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招生簡章惹爭議,寒窗苦讀不敵一紙外國國籍,國內學生炸鍋了


小時候,我們所有人一定被老師家長問過同樣一個問題:長大後想去哪個大學?“我要去清華北大!”我想,這一定是大部分孩子的回答。畢竟,清北的概念在中國是那麼的深入人心,只要提到我國的高等教育,我們便一定會想起清華巍峨的二校門、北大莊嚴的西校門。

在最新的泰晤士高等教育亞洲大學排行榜中,清華大學一舉超越新加坡國立大學,成為亞洲高校最新的“掌舵手”,在最新的QS世界大學排行榜中,清華大學位列第16位,離前10的位置已遙遙在望。

可以說,清北是我們國家的驕傲,所有高三學子披星戴月地拼命學習,也是期望著自己有一天能去到兩所名校深造,不過由於嚴苛的分數要求,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這注定只能成為一生的奢望,然而對於外國學生來說,想讀清華卻“易如反掌”。最新的《清華大學2020年國際學生(本科)招生簡章》就惹來了不小的爭議,不少國內學生炸鍋了,評價說:“12年的寒窗苦讀竟然不敵一紙外國國籍!”

清華大學招生簡章明確提出,國際學生不需要進行筆試!而是採取申請審核制的錄取方式,學生們只需要將自己的資料提交,然後由專家審評後進入面試環節即可。而國際生的申請條件有多簡單呢?

1、18歲週歲(含)以上;

2、高中畢業提供成績單;

3、漢語水平HSK五級(含)以上。

大家可能對HSK五級沒有什麼概念,小編在此舉兩道真題:1、將“一定”“道歉的時候”“態度誠懇”“要”連成一句話;2、將“節日”“是”“春節”“一個”“傳統的”連成一句話。胡侃教育覺得中國小學六年級的學生應該都能拿到高分。

一時之間,人們的議論聲不絕於耳。無數中國學生、家長都感到非常委屈,我們不分白天黑夜地拼命學習也摸不著清華的邊,可別人只需要憑藉一張小小國籍,清華就對他們敞開了大門,實在是不公平。這不禁讓小編想起了大學室友的吐槽,他是廣東人,平時成績比同班同學高100來分,然而由於人家擁有香港身份證,最後單獨參加了“華僑港澳臺高招聯考”,順利被頂尖985大學錄取,而他卻只能就讀排名末尾的985大學。

以2019年高考為例,清華在全國26省市的理科平均投檔線高達685分!最為“天坑”的四川省理科投檔線甚至要705分,讓人瞠目結舌。對此,清華大學作出了回應,稱之所以設置較低的報考條件,也是為了能夠增加國際生的報名數量,然後從中優中選優,也不會佔用國內學生的名額。

此外,國內學生詬病較多的是國際生的各種補貼以及條件遠勝國內學生的留學生公寓,去年北大就曾因為“47萬獎學金錄取漢語不達標的留學生”而引發爭議。小編還曾看過一個新聞,人大附中有一個十分具有傳奇色彩的班級,其2017屆共有外籍學生36人,其中35人報考中國高校,100%被清華、北大、人大錄取!更加引人注目的是,這些外籍學生清一色的黑頭髮黃皮膚,名字也都是標準的中國名字,唯一與我們不同的是,人家擁有外國國籍。

隨著我們國家的日益強大,我想,對外國來華留學生進行質量篩選已十分重要,各大高校千萬不能為了增加國際學生比例,以便提高QS、US.News等國際大學排行榜上的排名,而盲目招收留學生。對於素質高的優秀學生,我們可以敞開大門,提供高額的獎學金歡迎他們,對於那些素質低的學生,我們應當拒之門外!

要想讀清華北大,學好數學十分關鍵,畢竟數學好的學生一般物理化學也不會太差,可以說直接關係到高考750分裡面的一半分數。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楊振寧曾說過,他對數學的興趣,很大程度來源於數學大師劉薰宇先生的著作。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華羅庚數學獎、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谷超豪也曾說劉薰宇的著作是打開他對數學興趣的一把鑰匙。而劉先生最經典的四本數學科普讀物就是《給孩子的數學四書》。

很多人讀完這套數學著作後,第一反應就是“原來數學可以這樣學”!

如果你想激發孩子學習數學的興趣,讓孩子更加快樂地融入數學中去的話,歡迎點擊鏈接購買這套叢書,原價148元,現在京東四本書一起79元,兩件額外9.5折,非常划算!

可發貨 給孩子的數學四書 劉薰宇著 學數學原來這麼簡單4本套裝馬先生談算學 數學趣味 應數和應式


數學對於高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興趣更是越早培養越好,新學期即將開學,這套《數學四書》或許會成為孩子人生中一個至關重要的轉折點,希望她能陪伴您的孩子度過一段充實而又有無限趣味的學習時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