囤糧這一局,日本主婦完勝末日罐頭

囤糧這一局,日本主婦完勝末日罐頭

因為疫情的發展,幾乎全世界都在囤糧。

最硬核囤糧一定是北美Costco,它們有款末日求生罐頭,足夠4個人吃整整一年!

這份末日罐頭套餐共包括230個罐頭和20桶桶裝食品,果乾、蔬菜乾、冷凍食品和肉蛋奶等全部都有,保質期長達25-30年。

囤糧這一局,日本主婦完勝末日罐頭

末日罐頭在加拿大官網上售價$8499.99

據官方解釋,之所以推出這款產品是因為:有時候面對自然災害,在家裡囤上一年的食物令人更有安全感。

這真是“裝在罐頭裡的安心”了。

我覺得末日罐頭之所以能被北美人接受,有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他們對吃真的不講究呀!

不過作為我們的亞洲鄰居,日韓的屯糧情況就和我們差不多了,超市食品區很多貨架已經被搬空。

囤糧這一局,日本主婦完勝末日罐頭

日本超市被搬空的貨架

日本因為自然災害多發,所以囤糧囤菜這種技能對日本主婦來說簡直小菜一碟。

所以今天我就來給你們深扒一下日本主婦的蔬菜儲存大法,講真有些奇妙的辦法我也是頭一次聽說呢~

讓蔬菜“休眠”

讓蔬菜“休眠”聽起來是不是有點玄學?

其實是因為蔬菜離開土壤後還在活著,呼吸作用會一直消耗體內的養分,菜就會變焉。所以得讓蔬菜“休眠”,讓它們保持乾燥的同時避免水分流失達到保鮮的目的。

紙巾吸水法

適用於:綠葉菜

保鮮效果:3Days1Week

我發現日韓主婦用的最多的就是這種方法,比如韓國博主haegreendal就經常把蔬菜和報紙一起放入保鮮袋後再冷藏。

囤糧這一局,日本主婦完勝末日罐頭

囤糧這一局,日本主婦完勝末日罐頭

我建議最好用廚房紙和牛皮紙,用它們包裹綠葉菜能吸收水汽維持保鮮袋內的溼度,這種方法能讓原來只有3天生命力的綠葉菜超長待機1周。

囤糧這一局,日本主婦完勝末日罐頭

就像這樣子!

阻斷生長法

適用於:菜心大的綠葉蔬菜

保鮮效果:1Week3Weeks

這招需要用到麵粉或牙籤,特別適合球生菜等菜心較大的蔬菜。

囤糧這一局,日本主婦完勝末日罐頭

把根部切掉在切口塗上小麥粉,能讓蔬菜進入休眠狀態,保鮮3周左右。

化身容嬤嬤拿牙籤側插入底部菜心處,這就好像封住了蔬菜的任督二脈阻斷它繼續生長,也能達到保鮮目的。

保鮮膜包裹法

適用於:根莖類

保鮮效果:1Week3Weeks

像胡蘿蔔、西葫蘆這類根莖蔬菜用保鮮膜整個包裹起來能防止它們水分蒸發,保持最佳口感。

囤糧這一局,日本主婦完勝末日罐頭

蠟燭保鮮法

適用於:椒類

保鮮效果:1Week3Weeks

這招就更神了,我也是頭一次聽說蠟燭還能保鮮的。

蠟燭保鮮法對彩椒、青椒、尖椒等椒類都適用,先用剪子把椒蒂剪出一個切面,再把燃燒後的蠟油滴在切面上。

這就好比封住了青椒的大動脈,再放入冰箱冷藏可保鮮2-3周哦。

囤糧這一局,日本主婦完勝末日罐頭

錫紙包裹法

適用於:蔥薑蒜

保鮮效果:2Weeks1Month

錫紙也是日本主婦廚房裡的必備法寶,將錫紙剪出適合大小緊貼食材包裹住蔥薑蒜這類配料。

這樣放在室內通風陰涼處至少能保證一個月不發芽也不變幹。

囤糧這一局,日本主婦完勝末日罐頭

沙土掩埋法

適用於:土豆、地瓜

保鮮效果:1Month2Months

找個不要的紙箱在四周扎幾個出氣孔,底部鋪上舊報紙再放加入沙子,把土豆、地瓜埋進沙子裡保證沙子剛剛沒過它們即可。

囤糧這一局,日本主婦完勝末日罐頭

囤糧這一局,日本主婦完勝末日罐頭

這樣做能減少光合作用、讓土豆減緩發芽的速度同時避免接觸水汽保持乾燥。

囤糧這一局,日本主婦完勝末日罐頭

要注意土豆和紅薯不能一起存放,不然會壞的更快哦~

日本主婦的蔬菜冷凍術

日本主婦星子是個92年辣媽,平日裡她要照顧老公、女兒、兩隻狗狗和一隻小鳥一家六口的日常生活,還能擠出時間拍Vlog當博主、開了自己的店鋪和工作室,所以效率是她的第一守則。

她做飯有個殺手鐧:蔬菜冷凍術

囤糧這一局,日本主婦完勝末日罐頭

用一個小時就能備好一週要用的食材,而且保證新鮮、營養。這簡直是解決復工吃飯難題的正解呀!

囤糧這一局,日本主婦完勝末日罐頭

像胡蘿蔔、藕這類根莖蔬菜是最好打理的,只要洗洗切切再晾乾分裝就完事了。

囤糧這一局,日本主婦完勝末日罐頭

如果等不及自然晾乾就用廚房紙吸除多餘水分,千萬別帶著水裝袋,未乾透的蔬菜容易被凍壞。

囤糧這一局,日本主婦完勝末日罐頭

分裝後擠出保鮮袋裡的空氣,別忘了再貼上標籤提醒你保質期

囤糧這一局,日本主婦完勝末日罐頭

囤糧這一局,日本主婦完勝末日罐頭

這樣的冷凍蔬菜在冰箱裡保存3個月都綽綽有餘,不過建議一次準備1到2周就非常足夠啦。

囤糧這一局,日本主婦完勝末日罐頭

甘藍菜、球生菜、西藍花等也可以這麼安排,只要不是葉類蔬菜就算冷凍依然能夠保持風味。

囤糧這一局,日本主婦完勝末日罐頭

囤糧這一局,日本主婦完勝末日罐頭

切成適中大小,用的時候無需解凍直接下鍋10分鐘搞定,這才算真正的快手菜。

西紅柿容易被凍傷,所以在冷凍時不要切開,只把蒂挖掉再包好保鮮膜放入保鮮袋中。

囤糧這一局,日本主婦完勝末日罐頭

囤糧這一局,日本主婦完勝末日罐頭

囤糧這一局,日本主婦完勝末日罐頭

菌菇類一點水汽都沾不得,所以處理菇類不要清洗,只拿溼巾把表面的髒東西擦掉。

囤糧這一局,日本主婦完勝末日罐頭

去蒂後切成需要的大小冷凍,用的時候再清洗或焯水。

囤糧這一局,日本主婦完勝末日罐頭

囤糧這一局,日本主婦完勝末日罐頭

對需要大量準備的精細食材,星子會用分割法保存。

比如這包洋蔥丁,星子就把它壓扁再劃分出每次用量,冷凍後一掰就行。

對姜蒜類配料星子也有自己獨特的保存方法,把姜、蒜磨成沫用保鮮膜包好凍起來,用的時候掰一塊就行。

如果你有製冰盒更好,不只是姜蒜末,連自制調味料、小菜都可以凍起來保存。

肉類處理就比蔬菜簡單多了,奉行小份分裝法即可。

因為肉類反覆解凍容易變質,所以長期囤肉要按每次用量切好小份分裝密封后冷凍。

很多人比較在意冷凍蔬菜的營養價值。

冷凍蔬菜在清洗、切分等環節確實會造成水溶性維C的損耗,但這和我們用新鮮蔬菜烹飪的效果差不了太多。

其他的營養元素不會損失太多,甚至一些酶類抗氧化劑還能在儲存時增加。

日本人通常覺得冷凍蔬菜比如甘藍菜等脆脆的口感更佳,我覺得只要不是葉類蔬菜其他口感和新鮮的基本沒差。

冰箱收納三大原則

越是follow日本博主越是發現她們在冰箱收納上很有一套。

我整理出了她們收納冰箱的三大原則,照著做就算囤再多菜冰箱也能清爽乾淨。

原則一:冰箱科學分區

日本主婦本多弘美就把她的冷藏室分成了5個區域:

區域1:冰箱門中間放已開封的食物。

這是打開冰箱就能看見的醒目位置,把吃了一半的食物放在這裡方便拿取也不怕遺忘。

區域2:上層放保質期長的食材。

把保質期長的食材如調料等用托盤或收納盒統一裝起來,視覺上會清爽許多。

區域3:中層放保質期較短的食材。

蔬菜、水果等保質期較短的食材放在中層提醒自己要儘快吃完。

區域4:冰箱門上下層放醬料。

罐頭、醬料和飲品放在這裡最省空間,依次排列也方便拿取。

區域5:機動空間放零碎雜物。

本多老師還會在冰箱裡設置一個可以隨機應變的機動區,把平時要用的果醬、煉乳或是鹹菜、辣醬等用分類收納盒收納起來。

用的時候可以直接連盒拿出來,非常方便。

當然你也可以根據你的習慣來分區,比如日本主婦kaor的冰箱每層都是有主題的分區:

每層擺放一種類目,找東西很省心。

或是像Aki這樣按照家庭成員來分區,優點是每個家人都能快速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無論哪一種分區記得都不要把冰箱填滿,留出30%的空間作為臨時存放處才能讓冰箱收納更有彈性。

原則二:善用工具節省空間

本多老師非常喜歡用收納盒和收納籃分隔空間,因為果蔬收納的要點是千萬不要堆放食材!

根據蔬菜的形狀和大小分類:球形蔬菜一盒、長條蔬菜一盒,這樣就不會因為形狀各異而浪費空間。

胡蘿蔔、黃瓜等長條形蔬菜豎著放保鮮時間更長還節省空間:

冷凍室用收納盤分門別類:

肉類和各種速凍食品可以立式收納,既能提高空間利用還方便拿取。

長尾夾是冰箱收納好幫手,掛在門上可以夾些調味品。

伸縮杆搭配效果翻倍~

主婦sayaka特別指出像這種層高較高的隔層往往空著用不到,用一個U型隔板就能分成上下兩層增加利用率。

搭配小托盤,抽拉式拿取很方便。

原則三:標籤排序才好記

日本主婦在採購當天就會把所有食材拆袋分裝

拆開外包裝把食材分好每頓的量裝入保鮮袋裡,體積頓時能縮小三分之一

拆掉包裝的食材就必須貼上標籤和保質期,在擺放時記得把日期朝上,按照時間順序把保質期短的食材排在前面先吃。

如果你怕忘記可以做個

冰箱食材日曆,記上速凍食品的保質期消滅一樣就劃掉一樣,畢竟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呀。

居家隔離的這一個多月,我已經從只會煮泡麵快速成長成了平平無奇的料理小天才~復工後哪怕偶爾點頓外賣都覺得它不香了...

我覺得這次疫情對我來說就是個自我改變的契機。從外賣到自己做飯,從亂塞一氣到學會冰箱收納,這些都是之前我想做卻沒有真正靜下心來做到的。

有時間吐槽宅家無聊不如付出點實際行動,也許就從整理冰箱開始趁著有時間做出些改變吧。

另外,你們還有什麼儲存食材的小竅門都來留言裡說說吧~

看完忍不住想去整理冰箱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