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到底要不要“富養”?看看森碟和王詩齡,倆人的變化讓人感慨

很多人都說,女兒要富養,兒子要窮養。那麼女兒到底要不要"富養"呢?這是個很值得思考的問題。在前幾年的《爸爸去哪兒》播放以來,我們大概都還記得森碟和王詩齡小時候的樣子,而如今,她們也已經長大成人,不過二者的變化倒是令人感慨。對於森碟,田亮夫婦並沒有給過森碟過多的外在物質,而是讓她自己去尋找自己喜歡的東西,如今的她在運動方面十分拔尖,各種才藝樣樣精通,淑女範十足。而在王詩齡身上,衣著服裝皆是大牌,陪著媽媽李湘逛街時也有一種貴婦範兒,整個人一個活脫脫的"公主殿下"。對於這兩個女孩的變化,倒是另眾人十分感慨。

女兒到底要不要“富養”?看看森碟和王詩齡,倆人的變化讓人感慨

01

現代社會很多都有"富養"女兒這一說法

自古以來,"富養"女兒大多數為王公貴族的名門淑女,不但家世顯赫,而且溫文爾雅,知書達理,這是大多數女孩子的特徵,除了在娛樂圈,還有很多家庭也是這樣,將自己的孩子寵成"小公主"。為的是外在形象在別人眼中眼前一亮,那麼問題來了,若是女兒生長在哪個不富裕的家庭裡面,那是不是代表女兒就不能長成人們心目中格外耀眼的女孩形象?那父母對待女兒還需要"富養"嗎?

女兒到底要不要“富養”?看看森碟和王詩齡,倆人的變化讓人感慨

02

"窮養"與"富養"都不是一個極端

為人父母,對待孩子的教育是一個很關鍵的問題,教育影響孩子們的一生,而對待女兒時,到底是窮養還是富養確實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但是無論對待哪些事情,都從來不是一個極端,而是在於"度"的體現,因為"富養"不是溺愛,而是為了讓孩子充滿自信,"窮養"也不是虐待,而是為了培養孩子艱苦奮鬥的精神。

女兒到底要不要“富養”?看看森碟和王詩齡,倆人的變化讓人感慨

太過"富養"和"窮養"對孩子的影響:

1、太過"富養"會形成公主病

一般在"富養"的教育下養成的孩子,事事都以自己為先,無論在做任何事情,都認為自己是個小公主,其他人都要對自己俯首稱臣,也許是在家庭中經歷了過多父母的甜言蜜語,一旦離開父母會更加不適應,凡事不能親力親為,在同學和老師面前表現得更加自負,是個不折不扣的"混世魔王",也會讓孩子長大之後變成"啃老族"。

2、太過"窮養"會讓孩子自卑,性格扭曲

被"窮養"的孩子在成長時都會聽見父母這樣一句話:"我們拼死拼活還不是為了你?",就像是父母只要一旦有情緒,就會發洩在孩子身上,讓孩子對待父母總是少言寡語,甚至在很多時候,因為自卑不敢和父母說出自己的想法,抑鬱症的·可能性也會增加。

女兒到底要不要“富養”?看看森碟和王詩齡,倆人的變化讓人感慨

03

該如何選擇對待女兒的教育方式

1、無論富養還是窮養,最重要的是家教

每個人出生的環境不同,擁有的衣食住行資金自然不同,有錢人家的孩子父母捨不得孩子吃苦,當然窮人家的孩子也不應該過於苛刻對待,當女兒出生在一個不富裕的家庭時,不代表她必須"窮養",父母可以讓孩子成為精神富裕的人,進取有度,而富裕家庭的孩子,父母也可以培養她獨立自主的特性。

女兒到底要不要“富養”?看看森碟和王詩齡,倆人的變化讓人感慨

2、培養孩子正確的思想觀念

"富養"的孩子不代表就可以隨意揮霍家庭的資金,當遇見挫折時不能驕傲自大,認為一切都有父母解決,而"窮養"的孩子也需要被寄予呵護與關愛,耐心教育孩子,多與孩子溝通和交流,培養孩子正確的三觀,讓孩子成為一個知書達理,待人和善的好孩子。

女兒到底要不要“富養”?看看森碟和王詩齡,倆人的變化讓人感慨

結語:"窮養"孩子與"富養"孩子本身沒有錯,也不是說女兒就一定要"富養",關鍵問題還在於一個"度",培養孩子正確的三觀和適應社會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尼莫媽媽育兒師,也是5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