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有人把MACD說清了:牢記"紅柱綠柱",遠比″金叉死叉″準確

交易心態、交易情緒、交易態度

最高境界的交易,像傻瓜一樣地去交易,只要按照你選定的信號和交易計劃去做,要遠離雜亂無章的信號,執一把寶劍,隨時準備止損。千百次驗證是有效的方法,就要勇敢地去做。要做就按照自己選定的方法去做。

只管認真地止損,除此別無他法。練習止損,百止不厭,百止不悔。簡單的才是實用的。在遇到你設定的交易機會時,不要自我約束,要勇敢地行動。

市場機會這麼多,要是自己不去主動關心,尋找機會,機會是不會自動找你的。在市場經濟時代,幹什麼都需要錢,人幹嗎要跟錢過不去?

我只做自己熟悉的指標和圖形。

“世界上沒有容易的事情,要想在股市賺錢,就要先交一些學費。通過反覆學習鑽研,懂得止損的絕對必要性,經常練習,直到形成良好的止損習慣,就能熟能生巧。”

許多事情的結局之所以不如人意,主要是因為當事人太迷信,不知道積極應變。“在股市上,什麼事情都可能發生,這也許就是股市的獨特魅力。”

根據盤面變化隨時制定出新的操作計劃,以隨時應變,與市場同步。

沒有可盈利的盈利模式,投資的結果必然是虧損的。因此,大部分投資者,在股市唯一追求的就是一套或數套好的盈利模式。

但實際上,即便有了一套或數套可盈利的盈利模式,投資者最終的投資結果也未必是盈利的,甚至虧損依然存在較大可能。

我的系統是順勢類型,只看盤面,不做預測,只做大波段,不做震盪。

著重於中線波段操作,放棄暴利思想,敢於止損。

所謂盈利模式,應該包括具體交易行為中進場、出場、止盈、止損等動作,也包括有這些動作有機組成的交易策略、操作計劃、風險控制等方案。

投資者最終的投資結果也未必是盈利的,甚至虧損依然存在較大可能,關鍵是交易心理不過關。

交易心理往往會涉及單個交易者的性格、脾氣、習慣、人性優點、人性弱點等,具體可分為三個層面,即交易心態、交易情緒、交易態度。

  • 交易心態方面,應做到淡定、耐心、堅持,應杜絕貪婪、恐懼、賭性;
  • 交易情緒方面,應做到冷靜、果斷、勇敢,杜絕衝動、猶豫、懦弱;
  • 交易態度方面,應做到謹慎、努力、遵守紀律、重視,杜絕大意、驕傲、妒忌、懶惰、無所謂。
第一次有人把MACD說清了:牢記


炒股並不是想象的那樣,它只是個市場而已,炒股之所以艱難,是因為人受情緒的影響,因為複雜的困擾。當一個人能做到簡單,你就可以洞測炒股的奧秘;當一個人想的複雜了,你只能在炒股的大門前彷徊。簡單與複雜是相互關係的,不經過複雜的簡單不是真正的簡單,從複雜中走出來的簡單才是有用的簡單;眾人認知的簡單僅是眾人的簡單,眾人認知的複雜僅是眾人的複雜;炒股市場是少數人的真理!

交易者剛開始時想的簡單,往往有大賺的現象,接下來就不太好了。人的慾望是無止境的,想多了就不容易放下,情緒就變的複雜了,情緒的複雜是條死路,很多人都走不出情緒的複雜;後來做交易的時間長了,分析、方法也越來越變的複雜,很多人不斷更換分析方法,這個用用那個用用,相信這個世界有完美的分析方法讓他成功,而不是用心去修行,這種人永遠只能在炒股的大門前找不到進去的門;很多人就這樣迷失在複雜中,彷徊在複雜中。

價格的上漲與下跌是相互的存在,漲中有跌,跌中有漲,對立的方向轉變是規律(規則與紀律)的基礎,市場與萬物的規律是相通的,你要從混沌中去尋找有效的規律。

規律並不是好找的東西,有些人認為的規律並不是真正有效的規律;任何事物都有內在的運行規律,市場也是一樣,規律是靜中有動,動中有靜的東西,並不是一成不變完美無缺的,但規律具有它的有效性。規律的有效性最重要包括成功與失敗的比率、收益與風險的比率、資金管理系統、紀律系統。如果你的規律是贏利的,就是有效的,贏利越多有效性越高;如果你的規律讓你虧損的,你可能沒有找到有效的規律,還需要你重新去尋找、完善。

有人找到有效的規律後努力按規律做;有人有時找到了規律有時找不到規律;有人永遠找不到有用的規律,這種人是最多的,第一種人是最少的,1%而已,炒股難已!一直遵循你的規律交易是很枯燥的,這與佛道修行是一樣的,枯燥會成為你前進路上的障礙,但枯燥也是你前進路上最好的學習工具,對規律的一致性執行是很艱難的事!

難!是因為人有情緒化的一面,是因為交易有三害:貪、懼、測。貪婪與希望驅動,讓人缺乏耐心,急衝衝地開倉,自以為是,頻繁操作,不斷做出違反規則的事來,結果往往是虧的,最後必被貪婪摧之;恐懼讓人情緒緊張不安,讓人缺乏耐心,急衝衝地去平倉,不能做到讓羸利贏到盡頭,最後必被恐懼毀之;揣測讓人情緒混亂三心二意,不能堅定自已的信心,

大贏的變小贏,贏的變虧,小虧的變大虧,最後必被揣測滅之;有三害的一害都是一條自殺之路!

交易最難的,還是要數資金管理,有些人根本在入門入市的時候就已經註定失敗,因為他們入市的目的已經違反了贏利的基本原則,有關資金管理的使用原則,有關資金贏利的根本之道。

資金管理是最難的,也是最不被交易者發現的。其實人人都想克服的貪、懼、測的根本都是於不正確的資金管理,關於資金管理我在前面的有篇文章專門解釋了。

人人都想去征服貪、懼、測,結果總征服不了,當你承認貪、懼、測的存在,承認自我的存在,並把注意力放在規律的執行上時,心存規律,眼無財富,知足常樂,你的貪、懼、測也就會慢慢減少了。

當你制定了規律,就不要違反規律,否則就會有痛苦與失敗;只有遵循你的規律,你的心才是輕鬆與快樂的。可大多數人總不夠耐心,總是違反規律做單,結果就是虧損,你用對規律一致性的執行來修行情緒,你的心會隨著時間慢慢會變的沒有雜念而純淨,你總會耐心等到好的買賣點,你開始走進成功的門了。

耐心,不僅僅是指你在交易時的耐心表現,還表現在你是否按正常時間去學習有關交易的一切基本知識。

交易沒有捷徑,成功絕不是容易的事,每個交易者都想盡快找到成功的路,實際上絕大部分人會在路上死去,成功的路是漫長的,總是學習一點、實踐一點、懂的一點、進步一點,失敗與痛苦是你最好的老師。

那些認為交易是可以速成的,交易可以大富的想法的人,而不是以平常心處世,心靈會受到矇蔽而不能開啟,是不可能進入贏者之列的。

如果你是初始交易者,學習是必然的,向贏者學習,向投資大師學習,從實踐中學習,用內心去學習,從中尋找適合你的有效的規律。學習是無止境的,學習不一定會成功,不學習連“門”都進不去。


MACD紅柱綠柱

在市場中,MACD的變化有這麼一個規律:

價格下跌,MACD綠柱逐步放大,當綠柱出現最高點時(最長綠柱),價格也往往對應出現波段低點;(背離時不會對應)

價格上升,MACD紅柱逐步放大,當紅柱出現最高點時(最長紅柱),價格也往往對應出現波段高點。(背離時不會對應)

第一次有人把MACD說清了:牢記

第一次有人把MACD說清了:牢記

按照這些規律,我們可以總結出:

價格下跌,MACD綠柱逐步放大,當綠柱出現最高點時買進;

價格上升,MACD紅柱逐步放大,當紅柱出現最高點時賣出。

這樣的利潤是最大化的操作方法。

第一次有人把MACD說清了:牢記

現在我們知道了:

當價格下跌,MACD綠柱逐步放大,當綠柱出現最高點時買進。問題是我們該如何判斷當日MAD綠柱是不是最長的那一根呢?因為綠柱的數量是不固定的,是可以一直連續的放大的。

第一次有人把MACD說清了:牢記

當價格上漲,MACD紅柱逐步放大,當紅柱出現最高點時賣出。問題是我們該如何判斷當日MACD紅柱是不是最長的那一根呢?因為紅柱逐步放大過程中紅柱多少根數量是不固定的,放大了還可以繼續放大。

第一次有人把MACD說清了:牢記

只要解決了以上兩個問題,前面的結論才能有效應用!

解決方法:

當綠柱最高點時,在其後的第三日或後面該股票放量陽線時買入。

第一次有人把MACD說清了:牢記

同樣,當紅柱最高點時,在其後的第三日或當日的收盤前或後面的股票放量陰線時賣出。或MACD紅柱出現最高點時, 日K線同時出現十字星或陰線時是很好的賣出機會。這時賣出會比到紅柱縮小到翻綠時賣出更能賣到更高的價格。

第一次有人把MACD說清了:牢記

(紅綠柱的長短,必須在收盤後才能確定,盤中它隨價格的波動而波動。)

MACD指標在大眾化使用中,一般大家都是在MACD紅柱縮小到翻綠時賣出,這種操作法很多時候往往不能賣在一個相對高位。如果使用以上方法,則可賣到更高的價格。

按照上面的方法操作,仍然有失敗之時,任何技術分析工具都不具有100%準確率。

當然,任何技術都沒有保證使用者100%盈利,關鍵是要知道使用指標的缺陷,失誤發生的時間、狀態和懂得如何去應對。

在實踐中,MACD綠柱可以連續出現兩波甚至三波連續性翻綠,這是價格弱勢連續下跌的結果。操作上我們必須小心這樣的走勢。在價格出現止跌小幅反彈或震盪再重新下跌時,MACD綠柱原來由逐步萎縮(未出現翻紅)到又重新放大,這是一個賣出信號。價格將進一步下跌,之前的買入操作必須止損。

第一次有人把MACD說清了:牢記

第一次有人把MACD說清了:牢記

​在實踐中,MACD紅柱可以連續出現兩波甚至三波連續性翻紅,這是價格強勢連續上升的結果。操作上我們最期待這樣的走勢。在價格出現小幅調整或震盪再重新拉昇時,MACD紅柱原來由逐步萎縮(未出現翻綠)到又重新放大,這是一個買入信號。

第一次有人把MACD說清了:牢記


第一次有人把MACD說清了:牢記


第一次有人把MACD說清了:牢記



量價關係八定律

1、量增價平,轉陽信號:股價經過持續下跌的低位區,出現成交量增加股價企穩現象,此時一般成交量的陽柱線明顯多於陰柱,凸凹量差比較明顯,說明底部在積聚上漲動力,有主力在進貨為中線轉陽信號,可以適量買進持股待漲。有時在上升趨勢中途也會出現“量增價平”,則說明股價上行暫時受挫,只要上升趨勢未破,一般整理後仍會有行情。

第一次有人把MACD說清了:牢記

2、量增價升,買入信號:成交量持續增加,股價趨勢也轉為上升,這是短中線最佳的買入信號。“量增價升”是最常見的多頭主動進攻模式,應積極進場買入,與莊舞。

第一次有人把MACD說清了:牢記

3、量平價升,持續買入:成交量保持等量水平,股價持續上升,可在期間適時參與。

第一次有人把MACD說清了:牢記

4、量減價升,繼續持有:成交量減少,股價仍在繼續上升,適宜繼續持股,即使如果鎖籌現象較好,也只能是小資金短線參與,因為股價已經有了相當的漲幅,接近上漲末期了。有時在上漲初期也會出現“量減價升”,則可能是曇花一現,但經過補量後仍有上行空間。

第一次有人把MACD說清了:牢記

5、量減價平,戒信號:成交量顯著減少,股價經過長期大幅上漲之後,進行橫向整理不在上升,此為戒出貨的信號。此階段如果突發巨量天量拉出大陽大陰線,無論有無利好利空消息,均應果斷派發。

第一次有人把MACD說清了:牢記

6、量減價跌,賣出信號:成交量繼續減少,股價趨勢開始轉為下降,為賣出信號。此為無量陰跌,底部遙遙無期,所謂多頭不死跌勢不止,一直跌到多頭徹底喪失信心斬倉認賠,出大的成交量(見階段8),跌勢才會停止,所以在操作上,只要趨勢逆轉,應及時止損出局。

第一次有人把MACD說清了:牢記


股票市場是一個充滿誘惑和陷阱的地方,既是天堂,又是地獄。對於有智慧丶有能力丶有良好心態的人而言,股市是自動提款機,對於那些沒有能力丶沒有定力丶沒有良好心態的人,股市就如老虎機,投入多少就給吃了多少。所以股票市場當中的機會與財富永遠是專為智者而設的,對此我們深信不疑。

不知其不可也

這是你開始交易的第一個階段。由於耳聞了眾多百萬富翁的發家史,你知道“交易”是一個能賺大錢的買賣。不幸的是,這就像是你準備學開車,“多容易呀!”,但你一旦開始就知道有多難了。價格不是上就是下,這背後蘊藏著什麼內幕嗎?“我來破解它吧!”

不幸的是,就像你第一次坐在方向盤前,你很快就發現你根本不知道應該怎麼開始。你開始不停地交易、不停地承擔著眾多的風險。有時你一進場,市場就反向運行,於是你又反手做單。“靠!怎麼又反向了”,你再反手,再反手。

可能你一開始還做得很好,不過這更糟,牛市入場的交易者往往在熊市中會加倍的輸回去,因為,這告訴你的大腦:“交易太簡單了”,然後你開始“隨心所欲”了。

出現虧損時,你就嘗試加倍去做,就像輸了一塊下次就賭兩塊。有時,你僥倖地贏了回來,但更多的時間卻是損手爛腳。這時,你已經完全忘記你對“交易”還是一個新手。

這個階段通常會持續快則一月,慢則一年,時光易逝,很快你就進入到第二個階段。

知其不可也

在這個階段,你認識到要更好地交易賺錢還有些工作要做,“嗯,我還要再做點功課”。你意識到你還是一個不合格的交易員,“自己還缺少真正可以盈利的技術。”

於是你開始在圖表裡設置各種“交易系統”,讀了一堆書籍,到處瀏覽網頁,收聽各類股評。這時,你開始探索一套自己的“必殺技”你變成了一個“系統交易狂”,天天、週週地從這個方法到那個方法地試,不過,你卻從未花足夠多的時間去檢驗這個系統是否真正可行。每次你得到一個新的指標你就會欣喜若狂,“這個指標完全不同呀!”

你將能夠收集到的各種方法都測試過了,你開始玩“均線”、什麼“菲波納奇線”、什麼“支撐阻力線”、MACD、KDJ,弄了幾百種指標,夢想著你的“魔法系統”今天就可以誕生。你成了一個“抄底摸頂”的“股神”,用你的指標去找市場反轉的精確點位。儘管你發現你還在輸錢,但你還是堅持不懈地“找找找”,因為你堅信你的做法是正確的。

你開始跑去聊天室、論壇,你看到有些交易員可以賺到錢,你很想知道“那為什麼不是我?”。你會問很多很多問題,有些問題你事後想起來覺得還有點笨。你很快成為了一個懷疑論者,“那些搞分析的傢伙都是騙子”,他們不可能賺那麼多,因為你也已經“學了”,但是你卻做不到,“嗯,他們是騙子,是托兒”。不過,他們天天在那裡而且賬戶在增長,而你卻還在經歷失敗。

就像對一個無知的十幾歲的少年,那些能賺錢的交易員會免費地給你建議,但你卻固執地認為你知道的是最好的。你完全不在意別人的意見,而且開始過度交易,儘管其他人都說你很瘋狂。你開始考慮跟別人的“喊單”,不過,結果很糟。因此,你準備從某些地方學習一些炒股技巧或者買一些高檔股票軟件,不過,這對你還是不管用。

你可能還會在各種場合上找一個“大佬”來跟著他操作,這個大佬“保證”會將你改造成一個真正的操盤手(當然,通常這種“保證”是收費的)。不論這個“大佬”是真的好還是假的好,你還是沒法贏錢,因為時機不對,你仍然認為你知道的是最好的。

這個階段可能會持續數年,事實上,在現實中的交談中發現,這個階段會至少持續1年,一般情況下接近3年的時間。經過無數的打擊,通常你在這個階段是最容易放棄“交易”的。

大約60%的新手在這個階段最終退出比賽了,他們放棄了,不過不失為好事,試想一下,如果“交易”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們都成百萬富翁了。另外剩下的20%在堅持了數年後在理所當然的累累虧損下也繳械投降了。

可能會令你驚奇的是最後剩下的20%的人會堅持3年之久,他們會想“我已經在游泳中學會游泳了”。不過,就算經歷了3年,也只有5-10%的人能真正地堅持下來,而且他們開始持續地賺錢了。

順便提一句,這些都是真實的數據,不是在我的腦海裡憑空想象出來的。所以,就算你真的玩了這個遊戲3年,你也不要真的以為你可以如履平地。


交易的成敗完全取決於我們的交易觀

在現實生活中,人們都有“三觀”,有人三觀正確,有人三觀扭曲,那麼在交易中,有沒有三觀,有沒有交易觀呢?答案是有的,在股票市場中,我們把一個人對市場與交易的認識和理解叫做交易觀。

這幾年網絡世界興盛,信息的溝通越來越快,讓我們看到和了解了很多交易者的經歷和故事,有人通過股市實現了財務自由,更有極少數人功成名就書寫傳奇,激勵著每一個心懷夢想的人,而大多數人依然在迷茫和困頓中掙扎,在大起大落中不斷輪迴,最大的原因就在於他們沒有建立正確的交易觀。

交易完全是一個智力遊戲,或者說是一個思維遊戲,因為能用到的體力活動就是盯著屏幕和點點鼠標,從而實現財富的快速轉移,整個過程中思維活動佔據和耗費了絕大多數的時間和精力。

炒股之難在於我們身在其中會不自覺地陷入思維誤區,尤其是新手,不對自己的思維做一個徹底的改造是很難走出迷宮的,錯誤的思維慣性非強大的自我洞察力和意志力不能移。舉一例子,一般新手進入市場之後,看到k線形態上越是跌得很深的品種越是想做多,越是漲得很兇的品種越是想做空,這種思維往往是在自己遍體鱗傷和深刻反省之後才能得到糾正。這只是最初級的一種思維誤區,當你戰勝了一個困難之後,後面會有更多的挑戰等著你。該用技術分析還是基本面分析?該做短線還是中長線?止損該放大還是放小?金字塔加碼還是倒金字塔加碼?預測還是不預測?嚴守交易紀律還是隨心所欲……?類似的問題我們可以列出1萬個,而這些問題,如果不是對整體市場的生態、運行結構和各種交易策略的優劣有著深刻的洞察和理解,很難得到令人滿意的答案。

很多人在虧損之後都認為是自己的心態問題,且僅是心態問題所導致的,因此不斷地在心態上下工夫,心態就變成了最大的替罪羊。

老柯認為,在事實上,你的每一筆單子都對應著一個思維念頭,每一個思維念頭都有一個原因,不透過現象看本質從源頭解決問題,而去緣木求魚是我們最大的迷障。

當我們的思考層層深入,就會發現交易的成敗完全取決於我們的交易觀,也就是我們的思維邏輯。再舉個簡單的例子,為什麼大多數人炒股都虧錢?因為大多數人買股票是這樣一種心理:買對賺錢了急著落袋為安,股票拿不長,買錯被套了虧錢捨不得止損。人性期望美好,心懷希望本是人們樂觀向上戰勝困難的法寶,但在金融市場卻成了致命的毒藥。因為只要是這種思維模式,在邏輯上我們很容易推導出結果:拿不住大牛股和踩上地雷股是必然的。你可能經常會對朋友抱怨說自己運氣真差,當年買的某某股票漲了10倍自己卻只賺了20%,不經意買的另一隻股票卻虧了80%,至今仍深套其中。這不是運氣,是宿命,所以菩薩畏因,眾生畏果。

一個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決定了其在生活中的各種行為,在交易中,人都是自己思維意識的附庸,交易觀直接決定了他在市場中沉淪還是崛起,平庸或是卓越。

我們所有的思考和努力,都是為了早日入門,離股市的真相更近一點,擁有一個更加科學、正確、健康的交易觀,更好地認識股市和自己。

認為,只有經過系統的學習,並在實戰中不斷的總結思考,才能建立正確的思維模式,才能建立正確的交易觀,才能在通往財富自由的道路上越走越順。


想學習更多,關注筆者微信公眾號:雪琳論股(y600438)每日圈子更新熱點板塊消息,探討交流炒股技術,分享盈利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