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傢什你還記得幾樣?

鄉愁是什麼?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一張窄窄的船票,

抑或是一條長長的橋,

一輪圓圓的月。


但對許多老太倉來說,

帶不走的故土與記憶,

便是趕不走的鄉愁。

這些傢什你還記得幾樣?

這些傢什你還記得幾樣?

這些傢什你還記得幾樣?


萬豐村位於城廂鎮的最北面,

近幾年,

變得越來越漂亮。

這些傢什你還記得幾樣?


最近,

萬豐村利用村民捐出的老物件,

建成了萬豐記憶館,

用這些老物件留住濃濃鄉愁。

這些傢什你還記得幾樣?


這些傢什你還記得幾樣?

這些傢什你還記得幾樣?

這些傢什你還記得幾樣?

一起去看看

萬豐記憶館位於村合作農場的場部,

記憶館房子的外形是傳統糧囤形狀。


這些傢什你還記得幾樣?

走進記憶館的大門,

首先是一個小廳,

小廳右邊的牆上,

《農耕文化簡介》被製成竹簡,

貼在牆上。

左邊最顯眼的位置上

放著一架以前農村最常見的織布機。

這些傢什你還記得幾樣?

織布機是木製的,

有1米多寬,

最高的地方有2米多高。

村裡工作人員介紹,

這樣的織布機以前在農村很常見,

織出的布是土布,

可以做成衣服或床單,

但隨著經濟發展,

土布和織布機都慢慢被淘汰了。

這些傢什你還記得幾樣?


過了小廳就是圓形的兩層展廳,

一樓的是一些比較大的物件,

二樓的則相對較小。

這些傢什你還記得幾樣?


一樓入口處,

是兩種傳統的兒童生活用品,

分別是坐車和立桶。

坐車和現在有些兒童推車差不多,

只是下面沒有輪子。

立桶則做成了上細下粗的形狀,

桶內中間有隔板,

孩子踩在板上正好可以站直站穩。

這些傢什你還記得幾樣?

這些老物件的設計很巧妙,孩子用著很安全,大人還可以邊做家務,邊照顧小孩,另一方面,因為用的是木頭,可以用很多年,即使有點損壞,修修又能用,一個老物件,往往一家幾代人都用過。


展出的老物件中,

還有不少生產用品,

如有鍘草的鎬刀,

這些傢什你還記得幾樣?

曬糧食用的笪席,

這些傢什你還記得幾樣?

牛耕地時,

放置在牛頸肩部位的牛壓頭,

開河用時的劃勺等。

這些傢什你還記得幾樣?

如今,

萬豐村的糧食生產

早已實現了全程機械化,

從這些簡陋的農具中,

可以看出以往勞作的艱辛,

瞭解農耕文化。

這些傢什你還記得幾樣?


另外,

如一架紡車的竹紡盤明顯是新的。

這些傢什你還記得幾樣?

也有的老物件上還有紀年,

一個棉花桶上

可以隱約看到“戊午辦用”的字樣,

應該是1918年的老物件,

至今已有百餘年。

萬豐村工作人員介紹:萬豐村東部的村民已經通過拆遷實現了集中居住,西部的村民也紛紛翻建新房,看到很多老物件因為失去了用處,被丟棄毀壞,村裡有了建展館的想法,通過發動,村民們捐出了50餘件各類老物件,建成了這個記憶館,可以說,既留下了村子的一段歷史,也留住鄉愁。


這些傢什你還記得幾樣?


鄉愁如同一根無形的線,

時時刻刻牽動著遊子回家的心。

太倉的小夥伴,

若有閒暇,

不妨帶上孩子,

一起去這個鄉愁記憶館裡看看,

找尋你的專屬記憶~


這些傢什你還記得幾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