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輾轉47小時歸來,有人不願回來“添亂”,海外遊子該回國嗎?

這段時間,隨著國內國外疫情嚴重程度“倒轉”,嚴防境外輸入性病例成了國內抗疫的重點。海外華人及留學生到底該不該回國,成了大眾爭議的焦點。

留學生不吃不喝輾轉歸來


隨著國外疫情加劇,很多國家的學校開始休學停課或轉為線上,這也促使留學生成為回國傾向度最高的海外華人群體。


近日,一位意大利留學生小李全程記錄了自己艱辛的回國路途,並在網絡上曝光。出現疫情後,小李從3月1日開始居家不出門,選擇回國後提前做了報備。3月15日,小李從意大利起飛,輾轉47個小時後才回到河南鄭州,一路上不吃不喝,因包裹太過嚴實也幾乎不敢睡,稱關鍵時刻全靠毅力。


經過11次檢查,全身消毒7次,報備9遍,小李終於落地接受了核酸檢測、進行隔離。目前她正在接受集中隔離,體溫正常。


有人輾轉47小時歸來,有人不願回來“添亂”,海外遊子該回國嗎?

在小李之前,意大利留學生瑤瑤(化名)也有相似經歷。3月9日,她登上了回國的班機。此前,她已經在意大利自我隔離了20天。這趟旅程,她一共飛了四段,輾轉了28個小時,一路上始終不敢摘下口罩,也沒有吃飯、喝水。


回國前,瑤瑤把能申報的途徑全部都申報了一遍。當她到了北京,便第一時間向機場工作人員報備,使用了單獨的安檢通道、單獨的擺渡車,並提前登機坐在最後一排。


瑤瑤和小李的經歷曝光後,被網友們贊為“教科書式回國”。因為這樣能夠大大降低迴國可能感染病毒、擴散疫情的風險,既是對他人負責,也是對自己和家人負責,還為廣大打算回國避疫的華人華僑提供了參考樣本。這是廣大網友給“教科書式”回國點讚的主要原因。


不少華僑選擇“不回國添亂”


有輾轉千里歸國的遊子,也有選擇“不回國添亂”的華人。


現居羅馬的小丁已經在意大利生活了20多年,是一名專業的導遊。面對回國還是留守的問題,她選擇了後者。


“國內的疫情剛剛控制住,我們不要回去‘添亂’。”小丁很確定,“我身邊有華人朋友說要回國,我都會勸他們還是留守在意大利。而且坐飛機長途旅行的風險很大,倒不如踏踏實實在家裡隔離,做好防護。”


有人輾轉47小時歸來,有人不願回來“添亂”,海外遊子該回國嗎?


其實,小丁的話代表了不少海外華人的想法。據《溫州商報》報道,在米蘭開公司的溫籍華僑黃女士說,隨著確診人數逐漸增多,意大利當地的醫療資源很緊張,很多華人擔心被感染後沒有辦法得到治療。儘管如此,意大利的溫籍華僑們還是達成了默契:自覺宅家,不回國添亂,等待疫情過去。


溫籍華僑周先生這幾天也一直在朋友圈轉發相關信息。“現在祖國的情況稍微好一點,從意大利回國不僅要集中隔離,佔用醫療資源,而且路上乘坐交通工具風險很大,大家都覺得目前居家自我隔離是最好的辦法。”


留守還是回國?


隨著境外疫情發展,不少國家出現了醫療資源不足等情況,海外留學生及華人都在擔心若被感染,自己得不到有效救治的問題。況且作為“異鄉人”,他們中的有些人甚至會遭受暴力威脅,紐約近日就出現了一起華人被極端恐“冠”的人從地鐵站推到鐵軌上的事件。


反觀國內,疫情已經得到了有效控制,同胞也不會對他們做出極端行為,看上去更為安全。留守還是回國,這是一個擺在他們面前急需選擇的問題。


不可否認,大量留學生、海外華人的湧入,帶來了些許輸入病例。據焦點君瞭解,自3月11日以來,我國入境日均12萬人次。以北京為例,截至目前,北京市累計報告境外輸入確診病例64例,輸入病例多來自歐美國家,其中以留學生居多。


有人輾轉47小時歸來,有人不願回來“添亂”,海外遊子該回國嗎?


因此,在有關留學生和華人歸國的新聞評論區中,激烈的、惡意的、失去理性的質疑聲屢屢刷屏出現。面對國內輿論壓力,他們之中有不少人通過媒體發聲,“真的不是想給國家添亂”“如果回去,一定配合國內防疫”。


焦點君認為,在全球抗疫共同體的背景下,國家並沒有禁止海外留學生和華人歸國,而是採取科學、專業、合理的入境隔離措施。這就說明,他們的歸來也是合理合法的。只要他們按照規定申報隔離,不隱瞞、不謊報,採用“教科書式回國”避疫,也就不算是“回國添亂”。


當然,那些留守海外的遊子,從保護自身健康安全和科學防控疫情角度說,確實也更為安全。畢竟國內外防控疫情的經驗已經表明,關鍵是控制病毒源,切斷傳播途徑,不聚集、不出門、不流動則是最原始也是最有效的辦法。


旅居海外的華人華僑和留學生要不要選擇在此時回國,每個人或許有不同的情況,我們應當予以尊重,而不是一味反對他們歸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