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書記來了,前三富村的“光景”越來越好了

我叫張俊亮,是賽罕區房屋徵收辦的一名普通幹部,2018年年初被派駐到敕勒川路街道前三富村擔任第一書記。到底怎樣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第一書記呢?上任之初,我心裡充滿忐忑。

張書記來了,前三富村的“光景”越來越好了

還記得剛到前三富村的時候,我第一次踏進郭福枝家,一家三口擠在不足四十平米、牆皮脫落的老舊危房中,妻子李秀珍患肺炎常年看病吃藥,40歲的兒子郭國恆至今未婚。全家的收入來源依靠郭福枝和郭國恆在外打短工,年收入不到一萬元。瞭解到郭福枝一家的情況後,我和村“兩委”班子第一時間幫助他們申請了危房拆建改造,還申請繳納了城鄉醫療保險和商業補充險,為郭福枝夫妻二人辦理了低保,這樣一來他們的收入得到實實在在的增長。

張書記來了,前三富村的“光景”越來越好了

扶貧也要扶智,脫貧後更不能鬆懈。享受到扶貧政策的郭國恆向我吐露他的心聲,“新房子冬暖夏涼,還有抽水馬桶,住起來安全舒服又舒適。我知道現在的生活來之不易,現在我也有工作有收入,攢攢錢,想把院子裡另一塊空地也利用起來,再蓋一個房子,爭取能娶上媳婦。”看著他信心滿滿的樣子,我發自內心替他高興。一時窮不怕,就怕“精神窮”“思想窮”,只有脫貧戶的思想從“要我富”轉變為“我要富”,我們的扶貧工作才能真正起到成效。

張書記來了,前三富村的“光景”越來越好了

還有87歲的獨居老人米二蘭,兒女不在身邊,年老多病,沒有穩定的經濟收入,房屋老化,存在安全隱患。與相關部門協調溝通,房屋得到了修繕加固,老人終於住上了安全明亮的房子。現在米二蘭老人每年可以享受到低保金,金河鎮中心衛生院還定期為她進行健康體檢和用藥指導,解決了老人的基本生活難題。我永遠都記得老人搬進新房子的那天,她握著我的手,久久不能鬆開......

張書記來了,前三富村的“光景”越來越好了

剛到前三富村時,全村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4戶7人,通過一年的幫扶,於2018年全部脫貧。為保持現有健康扶貧、教育扶貧、就業扶貧等扶貧政策的總體穩定,我們前三富村還要將產業扶貧作為脫貧攻堅的主要抓手,立足實際、科學規劃、加強引導、充分發揮社會扶貧的帶動效應,加大扶持力度,從“扶貧”一步步走向“致富”。

張書記來了,前三富村的“光景”越來越好了

2020年的春節是一個不平凡的節日,舉國上下共同抗疫,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我們前三富村及時成立了臨時黨支部,24小時卡口執勤組、網格排查組、宣傳組、信息組等工作組,嚴防死守,深入排查,做到不落一戶、不漏一人,為“無疫村”築起堅強堡壘。打造“無疫村”,我們做了很多努力。從年初到現在一個多月的時間裡,從村幹部到普通村民,從“六步工作法”到“掛圖作戰”,每一步都彰顯著前三富人的防疫決心。

張書記來了,前三富村的“光景”越來越好了

早春時節,正是春耕備耕的關鍵時刻。前三富村的蔬菜大棚裡春意盎然,一排排綠油油的香菜生機勃勃,長勢喜人。又是一年春來到,又是充滿希望的一年,這一年我想好了,一定帶領全村的村民們致富奔小康......!(賽罕區融媒體中心 戴萌 賈日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