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陽市人民路小學蕎麥園村小:"春分"網絡課堂,讓人如浴春風


益陽市人民路小學蕎麥園村小:

本網訊(通訊員 尹智慧)"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益陽市人民路小學小學1604班的龔熙妍同學上完《二十四節氣之春分》的網課,便拿起手中的彩筆,一邊唱著《節氣歌》,一邊描摹絢爛的春天。

春分時節,陽光和煦。3月20日,也是春分之日,益陽市人民路小學蕎麥園校區校長夏念紅老師結合學校的地理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錄製了一堂最"接地氣"而又不失高端大氣的優質課,作為資陽區"停課不停學"中小學四年級的校本課程的網絡課。全區四年級學生在上午九點準時學習。夏念紅校長用她特有的動聽音色,從春分的由來,春分三候,春分的民間習俗,春分詩詞和春分養生等五個方面詮釋了中國獨有的二十四節氣之一的春分節氣的相關知識。她通過介紹孩子們最喜歡的春分習俗之一放風箏的這一活動巧妙的引入徐渭的《風鳶圖詩》這一與春分相關的題畫詩,並詳細地講解了古詩的意思、創作的背景和當時詩人的心情。"春風需要花多少力氣,才能把紙鳶一個一個送上天去,任意翱翔,而長輩又需要花多少心血,才能把孩子一個一個培養成才,送上青雲路呢?"這既是詩人當時的感想,也是夏念紅校長在這疫情時期想通過這一特殊時期抓住這一教育契機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思想教育。"生活即課堂,生活即教育。"二十四節氣是中國的特有的傳統文化之一,而春分節氣又蘊含著生命和希望的厚重內涵。在疫情時期,給孩子們普及春分的知識,無疑是一次精神的救贖,精神的洗禮。"看似平常普通的一天,原來蘊含著這麼深厚的文化啊?今後我要把夏校長以前錄製的立春,雨水,驚蟄等網課,我都要學一遍。"五年級1508班的學生曹澤宇喜出望外。"我按照夏校長說的方法,和爸爸一起,能把蛋豎起來。"爸爸還告訴了其中的科學原理。"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夏念紅校長介紹:蕎麥園校區地處郊區農村,那裡有當地獨有的深厚的文化底蘊,民俗活動,農耕生活。這些都是最好的教育資源。"將節氣文化融入學校德育,紮根孩子們的心田。"辦學以來,蕎麥園校區的夏念紅與全體老師著手研究構建節氣知識、民族文化、節氣食俗的校本課程,旨在引導學生不僅感受人與自然的和諧之美,而且感受節氣文化所蘊含的中國智慧,從而讓這一寶貴的科學遺產,世代相傳。


益陽市人民路小學蕎麥園村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