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究竟如何產生?是先天還是後天?

影視作品中以及歷史上有名的犯罪事件中,都有著兇手這個定位角色。他們往往藐視生命,並且心中毫無懺悔之意。

人們在聽聞這些傳說以及故事時,往往會對他們的行為感到憎惡和恐懼,但也有著一種疑問:他們的行為是與生俱來,還是後天成長環境所造成的?這些"精神病態者"的大腦是否和正常人有區別呢?

法倫教授在試圖尋找這一問題答案時還發現了一個關於自己家族的驚人秘密。

他在研究謀殺犯的大腦結構掃描成像時,將自己以及家族成員的樣本作為對照組的一般部分,而最後卻驚人的發現,自己的家族與謀殺犯的掃描結構中存在相同的"明顯的病理結構"。

也就是說,法論與他的家族都存在著"精神病態"。但是與謀殺犯不同,他們沒有任何暴力傾向,也沒有反社會行為,是一個"親社會者"。

據估計,每100個人中就有大約一個人是精神病態。

雖然,暴力犯罪都屬於這一類,但正如法論的例子所顯示,它並不意味著所有精神病態者都具有暴力傾向。

那精神病態的暴力傾向是天生的,還是後天成長環境造成的?

大腦掃描給出了答覆:

"暴力傾向"與"非暴力傾向"的精神病態者之間的大腦活動存在很大的差異。

"暴力傾向"的精神病態者腦內的額葉灰質較少,我們都知道這一區域是理解他人情緒的重要區域。同時當我們思考道德問題時,這一區域會比較活躍。

造成這一區別的主要是後天成長環境的區別:

法倫在進行自己的家族史研究時發現,在他的家族中,共有7人曾被指控謀殺,他們的共同特點都是沒有一個完整、美好的童年。

這個基因是否被誘發取決於童年時的經歷。如果具有這種高風險基因,而且在童年遭受過虐待,那麼一生中成為罪犯的風險就高很多。

而法倫有著非常幸福快樂的童年,而且長大後也一直如此。法倫認為,可能是自己的成長經歷抵消了這些不好的基因。

取其所長

雖然說遺傳固然重要,但是就以此來確定一個人是否會犯罪,未免過於草率。

法倫總結道,這種基因也有著積極地一面,它既能夠讓人用冷靜的態度看問題,而不會因為問題陷入感情的掙扎之中。

因此這種人會成為身邊朋友親人最良好的建議,並且善於進行冷靜、準確和認真的分析。

他們往往十分理性,所以他們可以為社會做出更多的貢獻,但如果想要分享感情,或者哭訴情感,那就找錯人了。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