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25000噸巨輪被擊沉,凶手僅重8噸,採用人肉制導有去無回

美軍25000噸巨輪被擊沉,兇手僅重8噸,採用人肉制導有去無回

日本海軍在制定對美作戰計劃時,習慣按照傳統的軍事觀點判斷——隨著戰線推進到靠近日本主要基地群的西太平洋海域,美軍太平洋艦隊的補給線將大大延長,不得不跨越整個大洋運輸作戰物資,從而面臨補給困境,受傷戰艦也將被迫千里迢迢返回後方,長時間缺席一線戰鬥,而自己將享有內線優勢。然而,美軍的後勤補給能力和基地建設能力已經遠遠超出了日本人的常識,從所羅門前線到中太平洋戰場,"海蜂"們(美國海軍基建部隊的外號)不止一次向對手展示了現代工程技術的偉力,其建設基地設施的速度和質量是日軍望塵莫及的,至於第10勤務中隊龐大的輔助艦群同樣是日本海軍無法想象的,相比之下他們只有兩艘工作艦(維修艦)為整個聯合艦隊提供支援而已。日軍起初將烏利西環礁僅僅視為一個單純的錨地,認為利用價值非常有限,因此當他們獲悉美軍在兩個月內就將其建設為大型兵站基地,自然萬分震驚,後悔不迭。

美軍25000噸巨輪被擊沉,兇手僅重8噸,採用人肉制導有去無回

■戰艦如雲的烏利西錨地,駐泊艦艇數量在最高峰時超過700艘。

日本海軍當然不甘心讓美軍安享烏利西環礁帶來的紅利,屢次策劃襲擊駐泊環礁的美軍艦隊,但是經歷了馬里亞納和萊特灣兩次慘敗後,聯合艦隊的精華已經凋敝殆盡,無力出動艦隊對錨地實施強力突襲。當時日軍依然佔據著雅浦島,在美軍佔領烏利西環礁後不久,日軍飛機從那裡起飛發起了幾次不成功的小規模空襲,未能造成美軍任何損失,甚至無法干擾"海蜂"們的勞作。黔驢技窮的日本海軍最後只能求助於非人道的特攻戰術,進行徒勞的嘗試,他們首先動用的特攻兵器是由93式氧氣魚雷改制的"迴天"人操魚雷。

美軍25000噸巨輪被擊沉,兇手僅重8噸,採用人肉制導有去無回

■博物館中保存的"迴天"人操魚雷,全長14.75米,全重8.3噸。"迴天"人操魚雷雖然早期型設有逃逸系統,但沒有記錄顯示過有任何人從被釋放的"迴天"人操魚雷成功逃生,都是有去無回。

1944年11月8日傍晚,由伊-36、伊-37、伊-47組成的"神潮"特攻隊從瀨戶內海的大津島基地出擊,每艘潛艇搭載4枚"迴天",隨同行動的是由12名特攻隊員組成的"菊水隊",由"迴天"的首倡者之一仁科關夫中尉帶隊。這是"迴天"問世以來的首次實戰行動,代號為"玄"作戰,目標就是千里之外烏利西錨地中的美軍艦隊。11月19日下午,奉命襲擊帕勞水域美軍艦船的伊-37在帕勞群島北部科索爾水道(Kossol passage)附近被美軍驅逐艦發現,遭遇深彈攻擊沉沒,而伊-36、伊-47於11月20日凌晨抵達烏利西環礁外海。美軍已在錨地入口處設置了防潛網,並派出巡邏艦艇嚴密警戒,兩艇不敢過於靠近,只能在環礁外圍釋放"迴天"。凌晨3時30分左右,伊-47在環礁東部穆蓋水道(Mugai Channel)東南約12海里處以五分鐘間隔釋放了全部4枚"迴天",伊-36稍晚也在法拉洛普島以東,距離錨地入口約9.5海里處釋放"迴天",但僅有一枚成功離艇,另外三枚出現故障,無法出動,這樣兩艘潛艇總共釋放了5枚"迴天"。

美軍25000噸巨輪被擊沉,兇手僅重8噸,採用人肉制導有去無回

■日軍伊-47潛艇搭載"迴天"魚雷出擊時的留影。1944年11月,該艇參與了"迴天"的首次行動,目標就是烏利西錨地,並取得了擊沉"密西西比尼瓦"號油船的戰果。

從伊-47出發的4枚"迴天"各自尋找入口潛入錨地,其中一枚在黑暗中觸礁自爆,還有一枚在靠近穆蓋水道時被美軍發現,被驅逐艦"凱斯"號(Case,DD-370)撞沉,第三枚"迴天"在礁盤外側徘徊了幾個小時後被美軍飛機發現,於上午11時30分左右被擊沉,最後只有一枚"迴天"成功潛入錨地,在凌晨5時47分擊中了艦隊油船"密西西比尼瓦"號(Mississinewa,AO-59),這艘25000噸的大傢伙迅速被火焰濃煙吞噬了,於上午9時沉入海底,油艙起火和彈藥殉爆產生了異常濃烈高大的煙柱,即使數十海里之外也清晰可見。

美軍25000噸巨輪被擊沉,兇手僅重8噸,採用人肉制導有去無回

■"密西西比尼瓦"號是美國海軍一艘滿載排水量超過25000噸的艦隊油船,全長169米,1944年5月18日服役,同年11月20日即被日軍擊沉在烏利西錨地。

美軍25000噸巨輪被擊沉,兇手僅重8噸,採用人肉制導有去無回

■烏利西錨地內的美軍士兵在圍觀遭到日軍"迴天"魚雷攻擊後起火燃燒並緩慢下沉的"密西西比尼瓦"號。

美軍25000噸巨輪被擊沉,兇手僅重8噸,採用人肉制導有去無回

■"密西西比尼瓦"號起火和彈藥殉爆後產生了異常濃烈高大的煙柱,即使數十海里之外也清晰可見。

伊-36釋放的"迴天"也僥倖摸進錨地,但在它找到合適的攻擊目標之前,就被護航驅逐艦"勞爾"號(Rall,DE-304)逮住並擊沉。倒黴的"密西西比尼瓦"號是"迴天"首次出擊取得的唯一戰果,但伊-47聲稱偵聽到至少三聲爆炸,又觀察到錨地內升起的巨大煙柱,在返回日本後報告擊中了3艘航母!伊-36本想浮出水面修理"迴天",但美軍艦艇在油船遇襲後蜂擁而出,在錨地內外反覆搜索,密集投擲深彈,迫使該艇在海底躲了一整天,直到20日深夜才拋棄餘下的"迴天"返航,日軍對烏利西錨地的首次特攻就此落幕。"密西西比尼瓦"號的殘軀一直沉睡在瀉湖水底,不斷滲出燃油,汙染環境,為此美國海軍在撤離環礁近六十年後再度返回,對其進行定位,抽出了油艙內的殘餘燃油,整個清汙行動於2003年2月完成。

美軍25000噸巨輪被擊沉,兇手僅重8噸,採用人肉制導有去無回

■伊-47偵聽到了三次爆炸,又觀察到烏利西錨地內升起的巨大煙柱(來自"密西西比尼瓦"號),因此判斷"迴天"魚雷的首次出擊取得了巨大成功。

受到伊-47錯誤報告的鼓舞,日本海軍又在1945年1月間對烏利西錨地實施了兩次"迴天"特攻。1月12日,伊-36在環礁西側釋放4枚"迴天",重創彈藥運輸船"馬紮馬"號(Mazama,AE-9),擊沉步兵登陸艇LCI-600號。1月21日深夜,伊-48攜帶"迴天"再襲錨地,但沒有任何戰果報告,該艇在兩天後被美軍護航驅逐艦"康克林"號(Conklin,DE-439)擊沉,艇上122人無一倖存。此後,日軍再未使用"迴天"襲擊烏利西錨地。

美軍25000噸巨輪被擊沉,兇手僅重8噸,採用人肉制導有去無回

■1945年美軍在烏利西錨地內打撈起的"迴天"魚雷殘骸,就是這種8.3噸重的小傢伙擊沉了25000噸的"密西西比尼瓦"號艦隊油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