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讓“完美主義”毀掉你!

你是一個完美主義者嗎?


不能讓“完美主義”毀掉你!

有心理學家將完美主義者描述為:一些擁有無法達成的非理性目標的人群,他們會不斷強迫自己完成不可能實現的目標,並且只以生產力與成就來衡量自己的價值。


完美主義者有一些很經典的信念凡事都能找到一個正確的解決辦法;沒做好是因為沒盡全力;要麼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只有自己做才能做到最好……


不能讓“完美主義”毀掉你!


我們身邊也會遇到這樣的一些人,他們喜歡控制和改變別人,愛批評人,道德標準高,總是覺得自己是對的…..

額,聽著怎麼像我的上司呢?

完美主義被心理學界認為是一種神經官能症的表現。現代心理學家將完美主義者分為積極完美主義的和消極完美主義。積極完美主義是健康的,向上的,一般表現為高度的自律、理想崇高、有抱負、有智慧,等等。不少領導崗位的人都帶有一定的完美主義傾向,也是他們獲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消極完美主義症候群”。其實,在工作生活中這類完美主義者也是深受其害。

一、 拖延症的罪魁禍首

遲遲不能開始,因為“沒想好”。完美主義者習慣於把各項標準都定得過高,沒有充分確保成功的前提一般不予行動。他們害怕自己用盡全力還是做得不夠好,於是選擇用拖延來保護自己,往往變成了進步的阻力。

我曾經有一個完美主義的下屬,領了任務之後他的習慣性動作是“等一等”,希望做更加充分的準備,最後可以交出最好的結果。然而作為上司,我著急啊。被問到進展時,他會彙報自己一直在準備,然後各種準備,眼瞅著截止日期快要到了,不得不做了,他才急急趕工,在這種很趕、很緊張的狀態下,他經常把自己的壓力弄得很大。在我心驚肉跳的等待中,他總算把事情做完了。然而,結果並不“完美”,有幾次,差點壞了大事。這位同事的績效從未因為他的完美主義而評過優秀。

害怕失敗,以至於不想開始。“要麼不做,要做就做得最好”,這可是完美主義者的口頭禪,但是呢,最後往往都演變成了逃避。

生活哪能事事都求最好,但是完美主義者卻十分信奉這條定律。當察覺到自己可能表現不如意時,就通過拖延的方式,自欺欺人的想,“我不做,就沒有表現不好一說了,那我也不用承認自己失敗了。”用拖延來保護自己,這是一種心理防禦機制。

二、 痛苦的源泉

焦慮。完美主義者在工作中會發現,你以完美的心態去追求工作,但卻失望的發現“不完美”如影隨形、時刻存在,極其討厭。當你好不容易完成了這件,另外一件又來了。這樣如此循環,已經被抱怨和焦慮填滿了。

付出與收穫必須對等。認為自己有權利期待自己的付出被賞識,一定會獲得相應的回報。一旦我們形成這種期待,就是進了死衚衕,因為大多數時候,真相是付出並不一定總有回報。不符合預期了,人自然痛苦。

有一些完美主義者,還會把自己對父母的期待“移情”到自己的上司或老闆身上,在職場環境中去期待這樣的“完美”老闆,既能欣賞自己的才能,還能照顧自己的情感。可想而知,這得有多受傷。

三、 效率的殺手

在我工作早期,也曾被完美主義拖累。因為從事過幾年秘書崗位,在那樣的工作性質中養成了事無鉅細的做事習慣。因為很在意領導的評價,所以每件事情我要反覆檢查很多遍,直到我覺得細節和質量都符合我心意了才肯罷休。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後來被提拔到管理崗位後,這種工作習慣也反過來牽絆了我的工作效率,甚至於眼界格局。我會為了發出一封自認為“完美”的郵件,仔細研究我的措辭可能帶來的各種不當解讀,浪費掉本該去關注更加重要的事情的時間在細枝末節上。這種追求細節的完美主義,是工作效率的致命傷。好在,後面在領導的點撥下,慢慢改善了“細節控”的毛病。

完美主義還有一個弊病,就是“我不相信別人可以做得和我一樣好,所以我就把所有事情都做完。”篤信這一條原則的管理者,最後肯定都是累死的。在我做管理崗位初期,加上不適應新角色,也不懂授權之道,很多事情我都親歷親為。最後演變成,我是辦公室裡最忙的那個,而我的下屬卻閒的要命。還記得當年我帶著不解去問我的老闆,“為什麼我總是這麼累?”老闆一語驚醒夢中人,“因為你只相信你自己可以做好,你還沒學會相信下屬。”

後來我自己總結,好的管理者,不光自身優秀,也要培養優秀的下屬,擯棄凡事完美主義,給大家犯錯的機會,並勇於承擔管理責任。

四、 人際關係的炸彈

完美主義者不能容忍他人不按我的方式去做事,在嚴於律己的同時嚴以待人,對別人不能報以寬容之心。完美主義者認為追求完美應該是一個人的起碼人格,以為自己能做好的事情別人也能做好。而在其他人的眼中,完美主義者這樣的行為有些苛刻,甚至是吹毛求疵了。他們這種完美的聖人心態無疑會影響甚至傷害同事、朋友之間的關係。


完美主義就無藥可醫了嘛?也不見得,給幾個藥方。

不能讓“完美主義”毀掉你!


首先,破除限制性信念

凡事都能找到一個正確的解決辦法——凡事都有至少三個解決方案。

沒做好是因為沒盡全力——有時候即使拼盡全力了,結果也會不如人意。

要麼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先行動,再改進;先完成,再完善。

只有自己做才能做到最好——我的標準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人人都會犯錯。

其次,打開眼界

多讀好書,出去旅行,親眼看看大千世界, 認真感受世間的各種不完美。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在浩瀚的知識海洋中,重新評估自己丈量世界的標準。

然後,隨時反問自己:非得完美嗎?

完美是一種人為訂出來標準,並非真實存在。以後為每件事設置80%的目標,並提醒自己,只要達成這個80%就可以了。你會發現原來80%的完美也不錯呢。

最後,對失敗免疫

恐懼失敗的時候,給自己預設一個失敗的結果,然後提前制定好萬一失敗的計劃,在心態上接受一切可能性,然後對結果不再抱任何期待。你會驚奇地發現,你的世界並未坍塌,世界照樣運行,你也安然無恙。

不信你想一想,你有多少次手心冒汗、大腦空白,你覺得你這次肯定完蛋了!但是,此時此刻,你不是照樣在開心的欣賞我的文章嗎?哈哈,世界依舊愛你,不是麼?


不能讓“完美主義”毀掉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