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面前,生活在海外留學生和華人華僑回國,這是命運改變的開始

2020年,人們生活方式已悄然改變,不管你願不願意,誰也逃不掉。

疫情面前,生活在海外留學生和華人華僑回國,這是命運改變的開始。

人是由內在性格和外在形象構成,外在形象只對視覺感官產生影響,起到的作用有限,人的命運註定於內在性格。

性格是指性情品格,即本性和人格。古人云"積行成習,積習成性,積性成命。"可見性格決定命運。

疫情面前,生活在海外留學生和華人華僑回國,這是命運改變的開始

心態決定行為,行為改變命運。用什麼樣的心態去做這件事情,這個心態會呈現你的過過程,過程檢驗成果。

這場“疫情”,人們很多生活方式、觀念已悄然改變,不管你願不願意,誰也逃不掉。

生活習慣有無意識改變,有下意識改變。當我們固有的生活習慣被打破,我們的命運可能發生改變。

改變命運的時候到了,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

近期網上一直關於海外留學生和華人華僑,想盡辦法回國的報道,至於原因大家都知道,我就不用多說了。

疫情面前,生活在海外留學生和華人華僑回國,這是命運改變的開始

我們經歷這場“疫情”,發現人們的生活習慣悄然改變。從心理變化到行為變化,接下來一定會有命運的變化。

中華民族受傳統文化影響,注重家庭。海外華人雖然長期生活在國外,有的祖輩就離開了中國,但是濃厚的家庭觀念,絕大多數的海外留學生和華人華僑,一定想回家,甚至外國人都想到往中國跑。

俗話說“家和萬事興”,中國文化早就把世界宇宙看成一個大家庭。全世界所有的民族中,我們中國人是重視家庭的。

疫情面前,生活在海外留學生和華人華僑回國,這是命運改變的開始

家國情懷每個中華兒女都有,這是中華民族能夠源遠流長,永不中斷的主要原因,直到今天,乃至未來。

小家是家,國家也是家,只是有大有小。家庭要的是美滿,美滿是要有自己的個性狀態,包容對方的個性人格,理解和支持對方的生存之道。

在家也好,在外也罷,有容乃大,要理解家庭成員都有自己的不足,融合在一個家,就會有很多分歧,所以“家家有本難唸的經。”我們沒有必要和其他家庭比。

疫情面前,生活在海外留學生和華人華僑回國,這是命運改變的開始

好男兒志在四方,所以中國人從古至今,留學生和華人華僑為了理想,為了生活背井離鄉,漂洋過海。在“疫情”面前,有家庭成員回來了,我們歡迎。

但是,回來就回來,請大家按照規定和章程,不要用你在外面的生活方式,要求你的家人為你而改變。

我們家也有自己的家規,這個家規也是家教、家風,是一些傳統不可改變的原則。我們都能理解,華僑辛辛苦苦到了海外,年紀大了就要回家。

疫情面前,生活在海外留學生和華人華僑回國,這是命運改變的開始

只是這次不是因為年紀大了,而是因為“疫情”回家,家人也能理解。但是中國傳統文化不要丟,儒家文化強調修、齊、治、平,中國人第一就是要修身,第二就是要齊家,至於治國、平天下先不談。

有的人回家,一看就知道在外面沒有修身,回來就給家人添亂,還要家人尊重,你覺得會有家庭成員尊重嗎?

中華文化裡,事業是培養個人聲望的地方,但是我更建議大家記住,事業更應該幫助我們修身、立德、養望的地方,而不是你炫耀的資本。人要是無德,家人都會覺得你無足輕重。

疫情面前,生活在海外留學生和華人華僑回國,這是命運改變的開始

世界萬物都有不同,所以每個人的意識形態也有不同,認知、認識也有不同,我們雖然不能相同,但是大同。因為求同存異,大同小異,所以我們尊重每個人的個性。

曾經出國是很多人的嚮往,那麼多有錢人,想盡辦法出國或移民,但是一場“疫情”過後,是改變心態的時候了。縱觀“疫情”處理,身為中國人的我,很有優越感。

否極泰來,禍福相依。一場“疫情”我們就把他當成磨練的過程,我1月20日放假回家,今天為止我在家已經整整兩個月。說實話,我也很心慌,沒有了收入,支出還很大,作為一家之主,說沒有壓力那是假的,但是,這些日子讓我的心態有了變化,沒有了以前的浮躁,反而多了幾分寧靜。

疫情面前,生活在海外留學生和華人華僑回國,這是命運改變的開始

我們知道很多人和我一樣,因為“疫情”處在人生的否境,但是你要相信,總會有一天轉為泰境,同時我們處在泰境時,要知道可能就會進入否境。

心態變了,行為就變了,行為變了,可能我們的命運就改變了。另外,人們生活方式已在漫無聲息地悄然改變,不管你願不願意,誰也逃不掉。

如果對我的觀點認同,或有不同意見都歡迎評論!同時,作者希望有您的關注,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