護法、資源能源法、國土開發整治法等內容。

  (九)國際法學。該專業是相對於國內法學的學科,主要包含國際公法學、國際私法學和國際經濟法學。

  (十)軍事法學。該專業是以軍事法律現象及其發展規律為研究對象的學科,為軍事法治建設服務。

  (十一)知識產權法學。該專業是以創造性智力成果和商業標記為研究對象,涵蓋專利法、商標法、著作權法等法律在內的一門新興學科。

(6)考研專業之最“公平”的專業@“法學專業”

法律顧問

3、法學(學術型)碩士與法律專業學位碩士的區別

在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中,有些考生不清楚法學(學術型)碩士與法律(專業學位)碩士的區別。法學碩士與法律碩士在學位上處於同一層次,但規格不同,各有側重。法學是學術型碩士研究生法學門類下設的一個一級學科,專業代碼為:030100;法律是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一個類別,包括“法律(非法學)”和“法律(法學)”兩種,領域代碼分別為:035101和035102。

(1)法學碩士與法律碩士的報考條件

法學碩士和法律碩士是平行概念,而法律碩士又包含了兩個下位概念:法律碩士(非法學)和法律碩士(法學)。

很多考生總是弄混,特別是非法學專業的考生,不明白到底自己能不能報考法學碩士,不明白的請認真閱讀如下文字,這段文字是最權威的解釋,也是最正確的解釋!

1 )本科是法學專業的考生,可以報考法學碩士,也可以報考法律碩士(法學)專業,但是不能報考法律碩士(非法學)專業;

2 )本科是非法學專業的考生,可以包括法學碩士,也可以報考法律碩士(非法學)專業,但是不能報考法律碩士(法學)專業。

也就是說,不管本科是法學還是非法學專業的考生,都可以報考法學碩士!

(2)法學碩士與法律碩士的區別

法律碩士(法學)和法學碩士的區別主要是,法律碩士偏重於實踐能力的培養,法學碩士偏重於理論研究能力的培養。如人大的法學碩士和法律碩士(法學)專業具體的區別如下:

第一,法律碩士收費要高於法學碩士,且公費比例遠遠低於法學碩士。人民大學的法學碩士培養是在北京本部,而且只要是考上了法學碩士的考生,均免學費!獲得一等獎的考生每個月還有很多的補助!而法律碩士(法學)每年的學費是20000元,外加住宿費!獎學金的覆蓋面很小。

第二,考試難度上。相對於法學專業的同學來說,報考法律碩士(法學)專業,難度會小,但是含金量也相對小。

第三,在授課形式上和內容上,法律碩士採用大班額授課形式,與本科上課模式基本一樣;在內容上,基礎性知識和細化的知識並重。法學碩士的授課形式與法律碩士一樣,只是在內容上細化的知識更多一些。

第四,在就業上,由於有些用人單位和政府機關招考公務員時,明確要求只招收法學碩士,特別是有些法院招考會限定為法學碩士的某某專業。因此,許多人想當然地認為法學碩士找工作要比法律碩士更容易,法學碩士比法律碩士“吃香”。

4、擇校指南

中國法律教育界的扛把子“五院四系”,即:“五院”是:北京政法學院(現中國政法大學)、西南政法學院(現西南政法大學)、西北政法學院(現西北政法大學)、中南政法學院(現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和華東政法學院(現在華東政法大學),“五院”發展到今天,仍屬於單科性的政法類大學。“四系”是:北京大學法律系、人民大學法律系、吉林大學法律系、武漢大學法律系,現在均已改為法學院,成為所在大學的“重量級”學院,下面列舉部分詳細瞭解一下:

(1)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

(6)考研專業之最“公平”的專業@“法學專業”

中國人民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系成立於1950年,是新中國誕生後創立的第一所正規的高等法學教育機構,被譽為中國法學教育的“工作母機”和“法學家的搖籃”,成為引領法學教育的重鎮、凝聚國內優秀法律人才的平臺和溝通中外法學交流的窗口。1998年,人大法學院在全國高校系統中第一個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狀”。併入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系的朝陽大學創辦於1912年,當時被譽為“中國最優秀之法律院校”,在中國近代法學教育史上享有“北朝陽,南東吳”、“無朝(陽)不成院(法院)”的美譽。

人大法學院法學院形成了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是全國首批獲准在法學一級學科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的單位,博士點和碩士點覆蓋了全部的二級學科。擁有國家級重點一級學科(含所有二級學科)1個(法學)、國家級重點二級學科4個。經國務院批准設立了中國第一個法學博士後流動站(含全部博士學位學科點)。擁有1個本科專業(法學),1個第二學士專業(知識產權),1個法律專業碩士學位點。

(2)北京大學法學院

北京大學法學院法學理論學科是我國最早設置碩士點和博士點的學科之一。北大法學理論教學科研力量雄厚,長期以來在全國居於領先地位。1988年,在首批國家重點學科評選中,北京大學的法理學和國際法學被評為兩個國家重點學科;2001年,北京大學的法理學、憲法與行政法學、經濟法學與刑法學成為國家重點學科。2007年,北京大學的法學成為國家一級重點學科。

北京大學法學院刑法學科的刑法碩士點是我國最早的刑法碩士點之一,從1978年開始招收刑法專業碩士研究生;1991年起招收博士研究生。北大刑法學科師資力量雄厚,儲懷植、張文、劉守芬等老一輩刑法學家和陳興良等中青年教授組成的強大師資陣容為我國刑事法學理論的發展、高級刑事法制人才的培養以及立法的完善做出了重要貢獻。

(6)考研專業之最“公平”的專業@“法學專業”

法柱廣場

(3)武漢大學法學院

武漢大學法學學科源遠流長,最早可追溯到1908年創辦的湖北法政學堂。1911年辛亥革命後改為湖北公立法政專門學校,1926年武昌中山大學成立,1928年改組成立國立武漢大學,法學院都是其中的重要院系。當時先後雲集燕樹棠、王世傑、皮宗石、周鯁生、梅汝璈等一大批著名法學家,辦學聲譽影響海內外。1979年恢復法律系,1986年成立法學院後,先後有著名法學家韓德培教授、著名刑法學家馬克昌教授、知名民商法專家馬俊駒教授、知名國際法專家餘勁松教授、曾令良教授出任系主任和院長。經過三十多年的恢復重建與發展,法學院已成為中國法學教育與研究的一方重鎮。

法學院於2003年獲批國家首批法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有2個國家級重點學科(國際法學和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憲法與行政法學),1個博士後流動站。2008年獲批湖北省重點一級學科,其中國際法學獲批湖北省優勢學科,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憲法與行政法學為湖北省特色學科。2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國際法研究所、環境法研究所)。參加了國家“211工程”1—3期的建設;國際法所作為牽頭單位被批准為“985工程”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基地項目和法學院獲准國家“985三期”正在建設的項目。中國唯一一個體育法學博士點建成並在2009年開始招收博士生。知識產權法學博士點於2011年底成功獲批。

(6)考研專業之最“公平”的專業@“法學專業”

武漢

(4)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

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是在原法律系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是中國政法大學的骨幹學院。長期以來,我院堅持“學術立院、人才強院、特色興院、依法治院”,經過全院師生不懈努力,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以及文化傳承等方面取得了突出貢獻。法學院承擔多項國家和省部級法學研究項目,科研成果豐碩;教師參與多部國家法律法規起草和審議工作,多位教師受邀參加中央各部委、司法行政機關組織的重大法律問題論證工作。

  法學院院現設5個博士專業、5個碩士專業和1個本科專業,下設9個教學科研機構、38個學術研究中心,已成為我國理論法學和公法學教育研究的重鎮。其中法律史學和行政法學在國內具有頂尖的學術地位和一流的科研教學水平。法學院現有教職工101人,其中專任教師87人,教授34人,副教授38人,講師15人,博士生導師46人,碩士生導師119人。教師中有國內外享有盛譽的資深專家,海外留學歸來的學者,精通實務與理論的實務部門專家,以及一大批中青年學科帶頭人和學術骨幹。

(6)考研專業之最“公平”的專業@“法學專業”

中國政法大學

(5)西南政法大學法學院

西南政法大學法學院是在1998年學校院系調整中,由原法律系憲法與行政法教研室、刑法教研室、訴訟法教研室、原刑事司法系部分教師組建而成,原名法學三系,2002年更名為法學院。目前,學院下設刑法、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司法制度四個教研室,擁有刑法和訴訟法博士和碩士學位授位點。法學院現有共有專職教師96人。其中,博士生導師23人,碩士生導師66人;正高職稱26人,副高職稱37人,50歲以下專職教師全部具有博士學位。在專職教師中,除了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政法大學、中國社科院、吉林大學、武漢大學等國內著名高等院校的法學博士外,還有來自美國、德國、日本、意大利、韓國等海外法學博士。西南政法大學本身在西部的綜合實力就證明了它在全國法律界的地位。

(6)考研專業之最“公平”的專業@“法學專業”

重慶

5、就業去向趨同 部分單位更青睞法學碩士

(1)公務員(包括法院、檢察院、參照公務員執行的單位):參加公務員考試,進法院、檢察院,可以選擇一些報名條件要求是法律專業研究生的崗位,在研究生在讀期間除了增加自己的專業素養之外,注意公務員考試的備考複習,畢竟能夠考上公務員,工作相對來說會比較穩定,在社會上有一定地位,工資、待遇都會有保障。很多地方的法官、檢察官的招聘要求是法律本科及以上學歷,通過司法考試;但是招聘書記員對於專業限制要求較少,具體要求看各地考試公告。

(2)金融機構(包括銀行、證券公司、信託公司、資產管理公司、基金公司等):金融機構,主要做一些與金融行業相關性較大的工作,金融類法務、法律顧問、風險管理、風險審查類的工作,壓力較大,薪酬水平也較高。在考上研究生後,千萬不要以為萬事大吉了,如果選準了自己未來的就業方向,具體的就業崗位,那就要趁著在讀的時候花費相應的時間去鑽研金融學方面的知識,可以考慮繼續考注會,在研二、研三實習的時候就可以選擇金融類公司實習去磨練自己,讓自己在畢業的時候成為專業領域的資深法律人才。

(3)律師事務所:法律人就業一般來講最先考慮到的就是進律師事務所做律師,想做律師,首先必須通過國家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取得法律職業資格證書,之後在律師事務所實習一年左右可以取得律師證。在律所工作接觸到的都是實際的案子,可以有效的把書本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在這個過程中能學到很多書本上沒有的東西,也很能提高個人能力。相比於一些本科生,和非名校法碩,名校法碩畢業生更有希望進入知名律所。律師這個工作是拼技能與經驗的,也需要自己不斷的在專業領域深入學習,隨著年齡與經驗的增長,律師會越來越吃香,工作起來會更加順手,工資收入也會大大增加。

(4)公司法務:公司法務主要是起草、審核各種業務相關的合同,處理公司面對的各種法律糾紛,處理好公司與員工之間的法律關係,建立風險評估和把控體系,制定規章制度。

(5)高校、繼續深造:法碩考博的比較少,但是有相當大的難度。畢竟法律碩士培養主要是為了實際的應用,與實際的工作崗位相結合的,走學術的很少。

(6)其他工作:法碩對於一些同學來說,與讀其他的文科類專業沒有什麼分別,只是想增加一個研究生學歷,畢業後可以從事很多其他的工作,比如編輯、法考培訓師、自己創業等。

(6)考研專業之最“公平”的專業@“法學專業”

法律從業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