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賺錢,永遠是一個低風險的創業項目!

曾經和很多朋友討論過關於創業的風險,大部分都會說創業是一件高風險的事情。


說這些話的人有很多是從來沒有創過業的人,因為風險高低是因人而異的,但總的來說,如果你去創業,風險要可控,損失要可控,做自己能獨立驅動的項目。
如果一個項目需要你投很多錢進去,或者需要你賣房賣車,這種項目乾脆不要碰。
創業不是光有情懷就行的,也不能光靠理想主義,更不能單單靠膽子大,膽子大的另一層意思就是盲目冒進,死得快。
某大人物曾經說過,清華北大不如膽子大,很多人就信以為真了,甚至奉為圭臬。
實際上你仔細推敲,這句話是有前提條件的,因為在當時的條件下,大家的起點都很低,很多事情的規則都沒有建立起來,說白了,就是一個混沌狀態。
在混沌狀態中,誰膽子大,先做,誰就立起了規則,那你肯定勝券在握。
比如曾經的房地產就是這樣一個狀態,現在呢?這個行業已經是腥風血雨,膽子再大,新手進去照樣會掛掉。
所以,作為一個創業者,我們對待任何人講的話,都要有自己的獨立思考,而不是不加辨別的全盤接受。
比如馬雲曾經說過,阿里巴巴招人從來不看學歷,只看能力。如果你把這句話奉為準則,肯定吃虧。

因為馬雲的這句話說的是阿里剛創辦的時候,他們不看學歷是因為他的公司太小了,一個剛成立的不起眼的小公司,那些名校的學生怎麼會看得上?
因為當時招的人基本都是出去跑銷售,工資還特別低,才1000多塊錢,吃住、話費都得自己貼錢,別說名校畢業生了,就連普通本科生都看不上他的公司。
所以,阿里剛開始招聘的標準很低,只要你會說話,能走路就行,是不是很簡單?
當時去應聘的都是職校生,高中文憑的,甚至還有初中文化的,而且就連這些人都呆不住。
現在呢?阿里招什麼樣的人?
別說職校生了,就連普通的本科,甚至211畢業的都未必能入阿里的法眼。
因為公司發展了,給的待遇足夠高,想去的人多了,招人的標準自然就提升了。
所以,千萬不要被某些偶像,名人所迷惑,對於他們所說的話要審慎對待。
創業也一樣,不要被那些高大上的理論忽悠,要有自己的判斷力,要永遠避開高風險行業,避開實體。
尤其對於80後,90後,最好的賽道就是互聯網,這是實現彎道超車的最快途徑。
70後這一代人基本不懂這玩意,想玩也玩不了,比如抖音,能玩好的基本都是85後這群人。

網紅帶貨也基本是這個群體,沒見過幾個大叔大爺大媽玩得很溜的。
關鍵是互聯網領域試錯成本很低,一個小項目,你頂多花個幾千塊錢就測試出來了。
即使失敗了,也就損失幾千塊錢,不會傷筋動骨。
如果你選擇實體,比如成本最小的開個奶茶店,至少也得投入個三五萬塊錢,包括房租,水、電、設備等固定開支,一分錢沒掙,就已經投入好幾萬進去了。
如果做上幾個月,生意不好,就得關門,前期投入的幾萬塊錢就打了水漂。
所以,什麼是低風險創業?
能夠獨自通過互聯網驅動的,低成本,風險可控的項目。

互聯網賺錢,永遠是一個低風險的創業項目!

互聯網賺錢,永遠是一個低風險的創業項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