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學霸陳諧:“新視野物理學獎”得主,良好的學習環境影響一生

清華學霸陳諧,曾榮獲被譽為“科學界的奧斯卡”的“新視野物理學獎”的清華之光。

“為理解物質的拓撲態,以及物質與拓撲態之間的關係作出重要貢獻。”這是在新視野物理學獎頒獎儀式上對陳諧等獲獎者的點評。新視野物理學獎屬於科學突破獎的一項,被譽為“科學界的奧斯卡”的科學突破獎,是全球獎金最高的科學獎,旨在表彰全世界最頂尖的科學家。無需置疑,這個獎項的含金量十足。

清華學霸陳諧:“新視野物理學獎”得主,良好的學習環境影響一生

而作為凝聚態物理學家的陳諧,能夠獲得此獎,完美展示了她強大的科研能力與天賦。並且,作為獲獎名單中僅有的兩位華人科學家之一,陳諧在為國爭光的同時,也贏得了同胞們的讚美與傾佩。在許多人的眼中,他是當之無愧的清華之光!

憑藉出色的成績,陳諧順利考入清華大學,並在清華大學的材料系開啟了自己的大學生涯。在聽到自己的校友和師生們對自己獲獎的高度評價時,陳諧表示,“自己之所以能有目前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得益於良好的學習環境。“老師的評價系統比較多元,鼓勵大家發展自己的個性,發展自己的愛好。”

在這種開放式的教育環境和教育理念的培養下,陳諧不僅養成了獨立探索的學習習慣,而且思維敏捷,這為她日後的科研工作夯實了良好的個人基礎。由此看來,教育的理念與方式,對於人才培養是極為重要的。

清華學霸陳諧:“新視野物理學獎”得主,良好的學習環境影響一生

打破思維枷鎖,從懵懂到自由探索的蛻變。

目標明確,專心致志,好像是每一位人才的成功必備因素。相比之下,陳諧卻是一個個例。不同於學霸們通常的成才經歷,陳諧坦言,自己在大學確定物理系為自己的專業方向之前,一直處在一種懵懂迷茫的人生狀態。沒有明確的目標,不知道自己將來要從事哪一方面的工作,這在不少人看來,無疑是不利的。

“誰的青春不迷茫,”話雖如此,可是沒有明確的前進方向,真的合適嗎?

高中時的陳諧,屬於全面發展類型的孩子,她在生物、數學、物理和化學等多個科目上都展現出一定的才華,但是課業的繁重並不允許她同時發展如此多的興趣,幾經選擇,她覺得物理是她更為偏愛的科目,於是也就著重培養相關的能力。

有趣的是,陳諧在大學期間最先選擇的專業方向是材料系,並沒有直接選擇物理系,但是在學習了兩年之後,陳諧覺得自己並不適合這個專業,經過比較,物理系才是最適合她的。

幾番轉折,這才確立了向她未來所立身的物理研究領域發展的目標。

雖然過程曲折,但從陳諧的成長經歷看來,短暫的迷茫並不一定是壞事,正如她自己所總結的:“人往往是成長到一定的階段才能發現自己真正喜歡什麼,擅長什麼。”既然暫時沒有明確的目標,那麼就跳出這個思維定式,先把目標放在一旁,勇敢地去嘗試自己有興趣的事情。或許你會發現,在不斷的探索中,你找到了自己所熱愛的,那麼你的人生目標,奮鬥方向也就自然而然地確立了。

清華學霸陳諧:“新視野物理學獎”得主,良好的學習環境影響一生

陳諧用自身向外界證明,女性科學家同樣優秀。

對陳諧來說,作為一名女性科學家,經常會面臨一些外界對女性的質疑眼光,這種“女性”的標籤,不僅是在科研方面,在很多領域,都會出現對女性不利的,甚至於是鄙夷的聲音。這種來自於社會文化因素方面的干擾,讓陳諧更為清楚,自己的責任之重,因為她堅信每一個生命的聲音都值得被聽見,這也是陳諧從事科研工作的一項重要原因。

在陳諧的教學生活中,經常會有女學生來找她尋求幫助。她們通常都會遇到相似的困擾,因為她們都在從事和科研相關的學習與工作,但是“女性不適合科研”的偏見,一直根深蒂固的存在於普羅大眾的心裡,所以外界的質疑與內心的動搖經常會令這些女學生們退縮或迷茫。

面對這些情況,陳諧總是很堅定地鼓舞自己的學生,直接指出她們的優秀之處,告訴學生們她在一次演講中聽到的真理:“要記住,你是佔空間的 。”

在很多時候,我們會選擇逃避,去做一個不顯眼的人,沒有來自外界的關注與壓力,但是,這樣你存在的價值是不是會被大大打折扣?性別上的差別並不是關鍵,心態才是最為關鍵的,可能女性的身材普遍嬌小一些,但生而為人都有自己的職責與擔當,無論男女,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觀點,都有屬於自己的空間,每個人的聲音都值得被聽見,被尊重。

作為青年科學家,陳諧還有很長的科研道路要走,她也會不斷向世人展現,女性科學家的偉大與獨特魅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