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女子队员失落的郭氏姐妹花,有遗憾也是幸福吧

提起郭焱,关注国乒的球迷必定对其印象深刻。她5岁学打乒乓球,12岁便被选入北京队,15岁凭借全国少年锦标赛的冠军成功进入国家队。郭焱擅长右手横握球拍、快攻结合两面弧圈球,打球风格十分凶狠,进攻快捷犀利,颇有杀伤力,有鲜明的男性化特征。

2006年,23岁的郭焱迎来了职业生涯最风光的时刻。在女子乒乓球世界杯决赛上,经过七轮激战,郭焱在落后的情况下连追三局,最终以4:3战胜“大魔王”张怡宁,首次登上了世界杯冠军的宝座。2009年,在世界乒乓球总冠军赛女子单打决赛中,郭焱战胜队友刘诗雯捧回冠军奖牌。

从2010年莫斯科团体世乒赛起,郭焱成为女乒的核心主力,正式迎来了职业生涯的高峰期。她在世界杯、亚运会、亚洲杯等一系列国际赛事上表演亮眼,更为中国队夺得团体冠军立下汗马功劳。郭焱也被球迷成为“后张怡宁时代”中国女队的“定海神针”、当之无愧的女乒“一姐”。

虽然郭焱在赛场上屡屡摘金,但在她的职业生涯中,三度落选奥运会恐怕是最遗憾的一件事了。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她因为缺少大赛经验落选。2008年,家门口的北京奥运会,她败给了乒坛新星郭跃,未能出战,实在令人惋惜。郭跃参赛是因为2007年世乒赛击败大魔王张怡宁获得奥运会参赛资格。真正的遗憾应该是2012年,郭焱原本已经拿到了奥运会入场券,因为奥运会参赛条件的原因以及中国队的安排,对外宣称伤病换人,明眼人都知道这个是对外公布的理由比如21016年刘诗雯未能参加里约的单打比赛,里约周期李晓霞也是伤病依然参加了里约奥运会单打。如果说郭焱生不逢时,前有张怡宁和王楠大魔王,后有郭跃、李晓霞、丁宁、刘诗雯冲击。


乒乓球女子队员失落的郭氏姐妹花,有遗憾也是幸福吧


那另外一位创奇小将当打之年退役就让人很是不解了。她是谁呢?她就是天才少女郭跃。郭跃1988年7月出生,左手横握球拍,弧圈球结合快攻,典型的女子技术男性化的打法,其发球和前三板技术非常细腻,抢攻意识超一流,很快成为中国女乒的重点培养对象,被教练组寄予厚望。2003年郭跃15岁,在被问起谁最有希望成为自己的接班人时,当时正处在巅峰时期的王楠毫不犹豫地说,“我认为是郭跃,如果她能把握好自己的未来,我坚信她一定能成为中国女乒的第一单打。”用火箭蹿升来形容郭跃职业生涯前期再合适不过:2004年多哈团体世乒赛成为国乒历史上最年轻的世界冠军,2005年世乒赛拿到混双冠军,2007世乒赛获得女单冠军后不到20岁的她与王楠、张怡宁比肩而立,成为女乒三大主力之一。2008年北京奥运会随队获奥运团体金牌,女单则获得季军。北京奥运后,王楠退役,张怡宁生涯进入尾声,被一致看好的郭跃在2009年世乒赛决赛被张怡宁逆转,世界杯决赛又不敌后起之秀刘诗雯,此后,郭跃再未打进过世界大赛单打决赛, 2010年莫斯科团体赛竟然没有在决赛中获得出场机会, 2011年前后内外站连战连败。尽管依靠经验以及与李晓霞搭档辉煌的双打战绩,2012年郭跃三征奥运团体卫冕,但2013年她未能报名世乒赛女单, 2014年初因被调整出国家队。

乒乓球女子队员失落的郭氏姐妹花,有遗憾也是幸福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