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日這天,這位科學家獻給祖國一件震驚世界的禮物

來自:前線客戶端

生日這天,這位科學家獻給祖國一件震驚世界的禮物

科源社區14號樓2019年6月,北京市公示首批歷史建築。海淀區科源社區13、14、15號樓位列其中。這是20世紀50年代建設的三棟蘇式建築,以安置海外歸來的著名學者和國內各領域知名科學家居住,被稱為“特樓”。

1954年,14號樓最先建起。這是一棟灰色磚制的三層樓,樓前有一座圓形小花園。錢三強和夫人何澤慧從1955年起一直住在這裡。

生日這天,這位科學家獻給祖國一件震驚世界的禮物

1973年2月,錢三強和何澤慧在共同討論和撰寫《原子能發現史話》一文

1948年,錢三強留法歸國前,已是聞名世界的科學家了。他和夫人何澤慧二人共同研究,發現了原子核的三分裂、四分裂,被科學界稱為“中國的居里夫婦”。1946年,錢三強榮獲法國科學院亨利·德巴微物理學獎。1947年,34歲的錢三強升任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導師,這是外國學者極少獲得的學術職位,他是迄今為止唯一一位獲得此職位的中國人。

生日這天,這位科學家獻給祖國一件震驚世界的禮物

1948年,錢三強回國前夕,在巴黎與約里奧·居里夫婦合影

當所有人都認定錢三強夫婦將會留在歐洲搞研究,向諾貝爾獎發起衝擊的時候,他們卻毅然決定回國。

錢三強後來解釋了他們回國的動因:“雖然科學沒有國界,科學家卻是有祖國的。正因為祖國貧窮落後,才更需要科學工作者努力去改變她的面貌。”

從踏上祖國土地的那一刻起,錢三強就開始用生命與時間賽跑。

自己撰寫專業書籍,在廢品收購站收集五金材料與電子元器件,自己製作車床製造儀器設備,錢三強和同事們白手起家,歷時5年,為新中國建起了一所世界一流水平的物理研究所。

1959年,蘇聯政府宣佈不再向中國提供原子彈方面技術援助。錢三強臨危受命擔任總負責人。為了彌補人才空缺,錢三強迅速把以郭永懷、朱光亞、鄧稼先為首的一批優秀理論與實驗物理科學家,調配到相關研究機構,直接承擔起各個環節上的科研攻堅任務。


擴散分離膜是鈾235生產過程中最關鍵、最機密的部分,蘇聯稱它為“社會主義安全的心臟”。錢三強說,我們哪怕少活幾年,也要把這個東西攻下來。他帶領攻關小組,經過兩年的努力,成功地研製出了擴散分離膜。中國成為繼美國、蘇聯和法國之後,第四個能製造這種擴散分離膜的國家。


生日這天,這位科學家獻給祖國一件震驚世界的禮物

1959年,錢三強在重水反應堆控制室指導工作

原子彈點火裝置是塊公認的硬骨頭。錢三強拿出珍藏多年的寶貝——當年回國時,他的導師伊萊娜·居里、約里奧·居里夫婦送給他的放射源,交給青年化學工程師王方定進行實驗。錢三強和王方定等人經過數百次實驗,獲得了最後的勝利。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點,隨著一聲驚天巨響,一朵巨大的蘑菇雲在羅布泊的戈壁荒漠騰空而起,中國成為繼美、蘇、英、法之後世界第五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這一天,恰巧也是錢三強51歲生日,他收穫了人生中最特殊的一件生日禮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