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天然的茶葉歷史展覽文化館的古茶之地——磨刀河

磨刀河——一片無量山天然的茶葉歷史展覽館的古茶之地


磨刀河村

——茶出銀生城界諸山

前有尋茶記,今有探茶郎

尋找貨真價值的好茶,一直是茶友和我都的重點

無論是中正平和,沉穩內斂的老茶

還是青澀張揚香顯色露的新葉

每一味都要細細品咂,一一辨識

茶探兒今日起帶你開始探尋一片無量山天然的茶葉歷史展覽館的古茶之地——磨刀河村



磨刀河村進林街鄉看古茶樹磨刀河村是一定要去的,銀生茶博物館在此。從二道河村沿土公路再往上走2 千米便到磨刀河村,磨刀河村海拔己有2100米,在無量山這個海拔線若還有村寨,這個村寨就一定找得到500 年以上、1000 年以上的大茶王。

一片天然的茶葉歷史展覽文化館的古茶之地——磨刀河


磨刀河村烏蠻留下的銀生茶都在地埂上,南詔國時期糧茶套種的歷史畫面留在這裡

磨刀河村坐落在一面大陡壁巖下,村子正對著林街和景福的分界山轎頂山,從磨刀河村還能看到無量山主峰區的背娃娃山,村子離景福的古茶村公平村僅3千米路。磨刀河分上中下三個小村,三個小村合計有49 戶全為彝族,磨刀河村民稱他們不是蒙化人, 過去他們叫倮倮。倮倮人比蒙化人早進無量山,倮倮人和侎俐人是無量山(蒙樂山)高寒山區最早的居住民,唐代以前在無量山半農半牧,磨刀河處於無量山主脊線腹地,海拔高,背靠原始森林,是一個可以躲避戰亂的好地方,倮倮人長期定居於此,說明這裡沒有發生過大的戰亂。

一片天然的茶葉歷史展覽文化館的古茶之地——磨刀河


磨刀河村是一個歷史積澱很厚的地方,一午多年前烏蠻已在這裡居住種茶

磨刀河村四周有很多緩坡地,還有很寬的草場,有河流,水源很充足,很適合半農半牧的族群居住,倮倮人屬烏蠻系,至少南詔國以前已在磨刀河一帶建寨定居,這個定論從村裡留存下來的古茶樹、古核桃樹便可推出。磨刀河上寨大水溝旁有幾棵兩人才能合抱的古核桃樹,彝族人自古就有種核桃的習俗,核桃仁能食,核桃油能食還可點燈,核桃樹皮可染麻、染布,彝族人種核桃的歷史和種茶葉一樣長。

一片天然的茶葉歷史展覽文化館的古茶之地——磨刀河


磨刀河的大茶王,“茶出銀生城界諸山”銀生茶在此

磨刀河的古茶樹主要集中在海拔超過2100米的中寨和上寨,這兩個村寨擾圍在古茶樹之中,兩個寨子每家每戶房前屋後都有古茶樹,一棵棵古茶樹已老得枝杆拐扭,樹齡不少於300年。村子附近臺地的地埂上、河溝邊、路坎邊隨處可見500 年以上、800 年以上的大茶樹,這些大茶樹棵棵如擎天巨傘沿著地埂順著河岸、順著老路有規律地排列著,這些留在地埂上、水溝邊老路旁的古茶樹棵棵都是大茶王,主幹圍徑大部分都在180釐米以上,裸露於地表的樹根都有三四米長。在勐海南糯山,瀾滄景邁山、雙江勐庫的村寨裡有2 米樹圍的古茶樹,便可當頭號茶王,而在磨刀河2 米樹圍的古茶樹連3 號茶王都當不上。磨刀河中寨地埂邊上最大的那棵古茶王其主幹圍徑己有250 釐米,長得枝繁葉茂、濃濃綠綠,村民們說春茶發時三個人上樹採一天還採不完,這棵幹茶王樹是林街鄉的頭號茶王,在無量山也屬罕見,己不是用幾百年這個數就能為它測齡的了

一片天然的茶葉歷史展覽文化館的古茶之地——磨刀河


磨刀河村地埂上的古茶樹,“荼出銀生城界諸山” 的歷史畫面在此回放

磨刀河村古茶樹多不說,而且品種還複雜,從茶樹葉片大小來看,有大葉、中葉、小葉;從葉片形狀來看有長葉、尖葉、團葉,這些茶樹品種不同茶味也不同,這種複雜難解的現象,令人不禁揣度,莫不是在磨刀河住過的棵傈人800年前、1000 前己在進行茶樹品種的選育、馴化?還是南詔國、大理國時期國王們和貴族們所喜愛的茶味不同,傈傈人要為他們貢奉各種口味的香茶?

一片天然的茶葉歷史展覽文化館的古茶之地——磨刀河


磨刀河村的古樹茶種在地埂上,糧茶套種,智慧農業銀生茶區古已有之

倮倮人在南詔國時期屬烏蠻,屬統治民族、上等民族,倮倮人在蒙舍詔境內也有分佈。倮倮人與南詔王室有族親關係,民國年間的《蒙化志稿》記載,倮倮有二種,一種即古之羅羅摩,為唐南詔詔王細奴邏之後。無量山在南昭國時期稱蒙樂山,詔王家族姓蒙,蒙樂山是昭王家族和蒙舍詔的人專祭的虎神山,《蠻書》記載“詔王有妻妾幾百人”,這幾百妻妾中必有倮倮女子,蒙樂山的倮倮是詔王的族親或姻親,倮倮人在蒙樂山種的茶 送進蒙舍城,送進南詔王宮不是不可能。磨刀河為什麼有那麼多不同品種的古茶樹,這個謎不知誰能解開。

研究雲南茶葉史、茶葉品種,磨刀河是個一定要去的地方,這個古茶村是無量山天然的茶葉歷史展覽館,在這裡你能窺見1200年前烏蠻們是如何種茶。

一片天然的茶葉歷史展覽文化館的古茶之地——磨刀河


磨刀河地處無量山主峰段

磨刀河村那一排排一列列的大茶王,還原出了“茶出銀生城界諸山”的場景,走進磨刀河站在大茶王下,不用人講解都能讀懂1200年前唐人樊綽在《蠻書》中說的“茶出銀生城界諸山” 。磨刀河有條翻越無量山的古道,從這條古道去銀生城,走路一天可到,尋找產茶的銀生城界諸山,磨刀河及其附近的轎頂山、金鼎山、背娃娃山、囤子山己在核心區範圍了。

一片天然的茶葉歷史展覽文化館的古茶之地——磨刀河


“茶出銀生戎界諸山” 磨刀河村的銀生茶

圖/攝影:造府普洱秋香

文出:《茶出銀生城界諸山——無量山》詹英佩著,造府普洱秋香編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