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米高!老杭州人都晓得它!

钱塘夜听第五十七期 | 86米高!老杭州人都晓得它!

陪你出发,伴你回家。

这里是钱塘夜听第五十七期,

每周五晚上八点,

鲜活的思想、好听的故事如约而至!

老杭州里没人不知道闸口电厂的,但又几乎没人说得清关于它的故事。以前的杭州人对闸口电厂的认识,似乎都是对它那高大烟囱的崇敬。那时候周边一带没有高楼,那支86米高的烟囱俨然鹤立鸡群,自然成了闸口地区最伟岸的标志性建筑。

老一辈的业内人士可能有所了解,闸口电厂筹建于1929年。当时,民国浙江省政府发行建设公债中有200万银圆被指定用于发展电气事业。经过数月反复地考察,最后选定在闸口地区的水澄桥一带兴建一座电厂。这个决定,就是后来闸口电厂70年梦想的开端。

钱塘夜听第五十七期 | 86米高!老杭州人都晓得它!

电厂开始破土动工是在1930年4月。建设电厂的钱塘江北岸闸口一带系低洼漫滩,土质多为泥沙堆积而成的砂质黏土层,建筑难度可想而知。因为征用的 民用地不足数,动工一开始便沿钱塘江北岸筑坝填土,一直向江面扩地。厂房建起来后,各种机器设备也一批批从国外陆陆续续运进来。

钱塘夜听第五十七期 | 86米高!老杭州人都晓得它!

闸口电厂供电后,以辅助杭州工业发展为己任,电价极低,而且免费为杭城各厂设计用电事宜。于是,杭州以以丝绸为中心的工业,如碾米业、制革业、玻璃业、染坊业、印制业竞相利用电力增加生产,形成了20世纪30年代杭州工厂机器工业与家庭手工业参半并进的状况。

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后,杭州局势吃紧。当时电厂负责人蔡竞平知道,供电不仅是民生问题,更涉及战局安保,在他固守下,电厂的供电只停过3小时,黑暗没有过早地降临这个恐惧之都。

钱塘夜听第五十七期 | 86米高!老杭州人都晓得它!

同年12月蔡竞平接到命令,要于22日早上六点前破坏电厂。他知道大势已去,开始给职工发遣散费。近十点,他带着最后撤离的工作人员,一起坐车过钱塘江大桥,只见义渡码头火光熊熊,电厂那边浓焰正在往上冲,沿途有三三两两落伍的军人,还有剩余的老百姓正扶老携幼地往大桥以南撤退。

下午钱塘江大桥和闸口电厂被炸毁,爆裂声巨大到已抵达绍兴的蔡竞平都听见了。晚上有人点火烧了军队仓库、兵营、机场存留的设施以及城外对侵略者还有用的建筑,熊熊火光把夜空照得通红。

直至1947年5月,被炸毁的机件才全部修复,并正常发电。

钱塘夜听第五十七期 | 86米高!老杭州人都晓得它!

随着城市的有机更新和快速发展,闸口电厂已然完成了属于它的历史使命。2002年11月30日,闸口电厂人头攒动,大家都赶来送别。一声巨响后,杭州闸口电厂最后的建筑物——那座高86米、直径9米的大烟囱轰然倒地。这一倒,标志着一座具有70年历史的电厂从此画上了句号;这一倒,也标志着闸口地区从此开始了新的时代。

本节目与浙江省社科联、江干区委宣传部合作,并在浙江省社科联和江干区社科联官方微信公众号同步播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