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財政局:巧用“加減乘除” 答好“兩張考卷”

  疫情發生以來,市財政局按照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堅持答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兩張考卷”,圍繞“加減乘除”四個方面積極發揮財政職能作用,主動擔當作為,力促各項政策措施落地生效。

  做好“加法”,加大財政扶持力度。為做好疫情防控及經濟發展工作,該局積極配合相關部門制定政策,推動縣市區貫徹落實上級文件精神,結合實際,制定落實具體的幫扶政策。為緩解企業資金困難,我市財政部門主動會同有關部門做好政策梳理,提前預撥部分企業獎補資金,幫助企業復工復產。據統計,截至目前,全市提前預撥企業獎補資金7566萬元。做好債券發行工作,2020年1月我市發行第一批專項債券17.17億元,其中市本級3.97億元,主要用於鐵路、生態環保、衛生健康及市政基礎設施等領域。及時啟動兌現失業保險費返還政策。配合有關部門重點落實民生企業失業保險費返還。目前,已從失業保險基金中撥付1213萬元,惠及全市429戶企業。

  做好“減法”,減輕企業負擔。減免企業稅收,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批發零售、住宿餐飲物流運輸、文化旅遊等行業企業和未能及時充分復工的工業企業,及時輔導落實好小微企業普惠性減稅等政策。經初步測算,全市預計共減免稅收10654萬元。降低擔保費率及應急轉貸費率,鼓勵市縣兩級政策性擔保司創新擔保方式,擴大反抵押範圍,為更多的中小企業提供擔保服務。預計三個月內,全市為中小企業降低擔保費350萬元。自春節以來,市擔保公司新增擔保18筆,新增擔保額1.3億元。啟動階段性減免企業社保費工作,從2020年2月份起免徵中小微企業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單位繳費部分,免徵期限5個月;對大型企業、民辦非企業、社會團體等其他參保單位三項社會保險減半徵收,減徵期限3個月。

  做好“乘法”,發揮財政資金的槓桿效應。提高擔保公司擔保能力,市財政安排4900萬元通過市國投公司注入宣城瑞豐農業擔保公司,提高其為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的擔保能力,同時設立擔保風險補償金1000萬元。加大應急轉貸支持力度。為應對疫情支持企業共渡難關,該局於今年1月將省財政調入我市的1100萬元續貸過橋資金及時全額撥付至市工投公司。發展壯大產業基金,將設立、運營市場化基金和基金對本市企業的投資情況納入國有企業經營目標考核,鼓勵市屬國有企業加大與社會資本合作力度,發展市場化運作的產業基金。

  做好“除法”,快捷高效服務企業。簡化獎補資金申報程序。該局堅持從快從簡原則,於今年2月組織企業申報獎補項目,提前預撥部分產業扶持政策補貼資金2230萬元。開展“四送一服”活動,自春節以來,該局先後數次赴寧國,共走訪企業48戶,宣傳中央和省市出臺的惠企政策,為企業協調解決融資需求、防疫物資短缺等問題,支持企業復工復產。做好疫情防控政府採購服務保障工作,啟動疫情防控緊急採購程序,疫情防控涉及的政府採購項目,不執行政府採購程序和方式,採購進口設備無需審批,保障防控和救治工作的正常開展。實行網上採購。開展不涉及人員聚集、可不見面辦理的網上商城採購。(全媒體記者 徐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