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春分


知節氣 | 今日春分


知節氣 | 今日春分


《春分與諸公同宴呈陸三十四郎中》

唐 武元衡

南國宴佳賓,交情老倍親。

月慚紅燭淚,花笑白頭人。

賓瑟常餘怨,瓊枝不讓春。

更聞歌子夜,桃李豔妝新。


知節氣 | 今日春分

春分·由來

知節氣 | 今日春分


《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至於仲春之月,陽在正東,陰在正西,謂之春分。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


春分古時又稱為“仲春之月”,在每年的3月21日前後(20日~22日)交節,農曆日期不固定,這時太陽到達黃經0°,春分日太陽在赤道上方。這是春季90天的中分點,這一天南北兩半球晝夜相等,所以叫春分。


俗話講:“春分麥起身,肥水要緊跟”。一場春雨一場暖,春雨過後忙耕田。春季大忙季節就要開始了,春管、春耕、春種即將進入繁忙階段。春分過後,越冬作物進入生長階段,要加強田間管理。由於氣溫回升快,需水量相對較大,農民朋友要加強蓄水保墒。


知節氣 | 今日春分


知節氣 | 今日春分

春分·三候

知節氣 | 今日春分


知節氣 | 今日春分


一候 玄鳥至


玄鳥,燕也,東漢高誘曰:“春分而來,秋分而去也。”元鳥,又稱玄鳥,即燕子。燕子是春分來,秋分去的候鳥。便是說春分日後燕子便從南方飛來了。


知節氣 | 今日春分


二候 雷乃發聲


陰陽相搏為雷,至此,四陽漸盛,猶有陰焉,則相搏乃發聲矣;乃者,《韻會》曰:“象氣出之難也。”註疏曰:“發,猶出也”。雷是春天陽氣生髮的聲音,陽氣在奮力衝破陰氣的阻擾,隆隆有聲。


知節氣 | 今日春分


三候 始電


《歷解》曰:“凡聲,陽也;光,亦陽也。”《易》曰:“雷電合而章。”《公羊傳》又曰:“電者,雷光。”是也,徐氏曰:“雷陽,電陰。”非也。春分是一年中陰陽平衡、晝夜均等、寒溫各半的時期。不過還有些乍暖還寒,北方的冷空氣和南方的暖溼氣流交替衝突,往復疊加,雲層活動異常活躍,帶不同電的氣流發生碰撞,因而產生了電閃雷鳴現象。


知節氣 | 今日春分

春分·習俗

知節氣 | 今日春分


立蛋


知節氣 | 今日春分

在春分那天,很多人都會做“豎蛋”試驗。

選擇一個光滑勻稱、剛生下四五天的新鮮雞蛋,輕手輕腳地在桌子上把它豎起來。這種遊戲玩法簡單趣味橫行,深受人們喜愛,故有“春分到,蛋兒俏”的說法。


吃春菜


知節氣 | 今日春分

春分順口溜:“春湯灌髒,洗滌肝腸。闔家老少,平安健康。”每年的春分時節,人們都會在去田野中採摘春菜。然後把春菜和魚一起做成滾湯,名曰春湯。春分時節吃春菜,寓意全家人身體健康、平平安安、一帆風順。


釀春酒


知節氣 | 今日春分

春分釀春酒的習俗流行於全國大部分地區。在浙江於潛,民眾春分造酒儲存於甕,過三伏天糟粕自化,其色赤,其味經久不壞,謂之“春分酒”。在山西陵川,春分這一天不僅釀酒,還要以酒祭祀先農,祈求五穀豐登。


踏青


知節氣 | 今日春分


“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春分,還是一個杏花滿頭的時節。

古人在這一天,曾有“簪花飲酒”的習俗。邀上三五個好友,在花間席地而坐,賞花共飲。盡興時,隨手摺下一枝杏花別在髮間,何等歡快暢意。


放風箏


知節氣 | 今日春分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春分,還是孩子們放風箏的好時候,有時候,大人們也會來參加。小孩與大人們玩到一塊,到處歡聲笑語,其樂融融。


知節氣 | 今日春分

春分·養生

知節氣 | 今日春分


知節氣 | 今日春分


春分之後自然界生機勃勃,萬物欣欣向榮,這時人們應當順應自然界生機勃發之景,早睡早起,早晨去散散步,放鬆形體,使情志隨著春天生髮之氣而不可違背它,這也是適應春天的養生方法。


春三月,此謂發陳


《黃帝內經·素問·四季調神大論》中的一段話: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於庭,被髮緩形,以使志生......


春分之前,仍然是偏冷的,尤其是今年。受客氣影響,春天的升發之氣很弱,春三月中的發陳,不應該指在立春。


發陳,說的是人應如何藉助天地之氣來養生防病,發陳強調的是蓄積而發,借天地的升發之力清除以往身體中的陰霾之邪。因此發陳有一個“蓄力”的過程,不會是在陽氣始升的立春就開始。


可能有這樣的朋友,還在下雪的時候(雖然過了立春),在溼漉漉的地上“廣步於庭,被髮緩形”,那一定借不到“力”反而會被陰寒之氣所傷,進而出現各種疼痛或發熱。


應該說,春三月描述的不是具體時間,而是一個物候、一個現象,說的是天地陰陽相半,天地之間的陽氣已經升發到一定程度,此時咱們要順勢而為,借天地之氣,來“發陳”更新。

知節氣 | 今日春分


不明“春捂”反生熱病


說到春季養生,很多朋友都會想起一句俗語“春捂秋凍”。就是春天不急著減衣服,暖些讓身體的陽氣更好地升發;秋天不要急著加衣服,涼點幫助陽氣更好地收藏。


但是最近幾年,每到這個時候都會有很多小孩因為“春捂”而生病。


孩子特別冤枉,一來就和我說:“李老師,您不知道,有一種冷是你媽覺得你冷”。他們很熱,但家長覺得專家講要春捂,讓陽氣上升,不允許脫,導致孩子內熱盛而生病。


其實“春捂”也是要結合具體情況的。孩子已經內熱非常厲害了,你還在不分時間地讓他多穿,或者說這天氣已經很熱了,你還要讓他穿得很厚,那身體一定會有熱。特別是接下來這段時間,不當的春捂可能更容易加重外感的症狀。


這樣的“春捂”也可以叫做迷信。不結合具體情況,只聽一個人說什麼,就直接去做,這就是盲目地相信。


知節氣 | 今日春分


制香囊防春困


有兩個做香囊的方法:第一個是用冰片、樟腦各三克,用高良薑十五克,桂皮三十克,全部磨成粉混合在一起,然後密封在瓶子裡面,做一個小小的布袋子,把藥粉每一次取五克裝在小布袋子裡面去,放在身上就可以防春困,大概每十天到十五天換一次藥粉就可以了。


第二個也是四味藥,川芎、白芷各十克,蒼朮二十克,丁香五十克,也是磨粉,每次用五克裝在小布袋子。其實春困主要的原因是因為體內的陽氣不足。


知節氣 | 今日春分


知節氣 | 今日春分

春分·食譜

知節氣 | 今日春分


知節氣 | 今日春分


1


山藥扁豆鯉魚湯


知節氣 | 今日春分


【食材】白扁豆30克,淮山藥40克,乾薑3克(或生薑15克),鯉魚1條(約500克)。


【做法】先將鯉魚剖腹,去鱗、鰓及內臟、洗淨,加水適量,與前三味藥同煮1小時,加入精鹽、紹酒適量調味即成。


【功效】健脾祛溼。


1


茯苓粥


知節氣 | 今日春分


【食材】茯苓15克,粳米200克,冰糖適量。


【做法】將茯苓、粳米洗淨,一同放入鍋中,加適量清水,大火煮開後改小火煮至粥熟米爛,調入冰糖略煮即成。


【功效】美白祛黃。


1


白燒鱔魚


知節氣 | 今日春分


【食材】鱔魚500克,黃酒、蔥白、生薑、食鹽、胡椒粉、植物油各適量。


【做法】鱔魚去骨及內臟,洗淨切絲備用,鍋內放入植物油,燒至七成熱時,放入鱔魚、蔥、姜,略炒後加入黃酒、食鹽、少量清水,小火燒至熟透撒入胡椒粉即成。


【功效】補虛損,止便血。對於產後虛嬴,痔瘡出血,下痢膿血,臟腑耗損效果尤其為好。


注意:無論以何種方法烹飪鱔魚,都不可忘記佐以胡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