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圣母教堂到拜占庭帝国皇宫:布雷契耐宫&紫衣贵族宫

布雷契耐(希腊语:Βλαέρναι)是拜占庭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城西北角的一个郊区。它本是君堡一个水源地,因为该地的泉水临近著名的圣玛丽大教堂,被称为“圣泉”,为了将圣泉献给圣母玛丽,拜占庭帝国在这里建立了一座大教堂,她也成为了后来布雷契耐宫殿的“引路者”。

布雷契耐的教堂

圣玛丽大教堂(亦称做帕纳吉亚布雷契耐教堂)约450年由普尔基莉娅女皇建造,利奥一世皇帝不久进行了扩建,在6世纪由查士丁尼一世皇帝再次翻修。

从圣母教堂到拜占庭帝国皇宫:布雷契耐宫&紫衣贵族宫

帕纳吉亚·布雷契耐教堂,背景是布雷契耐宫殿的露台墙

圣玛丽教堂之外,布雷契耐还有一个重要的皇室建筑——布雷契耐宫。

布雷契耐宫是整个君堡西北角知名的建筑,在帕纳吉亚布雷契耐教堂(Panagia Blachernai,即圣玛丽大教堂)南面。它位于君堡陡峭的第六山北坡上,从宫殿里可以俯瞰金角湾。布雷契耐宫分多个阶段建造,虽然可以追溯到古典晚期,但后来多次被扩建,并在科穆宁和巴列奥略时代作为帝国主要的皇宫。

如今除了底层建筑和露台墙的遗迹外,这座宫殿几乎没有什么幸存下来的。巴列奥略王朝的紫衣贵族宫(土耳其的特克弗萨拉伊宫)位于布雷契耐宫宫殿建筑群的南面,是大布雷契耐宫的一部分。事实上布雷契耐宫因临近圣玛丽大教堂而被兴建和重视,逐步成为了拜占庭帝国皇室的寝宫。

从圣母教堂到拜占庭帝国皇宫:布雷契耐宫&紫衣贵族宫

布雷契耐宫的露台遗迹

5世纪时布雷契耐就很可能已经有了一座宫殿。根据狄奥多西二世统治时期记载,君士坦丁堡在第十四区(布雷契耐附近)有一座宫殿帕纳吉亚·布雷契耐教堂兴建之后,皇室的宫殿才随之建立。

教堂与宫殿

帕纳吉亚·布雷契耐教堂(圣玛丽大教堂)很可能始建于5世纪,决策者可能是帝国奥古斯塔(女皇)普尔基莉娅或威瑞娜。到了500年,在一个中央庭院周围建造了几座罗马式卧躺餐厅(Triclinium),这在某种程度上是根据《礼节》中所描述的礼仪而闻名的。

罗马式卧躺餐厅在贵族家中是十分钟常见的,它的特点在于食客们围绕着一张低矮的桌子,并靠在垫子上。地板的三面以10°倾斜,另外一面水平以供仆人服务。

从圣母教堂到拜占庭帝国皇宫:布雷契耐宫&紫衣贵族宫

罗马式卧躺餐厅想象图(18世纪)

索罗斯(Triclinium Soros)大厅有可能要追溯到利奥一世统治时期(457-474年),而阿纳斯塔修斯一世统治期间(491-518年),宫殿建筑群阿纳斯塔西亚科斯大厅(Triclinium Anastasiakos)的加入而扩大。在此期间,还修建了其他建筑,包括多瑙河大厅(Triclinium Danoubios)和海洋大厅(Triklinos Okeanos)。

多瑙河大厅通过约瑟菲托斯的门廊与卧室和阿纳斯塔西亚科斯大厅相连,并通过螺旋楼梯与下方的布雷契耐教堂建筑群相连。不过,海洋大厅与宫殿其他部分的联系尚不清楚。根据猜测,皇帝和其他政要,似乎开始利用附近的港口和Kynegon大门进入布雷契耐的宫殿或教堂。

在公元626年阿瓦尔和波斯人围攻君士坦丁堡之后的希拉克略一世统治期间(610-641年),以及公元813年保加利亚人围攻君士坦丁堡之后的利奥五世统治期间(813-820年),帝国在布雷契耐地区增加了新的城墙防御。

从圣母教堂到拜占庭帝国皇宫:布雷契耐宫&紫衣贵族宫

布雷契耐附近地图,宫殿位于靠近城墙的位置(图中偏左)

这些看似重复的工程实际上是为了向外推进城墙范围,以保护布雷契耐的圣玛丽大教堂,该教堂位于布雷契耐宫殿建筑群的下方。在米海尔二世(820-829年)和狄奥斐卢斯(829-842年)统治时期,这些城墙的修建工作仍在继续。狄奥斐卢斯的女儿提科拉在宫殿建筑群中增加了一个房间和一个专门为圣提科拉修建的小礼拜厅。

不过在1070年,圣玛丽大教堂被大火摧毁,在罗曼努斯四世(1068-1071年)和米海尔七世(1071-1078年)统治时期重建了这座著名教堂。虽然没有直接证据,不过根据位置判断,这场大火同时也毁坏了布雷契耐宫。

成为拜占庭主皇宫

拜占庭帝国的大部分时期,大皇宫都是东罗马皇帝的正式寝宫。在大皇宫建筑群继续使用的同时,科穆宁王朝统治下,布雷契耐宫成为皇帝的主要皇宫。它导致了帝国举办凯旋典礼的位置变化,传统的金门-梅斯路线走向没落,取而代之的是从卫城到圣索菲亚大教堂、竞技场和旧宫殿的新路线。

对皇宫的迁徙让科穆宁王朝相比之前洗心革面。对阿莱克修斯一世来说,将皇宫迁移可以看作是他建立新王朝的象征。此外,将主要的皇宫设在靠近重要的圣玛丽大教堂的地方,可能会被视为强调科穆宁皇帝是上帝的代表。

从圣母教堂到拜占庭帝国皇宫:布雷契耐宫&紫衣贵族宫

“阿内马斯监狱”与高塔附近

科穆宁王朝的阿莱克修斯一世(1081-1118年)在位时,扩建了布雷契耐的宫殿建筑群,新建了阿莱克修斯大厅作为接待大厅,大厅中带有一个宏伟的宝座。另外,这时还建立了一座秘密监狱——“阿内马斯监狱”是一个地下结构,由14个房间组成,位于城墙后面,它也可能是宫殿的地下结构而非监狱。

1094年在这里举行了一次大型会议,讨论阿莱克修斯一世把从教堂没收的贵重物品加入国库。该地也可能是1096-1097年冬天皇帝接待第一次十字军东征领袖的地点。阿莱克修斯可能在这里邀请了领导十字军东征的王公,包括博希蒙德、戈德弗雷、图卢兹的雷蒙德、佛兰德斯的罗伯特和布卢瓦的斯蒂芬,以娱乐他们并赢得他们的善意——最终的目的是让他们宣誓效忠。

在这段时间里,来自北欧的瓦良格人会守卫帝国的宫殿。虽然宫殿本身有坚固的防御工事,但阿莱克修斯的孙子曼努埃尔一世(1143-1180年)时期,再度修建了额外的城墙,以更好地保护宫殿建筑群。曼努埃尔一世也在继续修建布雷契耐宫,利用大宫殿的元素装饰布雷契耐宫殿建筑群,并建造了一座以他自己和另一座以他妻子苏尔兹巴赫的伊琳娜·贝莎(Irene Bertha)命名的罗马式卧躺大厅宫殿。

从圣母教堂到拜占庭帝国皇宫:布雷契耐宫&紫衣贵族宫

19世纪希腊文学作品中描绘的布雷契耐宫

安格洛斯王朝的皇帝伊萨克二世(1185-1195年和1203-1204在位)在“阿内马斯之塔”(Anemas)旁边建造了一座大型住宅塔(B14号塔),为建筑群增添了新的元素。

帝国晚期的“主舞台”

布雷契耐是第四次十字军东征,以及最终洗劫君士坦丁堡的几个重要事件的发生地。1203年,一支十字军第一次在布雷契耐的帝国皇宫的城墙上扎营,并试图在那里发起进攻。这座宫殿是十字军使节和复辟后的伊萨克二世,及其儿子阿莱克修斯四世进行谈判的场所。

当拜占庭皇帝没能满足自己的要求后,十字军在1204年再次试图攻击宫殿的城墙,但再次失败。一旦十字军进城,许多拜占庭贵族就到皇宫避难。最后当十字军终于进入君堡,布雷契耐宫被弗兰德斯的亨利伯爵占领并掠夺了。

从圣母教堂到拜占庭帝国皇宫:布雷契耐宫&紫衣贵族宫

布雷契耐高处俯瞰金角湾,现代有许多清真寺代替了拜占庭时代的教堂

第一位拉丁帝国皇帝鲍德温一世,将位于市中心竞技场南面的布科利奥宫(Boukoleon Palace)作为自己的寝宫,而拉丁帝国的末代皇帝鲍德温二世,后来又将寝宫迁移到了布雷契耐。在拉丁人占领君堡期间,附近的布雷契耐教堂成为了天主教教堂。

尼西亚帝国光复君士坦丁堡后,巴列奥略王室复制了科穆宁王室居住在布雷契耐的历史。米海尔八世(1259-1282在位)很快开始对宫殿进行翻修,并将其作为自己的住所。后来他用壁画装饰宫殿,以庆祝1281年在培拉特(今位于阿尔巴尼亚中部)的胜利。

安德洛尼卡二世统治时(1282-1328年)整修了布雷契耐宫,他曾经在那里举行了一次大规模的会议,否定了里昂议会——拒绝了1274年米海尔八世关于建立教堂联盟的协议。14世纪曾经有记载对布雷契耐宫的皇室仪式进行了描述,提到一个卧躺餐厅和一个相邻的卧室,由一个长长的高架走廊连接到教堂。在皇宫入口附近还有一座四柱建筑,可能是一座高大的塔式的建筑。

从圣母教堂到拜占庭帝国皇宫:布雷契耐宫&紫衣贵族宫

如今位于清真寺下的拜占庭布雷契耐宫殿遗迹

在拜占庭帝国的最后几十年,布雷契耐宫也开始逐渐衰落,而布雷契耐的圣玛丽大教堂在1434年再度被烧毁。彼时著名学者佩罗·塔福尔在1437-1438年的记载中指出,和君堡的普遍衰败一样,这座宫殿看上去也垂垂老矣。

当1453年君堡奥斯曼帝国被征服时,当地人似乎只提到了了紫衣贵族宫和阿内马斯建筑群。而原本更主要也更大的布雷契耐宫有可能在16世纪就消失了,当时来到这座城市旅游的外地人已经无法识别宫殿。

1581年,著名的奥斯曼帝国建筑米玛·希南在靠近阿内马斯建筑群的宫殿露台北边修建了伊瓦兹·埃芬迪清真寺。

紫衣贵族宫

从圣母教堂到拜占庭帝国皇宫:布雷契耐宫&紫衣贵族宫

紫衣贵族宫旁俯瞰西北方向

紫衣贵族宫位于布雷契耐宫南侧的君士坦丁堡的城墙上。它的希腊语“τὸ Παλάτιον τοῦ Πορφυρογεννήτου”,意思是“纯种皇宫”,拜占庭帝国一直有在紫色宫殿诞生皇子的传统,以代表正统性。它的土耳其名字Tekfur Sarayı,可能源于波斯语。这座宫殿是一座三层结构的建筑,直到最近才恢复原状。这是君士坦丁堡唯一保存完好的拜占庭式宫廷建筑。

宫殿及其庭院位于内外城墙之间。这座宫殿由景泰蓝砖砌而成,与狄奥多西城墙北端的97号塔相连。这座三层楼高的拜占庭宫殿的底层有四根柱子,上层两层是有花纹的砖墙。内部大约10×15米,可能曾经被细分过。上层可能是一个巨大的王座房间。北部和南部的外墙精心装饰着五颜六色的砖墙,而东侧则有一个柱子支撑的阳台。南面的一个突出物由机械装置支撑。

从圣母教堂到拜占庭帝国皇宫:布雷契耐宫&紫衣贵族宫

紫衣贵族宫旧照

这座宫殿依附在城墙上,有一个高高的可防御的平台区域,上层有一排全景的南窗。作为一座塔楼式宫殿,它与位于尼基蒂亚顿(Eskihisar)的城堡塔楼式宫殿具有相同的特点,塔楼的外墙没有窗户,而其内墙则包括两层楼上的拱形窗户。其对防御品质的强调,可能来源于安纳托利亚乡村的贵族设防住宅,例如马格尼西亚(Manisa)附近的乡村Nymphaeum宫殿。

人们普遍认为,紫衣贵族宫的最早在拜占庭时代中期才建造,后来在帝国晚期的巴列奥略王朝时代再次扩建。不管怎样,它的砖墙可以追溯到巴列奥略王朝。目前的建筑则有可能是修缮或完全翻修的,在尼西亚帝国夺回君士坦丁堡之后,跟随布雷契耐宫一起被扩建。

这座宫殿见证了帝国末期的不断内乱,1354年约翰六世和约翰五世之间在这里爆发的冲突。紫衣贵族宫有肯能是巴列奥略王朝末期的皇帝寝宫。

从圣母教堂到拜占庭帝国皇宫:布雷契耐宫&紫衣贵族宫

艾哈迈德三世喷泉

在奥斯曼帝国时期,宫殿建筑有着广泛的用途:在奥斯曼帝国征服君堡后,塞萨洛尼基的犹太人家庭在宫殿地区定居下来。16世纪,宫殿建筑群的蓄水池被用来建成苏丹的动物园。1719年,它被用于生产一种名为特克弗萨拉伊(Tekfur Sarayı)的瓷砖。这些瓷砖被用来装饰奥斯曼皇宫——托普卡普宫殿的皇门前艾哈迈德三世的喷泉。

虽然这里的瓷砖生产并没有持续很长时间,不过整个19世纪直到1955年,紫衣贵族宫一直被用于生产玻璃。1864年,一场大火烧毁了这里的犹太人房屋,毁坏了宫殿的内部。最近,紫衣贵族宫内部被重新修复,未来这里将建一座奥斯曼瓷砖博物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