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抱琵琶半遮面,不如打開天窗說亮話。

戰役期間,主題之外最火的話題莫過於“外國人永居條例”徵求意見稿,這事剛消停下來,北師大胡必亮院長又語出驚人:給非洲留學生一年也就10萬獎金,其實不多。

不出意外,網絡上左中右再次形成統一戰線。但是,也有人說民眾在斷章取義。

為了不至於“斷章取義”,我認真學習了胡必亮院長的完整發言,同時也學習了我邦駐南非大使的記者會發言,我感覺,胡必亮院長的通篇發言都值得商榷,民眾似乎並不存在斷章取義的問題。

胡院長說:為了把這個關係(中非)做得深,做的好,方式就很多,我們現在叫民心相通,國之交在於民之親,人民之間的往來如果說很淡的話這個生意做不長,所以就要通過各種形式,各種渠道加強不同國家之間的聯繫。

這段話乍一看沒毛病,“三年不登門,是親也不親”,這是諺語。比如我想跟胡院長結為通家之好,方式就很多,比如送送禮,捋著二十四節氣會會餐,時不時帶著胡院長家的小孩子吃吃肯德基、玩玩遊樂園,我們兩家的關係就肯定“不淡”了。

但是呢,如果送禮不是“禮尚往來”,總是我送、胡院長收,這可能就成了巴結或收買;會餐次次我買單的話,要麼我是在養食客,要麼就是我燒包;而時不時帶著胡院長家的小孩子吃肯德基,而我自家的孩子泡方便麵,那我就得準備好接受家人和親朋的白眼。

上趕的不是買賣;剃頭挑子一頭熱;世間最慘單相思。您說呢,胡院長,咱的傳統文化是不是一直講這些個“老理兒”?

胡院長接著引申:留學、學習是一種方式,旅遊也是一種方式,還有文化交流也是方式,各種方式,其中最根本的你要凝聚人心凝聚的很牢固的就是留學,這是一個最好、最值得投資的一件事情,實際上花的錢不多,因為我們現在國家和非洲定的獎學金標準很低,一個人一年也就十萬塊錢左右,也可能高一點,也可能低一點,我想就十萬塊錢左右。

多少錢算多,多少錢算少,永遠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此處,咱就暢想一下“十萬”到底是什麼概念。

十萬,對馬雲、馬化騰來說,一根毫毛都不算,但是,對每月平均六十多元養老金的廣大農村老人來說,他們到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累計也領不到十萬。

至於貧困孩子,我查了一下希望工程,“希望之星”是從全國希望工程受助生中評選出來的品學兼優的學生。每年約評選出500名。“希望之星獎勵基金”以獎學金的方式幫助他們繼續中學、大學學業,使這些優秀學生得以順利成長。

資助標準為:初中生每人每年600元人民幣,資助3年;高中生每人每年800元人民幣,資助3年;大學生每人每年1200元人民幣,資助4-5年。

算一下,初中600*3=1800;高中800*3=2400;大學,按5年算,1200*5=6000.那麼,全程資助一名優秀的貧困孩子,合計只有每人10200元,這一共的10200元還是要歷時11年。更關鍵的是,能享受這種資助的孩子,偌大的疆域,每年只有區區500名。

所以,留學生每年十萬,你跟我說其實並不多?

當然,以胡院長目前的身份和地位,年收入肯定遠遠高於十萬元。但是,真正的社會精英,其必備的最低品質之一,是飽漢子要知道餓漢子飢。

國家統計局公佈2018年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數據顯示,非私營單位人員年平均工資為82461元,私營單位人員年平均工資為49575元。就是說,中國勞動人民的平均年薪,根本達不到十萬,而且,這點錢,大家還得養老撫小。

留學生每年十萬,這是遠遠高於我邦勞動人民的人均年薪。

再參照美國,US.News給出的數據,2018-2019學年支付給國際學生的平均經濟援助金額為22142美元。而美國人2019年平均年薪是43460美元。也就是說,資助留學生的平均年金,只相當於本國人平均年薪的50.9%。

從上述數據對比可知,無論是絕對數,或者是相對數,給留學生每年每人十萬,如果摸著良心,無論如何都不敢說“其實並不多”。

當然,胡院長還有深謀遠慮:讀一年才十萬塊錢,這一個人到中國讀書還不是一般的人,個人能力和背景還非常不錯,回去要不然在政府工作,要不然在商界工作,促進中國未來和他們的合作就種下了一個很重要的種子。

這種深謀遠慮暗含的意思都能讀得出來,但問題是,是不是一廂情願呢?

恰巧,我也學習了我邦駐南非大使林松添3月6日就個別南非媒體炒作中國存在“嚴重種族歧視”等回答的問題。

林松添大使表示,有關作者雖然在中國生活學習了較長時間,但卻仍然對中國和世界缺乏客觀認識,無視中國政府和人民對非洲政府和人民的友好情誼,不顧中國對他本人的培育之情,僅僅根據少數中國網民的隻言片語與偏見言論,就將中國臆測成為一個“種族歧視”的國家,綁架、否定中非真誠友好。這既不客觀、沒有依據,也不能接受。

林松添稱,中國是禮儀之邦,一貫反對任何形式的種族歧視。2000多年前,中國著名的教育家和哲學家孔子就曾有句名言,“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但很遺憾,作者就在孔子的家鄉中國山東省讀書。中國人民向來都是熱情好客的民族,始終善待外國朋友並將他們視為尊貴客人,對非洲黑人均以兄弟姐妹相稱。

從林大使的回答中不難看出,炒作、汙衊我邦的有關作者,“在中國生活學習了較長時間”,而且,“不顧中國對他本人的培育之情”,更鬱悶的是,“作者就在孔子的家鄉中國山東省讀書”。

如果不出意外,該作者應該是山大畢業的,山大,給留學生提供的待遇,可不僅僅是每人每年十萬塊,更優厚的待遇,婦孺皆知、童叟豔羨。

這個活生生的例子,是不是讓胡院長的“深謀遠慮”顯得那麼蒼白無力和自作多情呢?

左右,我是不能認同胡院長的觀點,“每年十萬元不多論”,值得商榷。


分享到:


相關文章: