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見過了生死,你就知道怎麼活!—《相約星期二》

陽春三月,本該是最浪漫的時節。但當下全國還有很多地方出入並不自由,非必要時候待在家仍是最好的選擇。在這個敏感、嚴肅的時期,每當又一位病患死亡,某位醫療工作者不幸罹難,讓我們對於疾病和死亡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但當又一位同胞被治癒出院,我們卻清晰地感受新生的神奇力量。


在這個特殊時期,也有更多的閒暇時間,為大家推薦一本書——《相約星期二》。相信,這個階段去讀這樣一本書,對於生命會有更豐富的理解和體會。

全球疫情 | 當你見過了生死,你就知道怎麼活!—《相約星期二》

一、為什麼推薦這本書?

這本米奇.阿爾博姆撰寫的《相約星期二》,在美國暢銷多年。此書根據作者個人真實經歷撰寫完成,講述的是自己曾經的大學教授身患重症,在去世前的十四周裡,作者在每個週二去看望教授,聆聽這位忍受病痛折磨但內心善良的教授最後的教誨,並記錄交談的內容、所感所悟,最終整理成書。

最終這些文字成為了醒世箴言,對作者、甚至每一位讀者的人生都產生重大的影響,意義深遠,這是一次重新審視自己的機會,也是提升人生幸福體驗的重要方式。

全球疫情 | 當你見過了生死,你就知道怎麼活!—《相約星期二》

二、《相約星期二》到底講了什麼內容?

總結一句話:一位彌留之際的老人、一位生活失落的年輕人,和一堂人生之課。

主要分為14個章節,分別是世界、自憐、遺憾、死亡、家庭、感情、對衰老的恐懼、金錢、愛、婚姻、文化、原諒、完美的一天,道別。

這裡的每一個關鍵詞,都是我們每個人必經的人生大課題。如果你深刻地認識其中之一,並堅決地貫徹執行,相信對於你的人生會帶來很多積極的改變。書中都是教授的肺腑之言,智慧結晶,我摘取其中較為經典、也是我個人最喜歡的三段,我會作出自己的解讀,也希望對你同樣意義重大!

全球疫情 | 當你見過了生死,你就知道怎麼活!—《相約星期二》

“事實上,如果沒有家庭,人們便失去了可以支撐的根基。我得病後對這一點更有體會。如果你得不到來自家庭的支持、愛撫、照顧和關心,你擁有的東西便少得可憐,愛是至高無上的,正如我們的大詩人奧登說的那樣,‘相愛或者死亡’。”

對於每個人來說,家庭都是安全、溫暖的避風港,尤其是在人最脆弱的時刻,我們需要來自家庭給予的耐心、包容、支持和鼓勵。當然,在家人在處於人生低谷的時候,更是需要我們的不離不棄,從一而終。所以說,用愛支撐的家庭關係才是可靠的,牢固的,否則,這樣的家庭關係也是徒有虛名,一碰就碎。

所以,“愛”才是核心。在這裡提醒大家,審視一下自己的家庭,那是一個確實能夠給家人提供溫暖和依靠的地方,還是一場“以愛之名”綁架?或許,很多家庭關係、親子關係,都能在這個問題中找到答案。


“老年人不可能不羨慕年輕人,但問題是你得接受現狀並能自得其樂。這是你三十幾歲的好時光。我也有過三十幾歲的歲月,而我現在是七十八歲。你應該發現你現在生活中的一切美好。真實的東西,回首過去會使你產生競爭的意識,而年齡是無法競爭的。我不會羨慕你的人生階段--因為我也有過這個人生階段。”


在這段話中,我讀出了一位年逾古稀老人的從容、大度,還有泰然,當然還有對於年輕人的鼓勵。對於這段話,我是這樣理解的:首先,對於一位正處於人生最好時光的年輕人,我覺得我們應該去珍惜,去做對於自身或者社會有用的事情,這種價值感和成就感會給予自己莫大的自信,鼓勵我們繼續成為更好的自己,這是一個良性的循環;但是,最好的時光總會流逝,面對逐漸攀升的年齡,我們不應該只是嘆息和回望,眼光先停留在當下,腳踏實地,再放眼並佈局未來,那是終將到來的歲月;如果我們已經進入暮年,對於每個中國人,那是最該享受兒孫繞膝、天倫之樂的好時候,而此時的人生經驗和智慧,也足夠讓我們的內心豐富、坦蕩、豁達,這也將會是人生最美的狀態。

總之,每個人最終都會走向衰老,這是常態。面對衰老,我們能做的不是恐懼、憎惡,而是懷抱雙手迎接,每一段時光都是禮物,就看你能在這段時光裡得到什麼。

全球疫情 | 當你見過了生死,你就知道怎麼活!—《相約星期二》

“人生最重要的是學會如何施愛於人,並去接受愛。”

共情能力,是人最偉大的一項能力。感同身受,先站在別人的立場看問題,所有的矛盾和情緒碰撞的結果可能都不會太糟,反而會獲得新的角度和視野,這是有利的。而如果一個人想要獲得愛,一味的索取必然行不通,可以先學會奉獻,結果來看,一切都水到渠成。觀察我們的周圍,一段婚姻裡、一場戀愛裡,一個家庭裡,亦或是與陌生人相處,所有矛盾的核心指引不就是這個問題嗎?誰先付出,誰才是贏家!

四、《相約星期二》到底是什麼樣的敘述方式?

文章用講故事的方式娓娓道來,用對話來推進故事進展,從高潮到落幕,平鋪直敘,但我們就如同觀看了一場精彩絕倫的戲劇演出。在這場劇裡,教授是主角,米奇阿爾博姆是配角,而我們作為觀眾,在聆聽他們對話的同時,也與自己的靈魂進行了一場深刻對話,令我們的人生更為豐富、完整。

希望你有幸,能讀完這本書,並同我一起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