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者,人之根本也。”學會不生氣才能擁有好福氣!

《難經·八難》中說道:“氣者,人之根本也。”


人體之“氣”,遍佈全身,無處不在。


中醫上,也向來有“百病生於氣”的說法。


可見,“氣”對於人體健康的重要性。


若要身體康健,便需做到平心靜氣。


人不生氣,則福運自來。

“氣者,人之根本也。”學會不生氣才能擁有好福氣!

不生怨氣,寬容承載福緣

孟郊有言:

“君子量不極,胸吞百川流。”

古往今來,凡成大業之人,必有寬容之心。


將怨氣拋諸腦後,才能不斷前行;


將寬容放在心間,才能點亮人生。


《曾廣賢文》中有言:

“責人之心責己,恕己之心恕人。”

懂得寬恕的人,就不會心生怨氣,懂得寬恕的人,就不會斤斤計較。


成功與失敗,往往就在於你的一念之間:


心寬了,福緣自來;心窄了,傷人害己。

“氣者,人之根本也。”學會不生氣才能擁有好福氣!

不生怒氣,理智看待問題

馮夢龍曾說:

“怒中之言,必有洩漏。”

當一個人怒氣上頭時,便會將微不足道的小事無限放大,使自己的行為偏離軌跡,最終導致醜態百出。

處事不生怒氣,理智地看待問題,方是為人處世之道。


從那之後,他再也沒有與人發生過爭執,也因此贏得了鄉里鄰居的一致稱讚。


經常發怒的人,其實是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


表面上看似教訓了別人,實際上卻傷害了自己的健康。


發怒是本能,不怒才是本事。


著名作家馮驥才便很少發怒,無論處境多麼糟糕,他都不會讓憤怒淹沒理智。


有一次家中失竊,馮驥才在家中檢查一圈,發現賊並沒有把他珍藏的字畫偷走。

於是他淡然一笑,說道:

“這個賊不是行家啊。”

能在此種境地中,依舊理智如初,馮老算是真正有本事的人了。

在生活中,讓人憤怒的事數不勝數,但木已成舟,無論你如何憤怒,都改變不了已經發生的事實。

怒氣沖天,是無能者的吶喊;心存理智,方能在舉手抬足間盡顯風度。

“氣者,人之根本也。”學會不生氣才能擁有好福氣!

不生妒氣,平和展現修養

“嫉妒是人性,不因為嫉妒而失態乃至報復,則是修養。我們無法壓制人性,但可以做到有教養。”


羨慕他人心想事成,卻恨自己坎坷不順;羨慕他人成就輝煌,卻恨自己碌碌無為。如此,則必心生妒氣。


心生嫉妒,雖是人之常情,但我們若能以平和之氣及時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則會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正所謂:“德莫兇於妒。”


這世界上最敗壞德行的便是嫉妒二字,若不能除去嫉妒之心,便很難有什麼大的作為。


正是由於曾國藩的“不嫉妒”,才為國家培養出了一大批傑出人才,而他本人也因此得到了“舉賢任能”的美名。


嫉妒如同白蟻,總在不經意間啃食人的心靈,最終將一個好端端的人徹底毀掉。


有人說,要想戰勝你的對手,就不能指望別人變“短”,而要使自己變“長”。


嫉妒只會讓你自己越來越“短”,最後成為徹徹底底的失敗者。


切記:千萬不要被嫉妒矇蔽了雙眼,丟了生而為人的尊嚴與修養。

“氣者,人之根本也。”學會不生氣才能擁有好福氣!

不生傲氣,謙遜自有力量

證嚴法師曾說:“稻穗結得越飽滿,越會往下垂,一個人越有成就,就越要有謙卑的胸襟。”

明代著名畫家唐伯虎,在幼年時便展示出了超人的才華。

唐伯虎早年曾拜在大畫家沈周門下,因掌握繪畫的技藝很快,深受沈周的稱讚。

受到的稱讚多了,更加上自己年少輕狂,唐伯虎便以為自己的畫技天下無雙,逐漸驕傲自大起來。

沈周把這一切看在眼裡,於是決定給唐伯虎好好上一課。

有一次吃飯,沈周故意讓唐伯虎去關窗戶。


唐伯虎把手伸出去的那一刻才知曉,這“窗戶”只是老師沈周筆下的一幅畫。

此時他才懂得“強中自有強中手”的道理,從此摒棄驕傲,虛心學畫。

“氣者,人之根本也。”學會不生氣才能擁有好福氣!

所羅門王說:敗壞之先,人心驕傲,尊榮之前,必有謙卑。”


謙遜的人,總會不斷找尋自己的不足,彌補自己的短板,進而昇華自己。


孤高自傲,不過是狹隘的表現,不露圭角,方才有前進的力量。


人年輕的時候,最頭疼的一件事就是決定自己這一生要做什麼。


決定要做什麼,如同水中撈月一樣困難,但決定不做什麼,卻相對容易些。

人生在世,最不能做的事便是“生氣”。

你生的氣越多,便活得越痛苦。

需知:人,不生氣,才有福。

謝謝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