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大漠更理性(主播:苡子)

穿过大漠更理性

文图:杨全华

主播:苡子

【有声文学】杨全华||穿过大漠更理性(主播:苡子)

虽已年逾花甲,但一直生活在内陆的我,没想到初次走进大漠心灵即受到巨大的震撼与影响,无意间对诸多事物的认识随之得以升华。


【有声文学】杨全华||穿过大漠更理性(主播:苡子)

为欣赏胡杨林的美丽风光,深秋时节,我与十几位影友,驱车从山东出发,途中在银川住一宿后,第二天一早从银川奔向内蒙的额济纳。之前,虽知道银川距额济纳有八百公里路途,但并不知道将要穿越一片汪洋大海般的戈壁大漠。“大漠连千里,平沙峙两城。”这一头系着银川,一头连着额济纳的“八百里”大漠,究竟是什么样,它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感受,任凭想象的翅膀肆意飞翔,仍然想不出古代诗人所描写的模样。

【有声文学】杨全华||穿过大漠更理性(主播:苡子)

驶离银川不远,大巴车便一头钻进大山。透过车窗,我看到道路两边的山峰层层叠叠,连绵不断。左转右拐穿行在群山之中的大巴,确如著名诗人杨万里所说,“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这些年我虽然天南地北的见过不少大山,走过不少山路,但这里的山势却令人深感不同。座座山峰均由粗大的沙粒堆成,如同涌起的沙丘,不生寸草,不见石层。或许它是想预先告诉我们,这里离大漠已经不远了。由于我喜欢车拍,大巴虽然行驶在荒凉的山谷里,我依然手持相机两眼紧盯着窗外,总想捕捉到一些新奇景像。突然,道路右侧的山脚下,一处奇特的院落闯进视野。但见红砖垒成的高墙内,座落着三尊大小不等,同样用红砖砌成的圆丘。院落的南北两端,各建有一个别致门楼。在它的四周,散落着几堆明显简陋的坟墓。毫无疑问,这应是一处“大户人家”的墓地。在这荒芜人烟的深山里,突然出现这般景像,不知是平添了几分凄凉还是带来几分暖意。几分钟后,我们驶出大山,同时驶出银川,驶进内蒙。

没想到在内蒙边界,首先迎接我们的是两头“骆驼”。大巴行驶在柏油马路上,向东转过一个弯,我们远远的看到,阳光下的柏油马路,似一条波光粼粼的河流,无情地冲开一座山峰。两边的山头上各有一尊巨大的骆驼雕塑迎面而立。面对这颇有气势的山门,我不由想起李白“望天门山”中的诗句:“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驶过这道山门,我们开始进入八百里戈壁大漠。

【有声文学】杨全华||穿过大漠更理性(主播:苡子)

由于见识短浅,我曾把“大漠”这个宏大的概念与一些被开发旅游的“沙漠景区”混为一谈。当这次真正走进大漠,才明白景区里的沙漠只是用来观赏的沙丘,不过是冰山一角。而真正的大漠,却是茫茫无际,宏大无边,鲜有驼马,荒无人烟。孤独的大巴疾驶在路况良好的一级公路上,如离弦之箭。路的尽头,胘光朦胧,天地难辨。我们的视线散落在无边无际的大漠中,似无焦点。几多寂静,几多苍凉,几多沉闷,几多恐慌。眼前的景像,使我不禁想到了古人常说的“流放”地,想到了罗布泊等“四大无人区”……

【有声文学】杨全华||穿过大漠更理性(主播:苡子)

【有声文学】杨全华||穿过大漠更理性(主播:苡子)

走过这片大漠,我发现大漠并非一种模样而具有多钟形态,有碎石铺就的戈壁,有细沙弥漫的荒原,有“坟包”密布的沙丘,还有大面积的盐减滩。它们大片大片地交替出现,使这个本就令人恐慌的地域更增添了几分莫测之感。当青灰色的碎石戈壁出现时,似感心中温度骤降;当大面积的细沙扬起时,沙尘无所顾忌的扑向路面;当连片“坟包”式的沙丘出现时,令人真的会产生惊悚之感。同时我发现在多处细沙弥漫的路段,为防止沙尘侵袭路面,路两旁至几十米以远,均被罩上坚固的沙网。

【有声文学】杨全华||穿过大漠更理性(主播:苡子)

【有声文学】杨全华||穿过大漠更理性(主播:苡子)

【有声文学】杨全华||穿过大漠更理性(主播:苡子)

我们的大巴疾驶了两个小时后,在一处难得的服务区停下。不想服务区的用水供应十分紧张。据工作人员介绍,这里的用水是从上百里外的小镇上运来的。听到这一情况,我的目光随即转到眼前那条公路上。这是一条近千公里的柏油马路,路面新鲜,路况优良。在这样一片隔上几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才有一些村镇的大漠里,修建出一条高等级公路,不用说原材料的运输,单就水的保障该有多么困难!我国基建能力的超强真是值得自豪!

【有声文学】杨全华||穿过大漠更理性(主播:苡子)

经过十多个小时的行驶,下午六点多我们到达额济纳,结束了这段近千公里的大漠旅程。人虽已走出了大漠,但我的思绪却仍深陷其中。戈壁大漠,这个似乎听起来令人茫然甚至恐惧的地方,真的是那样冷酷无情吗?细细想来,并非如此。那只是人们对它缺乏深入了解而产生的误解。她良好的本质,高尚的品格,厚重的涵养,沉稳的性格,顽强的意志,理应得到人们的尊重和景仰。它如同一位饱经风霜,历尽艰辛的老人,不论遇到什么样的险恶与困难,都会坦然面对,从容处置。当寒冷的冬季到来之时,它不畏狂风暴雪的肆虐,凭着体内固有的热量,将其慢慢融化;当火热的夏天来临之后,它不惧炎炎烈日的炙烤,依靠内心的沉着冷静,将其慢慢吸纳;它不追名,不逐利,甘心做配角。不惜以自已的无比荒凉,衬托出江南的鱼米之香;以自己春无花、夏无绿、秋无果的单调,衬托出内陆的四季芬芳;以自己宽厚无恨的良好心境,应对来自各色人等的指责抱怨和世俗的目光……

【有声文学】杨全华||穿过大漠更理性(主播:苡子)

八百里大漠的穿越,我深感自己受到一次深刻理性的洗礼,不仅颠覆了对大漠的看法,尤其促进了自我心智的健全。更加明白:事物的表象往往具有极强的迷获性,应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能因自己的误解和曲解使其遭受不应有的委曲,甚至蒙受不白之冤。同时人类应吸取茫茫大漠所具有的多种优长,特别是她安于塞外,不逐江南;胸襟宽广,不弃驼羊,善纳炎凉,不选冷暖;品位高尚,不惧世俗的良好心境,很值得我们借鉴与宏扬。


【有声文学】杨全华||穿过大漠更理性(主播:苡子)

八百里大漠再回首,日月增辉心如镜!

注:本文照片全部为车上抓拍。

【有声文学】杨全华||穿过大漠更理性(主播:苡子)

【有声文学】杨全华||穿过大漠更理性(主播:苡子)

杨全华 在部队服役30年,主要从事政治工作,后转业到地方机关。爱好摄影、文学,现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山东摄影家协会会员,自由撰稿人。摄影作品、文章曾见诸多家媒体。

【有声文学】杨全华||穿过大漠更理性(主播:苡子)

主播简介

【有声文学】杨全华||穿过大漠更理性(主播:苡子)

苡子,浙江杭州人,浙江省朗诵协会会员,省、市朗诵团成员。学业职业都浸润着文学,希望诵读的声音能带着文字飞翔。


【精选留言】

置顶北风轻轻吹(朋友)

智者的行板 一次西部行摄,几篇精品力作,真正的不虚此行,真正的有所斩获,这就是一个智者的行板。看全华拍摄的美图,读全华撰写的美文,听苡子老师独具魅力的诵读,你会有灵魂的涤荡,思想的顿悟,知识的充盈;会有看了还想看,读了还想读,听了还想听的愿望。我有那种跟团或自驾行摄的体验,那种新奇热闹,紧张疲惫,盲目拍摄,虽蛮有趣味,却常常收获甚微。全华则不同,因为他是一个智者,他总以敏锐的目光搜寻着什么,别人上车睡觉,他却独爱车拍,所以他发现了不一样的景色;他总以丰富的联想思索着什么,所以他由此及彼,由点及面,有了对所见所闻的另一种感受;他总以饱满的热情关注着什么,所以他的镜头没有灰暗,没有沮丧,没有落寞,只有向上的力量;他总以求索的精神探寻着什么,所以他领悟到为什么上帝偏爱中国红,领悟到茫茫戈壁苍凉大漠特有的品质。像全华一样,做一个智者吧,你的行板也会如歌,如诗,如画!

置顶一杯清茶:

杨老师您好!拜读了您的《穿过大漠更理性》,仿佛又回到了那茫茫大漠之中。回顾十三天的大漠之旅,您一路传播的全是正能量,从您身上学到了积极向上的精神,对西北戈壁滩有了更新的认识。它孕育了千年不倒的胡杨,磨练了西北人民的意志,传承了祖国西北的人文文化,我们对西北的认识也得到了升华。谢谢您!认识您很高兴!

置顶水城人(杨全华):

十分感谢主编的精心编辑、苡子老师的诵读。苡子老师的诵读真是声情并茂,炉火纯青。不论是文作还是诗篇,不论是长篇还是短文,不论是直观的形象,还是隐喻的抽象,不论是“江南”还是“塞外”等千差万别的文字,一经苡子老师出口便能准确的表达出内涵,传诵出韵律,体现出情感。这背后的功夫可想而知。这篇大漠之作,我在撰写时虽多有感慨但也倍感枯燥,没想到经苡子老师诵读后依然如此赏心动耳。足见其功底深厚。再次感谢!


置顶梨花雨(朋友):

杨主任用文字和图片,纪录下八百里大漠穿行。莎翁说过:“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为伟大,所以不朽!我算是一个心胸豁达的人,虽然眼睛近视得厉害,却总是睁大了尽量多地发现独特和美好。但是,我眼中的大漠,是一片荒凉。无边无际的单调、干涸,让我产生深深地绝望感。我不知道置身于此应该怎么活,能够活几天?今天见识了杨主任的八百里大漠,竟然是那样地多姿多彩。不得不承认,英雄就是英雄啊!我更是佩服苡子老师,这么多起承转合的音律,她却能够顺畅地予以诵读,真是高手!

置顶晴空万里:

古人云:莫以成败论英雄!其实,英雄只是一个称谓。这个称谓有大有小。大如民族英雄戚继光、岳飞和十四年抗战的抗日英雄;还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援越、对印对越反击战、珍宝岛之战等卫国英雄;还有平日抗灾救灾,见义勇为等。都是英雄,但意义有别。我今日也妄论一下英雄——自我英雄!会有人笑我,哪有什么自我英雄?!非也。人类战胜任何事物都无它所顾,唯独战胜自已是最最最困难的。纵观熙攘众生,凡战胜过自的,一般都功成名就;凡是连战胜自已的勇气都没有的,都袅悄无声!读杨全华老师之美文,震憾我的不是大漠的壮阔和胸怀;不是胡杨的壮烈和沙浪的汹涌,而是杨老师对沙漠认识的不断深化,感受的不断深刻和感情的逐步澎湃。这个过程就是不断地自我剖析,自我否定,自我扬弃和自我进步,自我完善和自我成就的过程。正如他文章的归纳总结:“安于塞外,不逐江南;胸襟宽广,不弃驼羊,善纳炎凉,不选冷暖;品位高尚,不惧世俗”!成为一个战胜自我的英雄!佩服!

苡子:

真诚感谢作者为我们图文并茂的揭开大漠的神秘面纱,展示大漠的万种风情。我没去过大漠,好像也没勇气和胆量去,所以对大漠也是存有敬畏和种种想像猜测。用声音阅读作品,足不出户却能领略不同的风景,也是诵读者的福利。谢谢作者带着我神游大漠。

张洪范(黄河之滨):

杨主任的《穿过太漠》文图并貌,生动的记实文学,打动了我的心田,使我身临其境,非常感功,祖国强大了,人民确实幸福安康!


水城人(杨全华):

回一杯清茶: 谢谢李老师的一直关注并深情留言。是的,我们通过这次13天的西北之旅,由不相识到相识、熟悉,到加深了解,增进友谊,心情愉快,收获多多。再次谢谢李老师!


水城人(杨全华)

回张洪范: 谢谢张局长欣赏留言!


水城人(杨全华)

谢谢苡子老师深情留言,再次感谢老师高水平诵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