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訪部門不做“收發室”

信訪部門是黨聯繫群眾的橋樑和紐帶,是聽取社情民意的重要窗口。但是,事實上有些群眾並不相信信訪部門,認為信訪部門只是“收發室”,一收一發了事,發揮不了大的作用。“收發室”這種情況客觀講在個別地方一定程度存在,教條理解“屬地負責,歸口辦理”,只在受理轉辦上打轉轉,沒有履行“督辦”這一信訪工作的核心職能,導致最終化解信訪問題效果不好。

信訪部門不做“收發室”,就要敢督敢辦。信訪問題之所以交而不辦、甚至推來推去,關鍵在於責任不落實,務必在督辦上狠下功夫。要明確督誰、誰來督、怎麼督,重點要盯住黨委、政府不放,盯住責任主體不放,盯住解決問題不放。真正做到對群眾的訴求不瞭解清楚不放過,問題解決不徹底不放過,上訪人不息訪不放過。

近日張某來信反映,當地鎮福利中心設施阻礙村民數十畝農田道路,使部分群眾無法秋收作業。吉林省信訪局受理後,當天交辦給事涉地政府第一時間進入辦理程序,案件很快得到辦結。但省信訪局繼續跟進,啟動了跟蹤回訪程序,派出專門人員到上訪人家中進一步核實情況。得知上訪人對處理結果並不滿意後,就把當地政府及責任部門、上訪人等召集在一起,當面對賬,當場提出處理意見與化解時限,並與地方責任部門一道千方百計落實上訪人的合理訴求,直到群眾滿意。上訪人簽訂息訪協議時高興地說,省信訪局真給力、辦實事,不搞形式。可見,信訪部門不僅要把受理的信訪事項及時交辦下去,更重要的是還要把案件辦理情況收回來,把群眾意見建議兜上來,跟蹤調度落實,到上訪人家裡核實情況,同時要善於綜合分析,研判形勢,在服務大局中有效發揮信訪部門作用。

信訪部門不做“收發室”,就要動真感情。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帶著感情和責任為民解難、為黨分憂,這是我們當前做好信訪工作的根本遵循。我們黨來自於人民,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如果不設身處地的急人民群眾之所急,想人民群眾之所想,必然違揹我們的初衷。事實證明,將心比心,真正做到把來訪群眾當親人,把群眾來信當家書,把解決群眾訴求當家事,這是做好新時代信訪工作的一大法寶。

對待群眾有理訪,尤其情況複雜、化解難度較大的骨頭案,要敢於擔當、敢於拿意見,儘快給上訪群眾一個合理交待;對待群眾無理訪,要靠做實做細思想工作、千方百計創新辦法來化解。通過用心用情辦好每個信訪事項,讓信訪工作每個環節都充滿人情味和責任感,力求“受理”更及時,“交辦”更精準,“督辦”更負責,真正讓人民群眾滿意。(吉林省委副秘書長、省信訪局局長 李中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