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後,更需要講好中國故事

文 / 心智成長專欄作者 文雅


疫情讓國際社會變成了主戰場,中國從爭議開始變為醫療模範。

這個變化還延伸出許多文化產業的想象空間和未來產業結構調整空間。

中國近年在經濟上的鉅變世界有目共睹,但中國文化作品如何呈現獨具東方審美的中國文化與中國思想,又能折射全球性文化藝術視點,以一個綜合方案來承載,這需要深喑中國文化學說,同時在文學、藝術、影視等各類產業觸類旁通的人來整合故事形式。

創作“人性之美與意境之遠”的中國故事,為中國得到更多的認同而加油,這是今年文藝工作者的重大使命也是中國面前的巨大商機。

文學無邊界 思想同溫度

馬克思哲學在世界通用,莎士比亞 的《哈姆雷特(Hamlet)》、丹尼爾·笛福的 《魯濱遜漂流記》、狄更斯 的《大衛·科波菲爾》、維克多·雨果《巴黎聖母院》、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嘯山莊》、春上村樹《挪威的森林》、安徒生《海的女兒》......哪一部沒有在世界通行無阻。

疫情後,更需要講好中國故事

這些文光璀璨的思想在書香世家裡,都是與中國四大名著並列書櫥的標配。

有趣的是,我們幾乎也忘記了作者的國籍,只記得那些印象深刻的人物。

縱觀這些鉅著,沒有一部不讓你震撼於它的龐大嚴謹的體系,沒有一部缺乏深刻的思想,沒有一個作者不能洞察人性。

明天的中國,我們的文化能不能與他們同在世界的書櫥之中?

從創作意識看文化價值鏈

而疫情後需要直面經濟戰役的中國,正是需要文化產業的引領。但我們必須突破自己設置的文化壁壘,講好中國故事。也就是中國經濟的免疫力需要文化產業來滋養。

而這個文化作品的大局觀沒有形成,也就沒有辦法講好一個融匯貫通的故事。

更沒有辦法讓它走入國際市場。

首先的壁壘,是我們自己的意識。

疫情後,更需要講好中國故事

意識是21世紀的前沿科學,意識也是國際公認的、人類與世界的“邊界”。

如果我們把意識放在一個人性張力還不足以感動觀眾情感的主線上,把目標都瞄準作品背後可以運作的商機,那麼在作品之初,初心已散。更別談整條產業鏈的後續是否還有凝聚力了。

意識,是文化產品的先鋒。


文化為靈魂 創意為動力

文化似雲,可高低可遠近可卷舒,可古為今用,可化雨潤物。

文化產業就要以產業意識來做文化的創意整合。

本次疫情迅猛而來,變異速度不斷加強,幾乎全球淪陷。而中國在高效的治理措施下,已成為了“非疫區”。而且文學創作成了產業網絡化的最大化受益者。但僅僅還是以從前的方式講現在故事可以嗎?

下一步怎麼走?

“新型舉國體制”將更加註重創新價值鏈

“中國方案”“中國治理優勢”帶著中國文化思想的溫度,走進世界。

這是向世界推廣中國文化的絕佳時機,也是一次中國文化產業樹立影響力、重塑東西方交融渠道的一次最佳時機。

講好中國故事,前提是瞭解中國本身的多樣性文化優勢、體制優勢,能從中提煉民族文化特徵、還能與國際文化找到交融點。

疫情後,更需要講好中國故事

但以中國人自古以來的韌性,一定會有綜合性的解決方案出現。

從大禹治水,我們的祖先就不會在苦難前畏縮,從女媧補天,我們的祖先就不懂何為艱難,從愚公移山,我們的祖先就詮釋了”信念“。


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

未來中國人口斷崖式下跌確實已無可避免。

意味著我們都要面對提升國力、文化傳承、經濟發展的問題,沒有一個人可以置身事外。

民族文化還未復興,經濟+文化的保衛戰正當空對決,隨著疫情蔓延和變異,下去還會有越來越多的綜合性問題呈現給全人類。

綜觀人類歷史與未來發展趨勢,一切的優勢都會被塵封進歷史,只有延綿不斷的民族文化才是永恆

疫情讓人們反思與世界的相處之道,社會也已經猛然將更大的精神需求市場和渠道打開,中國智慧和中國文化豐富的層次感與意境也將在中國故事中呼之欲出。

每一個時代總有人因為變革而泣,但也總有人因變革而喜。

這就是因為社會不同的需求層面,也因為人們不同的思維模式。

所以只有持續的創新能力,加上文化的厚重、產業的思維,整合為我們明天的解決方案。

疫情後,更需要講好中國故事

(關注後 可收看更多觀察分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